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7月8日前往奈良,替即將舉行的參議員選舉拉票助講。不料,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火車站大和西大寺站外演講時,遭到一名男子從背後近距離開槍射擊,隨後倒地不起,送往醫院時已呈「心肺停止」狀態,最終搶救不治,享壽67歲。

消息傳出後震撼日本政壇,安倍晉三雖然已卸任多年,但其作為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歷史定位無人能及;而在其漫長的從政生涯中,圍繞著「修憲」、「右翼」等保守派標籤,至今依舊是自民黨、乃至整個日本政壇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究竟安倍晉三在政壇影響力從何而來?他在保守勢力中的地位又是如何奠定的?這要從安倍晉三家族,以及他個人的政治人生說起。

一門三首相:岸信介、佐藤榮作到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的外曾祖父本名岸秀助,後入贅至佐藤家而改姓佐藤,婚後生三子:佐藤市郎、岸信介與佐藤榮作,岸信介是後來過繼給秀助的親哥哥岸信政,改回姓岸。

岸信介的女兒岸洋子,嫁給在每日新聞社工作的安倍晉太郎,也就是安倍晉三的父親。

岸信介在1957年至1960年曾出任日本首相;岸信介的弟弟佐藤榮作,也於1964年到1972年拜相,加上後來的安倍晉三,號稱「一門三首相」。

來自顯赫的政治家族,安倍晉三政治思想深受其外祖父岸信介影響。

岸信介
岸信介|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甲級戰犯」岸信介,成為戰後日本修憲代表人物

岸信介曾在滿洲國擔任要職,後來又在東條英機內閣出任商工大臣,由於曾在昭和天皇的對美宣戰詔書上副署簽名,因此戰後一度被列為「甲級戰犯」起訴,最終於1948年無罪釋放,此後在日本政壇崛起,成為戰後重建的要角。

岸信介強烈反共親美,不僅當選為眾議員,還在石橋湛山內閣擔任重要的外務大臣一職,最後於1957年登上首相大位。

以岸信介、鳩山一郎等人為首的保守派,認為戰後的憲法第九條對日本國家安全是重大漏洞,尤其韓戰凸顯出東北亞的區域安全問題,相當希望能有重整軍備的機會,岸信介甚至還曾表示:「憲法並未禁止為了自衛而保有核武器。」

然而,岸信介也深知日本民意支持和平憲法,因此轉以另一個面向努力,即是「美日安保」。

當時日本重大的外交課題,是與美國進行《美日安保條約》的修改談判,岸信介為了避免重蹈韓戰覆轍,主張日本與美國進行積極合作,希望美國能修改《美日安保條約》,進一步規定美國對日本有防衛義務。

《美日安保條約》的修改方向,是想將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承諾變成一種「義務」,反而對日本有利。但日本國內的社會氛圍,在戰後是和平主義掛帥,軍事上若跟美國合作,等同重啟軍國主義的道路。

因此,1960年岸信介內閣將修訂版的《美日安保條約》送交國會強行表決時,激起了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即是「安保鬥爭」。

雖然新版《美日安保條約》在國會強渡關山,但由於引發的反彈過於強烈,連原本打算訪日的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都因此取消行程。

最終岸信介內閣總辭,後繼的池田勇人則以修改憲法第九條沒有社會共識為由擱置相關爭議,替安保鬥爭畫下句點。此後的日本首相,也幾乎無人觸及憲法課題,有意無意將經濟做為施政主軸。

岸信介於回憶錄中曾提到:「我當首相時,認為《美日安保條約》修正前,應該先探討憲法修正,我原本在內閣時期就組織憲法調查會,並作出憲法應該修正的結論。但隨後就發生安保鬥爭,之後池田勇人首相就以『贊成反對各半』為由不再討論,後來弟弟佐藤榮作也沒有再抓到修憲時機。」

安倍晉三曾坦言深受外祖父的影響,因此他對憲改議題的執著,或許就是來自於岸信介,是這個政治家族自認為必須完成的使命。

1960_Protests_against_the_United_States-

朝日新聞社「アルバム戦後25年」より

安倍晉三成為戰後最年輕首相,首次執政卻狼狽不堪

安倍晉三踏入政壇,是受到父親安倍晉太郎的安排。1982年,在擔任外務大臣的父親要求下,安倍晉三擔任其父的秘書,安倍晉太郎先後升任自民黨總務會長和幹事長,安倍晉三的秘書生活長達八年半之久。

