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民所得數據雖受匯率影響表現不佳,韓銀仍對達成人均國民所得毛額4萬美元的目標樂觀以待。韓國政府去年底宣示將在2027年現任政府卸任前,將人均國民所得提高至4萬美元。
韓國人均國民所得毛額年減7.7%,台灣時隔20年反超
(中央社)韓國銀行7日公布2022年第4季與年度國民所得初步統計,受韓元匯率大貶影響,2022年韓國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較2021年減少7.7%,來到3萬2661美元,時隔20年被台灣反超。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雖尚未公布世界排名等結果,若直接比較韓國銀行與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數據,台灣人均GNI比韓國高出904美元,自2002年來首次超越韓國。
韓銀表示,根據聯合國2021年統計,台灣人均GNI為3萬4756美元,少於韓國的3萬5373美元;2022年雖可能略高於韓國,但從名目GNI來看,台灣年增4.6%與韓國年增4%差不多水準,差別在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6.8%,遠遠小於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12.9%。
根據韓銀報告,以韓元計算的2022年韓國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雖較2021年增加3.8%,但因韓元兌美元匯率大貶,以美元計算的名目GDP年減達8.1%。
2021年國民所得數據雖受匯率影響表現不佳,韓銀仍對達成人均國民所得毛額4萬美元的目標樂觀以待。
韓國政府去年底宣示將在2027年現任政府卸任前,將人均國民所得提高至4萬美元。
韓銀指出,人均國民所得與實質GDP成長率、通膨、匯率、人口及國外要素所得淨額有關,雖然難以準確預測,但韓國實質GDP未來2到3年內預估平均成長2%上下,通膨率也預期維持在2%上下,若假設韓元兌美元匯率維持在過去10年的平均值(1145韓元兌1美元),人均國民所得可望在不久之後達到4萬美元目標。
台灣人均國民所得超越韓國,學者:匯率與出口支撐
(中央社)2022年韓國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被台灣反超,學者分析,雙方疫情期間此消彼長,一是匯率因素,二是2022年台灣出口表現不錯,但韓國卻從貿易順差轉為貿易逆差,自然影響經濟成長率與GNI。
韓國銀行7日公布2022年第4季與年度國民所得初步統計,受韓元匯率大貶影響,2022年韓國人均國民所得毛額較2021年減少7.7%,來到3萬2661美元。
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雖尚未公布世界排名等結果,若直接比較韓國銀行與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數據,台灣人均GNI比韓國高出904美元,自2002年來首次超越韓國。
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表示,疫情加速數位經濟應用,需要半導體作為基礎,台灣供應鏈位置顯著提升,帶動過去3年電子零組件出口表現很好,疫情爆發的2020年,台灣更是少見的經濟正成長國家。
邱達生進一步點出2個因素,第一主要是匯率因素,由於全部換成美元來做比較,韓元兌美元去年相較新台幣貶值幅度更多,兩者相比確實受到影響。
第二是疫情期間的出口狀況,邱達生表示,台灣疫情期間出口表現不錯,因此推升經濟成長率表現,反觀韓國卻從貿易順差轉為貿易逆差,經濟表現自然也受到拖累。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台灣過去4年經濟成長率都不錯,歸納原因就是6個字「天時地利人和」。疫情帶動遠距醫療、娛樂與3C產品需求,加上美中科技戰帶動半導體轉單,台灣因此受惠;地利是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與台商回流;再來防疫措施得宜,台灣生產製造相對沒受到太大衝擊。
至於韓國出口與經濟表現為何不佳,王健全表示,韓國半導體IC布局在消費性電子產業較多,台灣半導體布局則較多元,像是台積電在高階製程市占率高,近期消費性電子產品終端需求下滑,台灣相對韓國所受衝擊較小。
王健全表示,韓國近年也面臨很多中國競爭,除了半導體產業之外,包括面板、家電、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品牌,都面臨中國激烈競爭,出口表現比較辛苦。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韓國對中國出口持續萎縮, 2022年貿易逆差4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連續5個月貿易逆差,台灣今年能穩守順差有3大結構性因素
- IMF預測台灣今年人均GDP超越日韓,半導體產業撐起半邊天,學者分析2因素助「經濟轉骨」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