安倍晉太郎1991年罹癌逝世,安倍晉三在1993年的眾議院大選中贏得父親留下的席位,從此展開國會生涯,並經歷多年的黨公職歷練,最後接下小泉純一郎的棒子,在2006年登上大位,當時年僅52歲。

安倍內閣在2006年11月設立「關於強化首相官邸國家安全保障功能會議」,並由安倍本人擔任主席,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獨立機關「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設立法案,並於2007年提交國會審議。

此外,安倍內閣還在2007年5月開始,設立「關於重新構建安全保障法制基礎懇談會」(安保法制懇),研究日本憲法解釋上不可行使的集體自衛權,試著討論並定義集體自衛權。

然而,安倍晉三卻面臨一連串人事與政策問題,使自民黨於2007年7月參議院選舉慘敗,最終在9月以健康為由辭職下台,任職僅僅一年,無緣推動上述議題。

2012年,安倍晉三擊敗勁敵石破茂再次當選自民黨總裁,並率領自民黨重新贏得國會選舉的壓倒性勝利,成為自1954年吉田茂以來,第一位重新回鍋的首相。

而這次再度擔任首相,安倍晉三就顯得相當不一樣。

記取教訓站穩腳步,不避諱被稱為「右翼主義份子」

二度上台的安倍晉三,政策與人事上追求穩定,許多親近他的人士都說安倍有記取教訓,給政權帶來良好的開端。

安倍晉三非常重視第一次執政時未完成的「安保法制懇」,2013年2月就重新啟動這項會議,並完成「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組織法案的審議,實踐第一任期內沒有達到的安保目標。

此外,安倍晉三還提出「積極和平主義」的概念,透過釋憲賦予自衛隊集體自衛權,甚至是替修改和平憲法進行辯護。2013年9月,安倍晉三訪問美國時,意有所指批評中國:「日本身邊有軍事支出至少是日本兩倍的鄰國,日本今(2013)年是11年來首次增加防衛費,也只增加0.8%,如果這樣還稱我是右翼軍國主義者的話,那麼請自便。」

2015年,自民黨在國會提出新的安保法案,主要是針對集體自衛權的定義範圍進行修法,「有限地行使集體自衛權」被定為法律,使日本防衛安保政策迎來重大轉折點。

然而,日本國內長期對和平的「意識」,是安倍晉三推動修憲、擴增軍備的最大障礙,這種深植在日本人心中的概念,並不是具體的政黨或個人主張,若要強勢推動修憲,恐怕難以凝聚社會共識。

這也是自民黨與盟友長期占據國會三分之二多數修憲門檻,卻始終未能提出修憲案的原因,畢竟國會通過後,還要送交全民公投,並非執政黨說了算。

雖然安倍晉三在2018年打破紀錄第三度連任自民黨總裁,並延續首相任期,卻在2020年9月再度以健康為由辭職下台,無緣於任內推動其外祖父岸信介對於憲改的願望。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安倍晉三的未竟之業

卸任後的安倍晉三,休養一年後重新站上舞台。

自民黨內最大派閥「清和政策研究會」會長細田博之,於2021年底出任眾議院議長後,安倍晉三接任派閥領袖位子,而清和政策研究會本身,就具有相當鮮明的保守鷹派立場,例如擁護男性天皇制、重整日本軍備、倡導修憲等。

安倍晉三成為黨內最大派閥領袖,就是希望能延續在保守派群體內的影響力,就連2021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安倍晉三也表態支持要強化軍備的高市早苗。

即使在岸田文雄出任首相後,安倍也不斷對安保國防議題發表意見,甚至在2022年2月俄國入侵烏克蘭時,拋出與美國「核武共享」的說法,對出身廣島、對原子彈議題敏感的岸田文雄形成不小壓力,但這些都是日本保守派群體所支持的內容。

民調來看,日本國內反對修憲並非壓倒性多數,2021年NHK製作憲法第九條民調,有28%認為應該要修,32%認為不用修,幾乎平分秋色。這也就是安倍晉三為首的保守勢力一直能有影響力的原因,有近三成的保守派不動如山,始終支持憲改議題。

總的來說,安倍晉三在安保、修憲甚至對核武的開放態度,都與其外祖父岸信介的說法不謀而合;實際上安倍執政以後,也對安保議題有積極作為,並非紙上談兵而已。

作為自民黨內最大派閥的領袖,安倍晉三原有足夠本錢持續推動修憲議題,不料卻意外在助選時遭槍殺身亡,沒能持續向前推進。

岸信介留下的使命,終究成為安倍晉三的未竟之業。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