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毛額
IMF上調印度經濟成長預測至7%,莫迪歸功「Make in India」計畫成功
「在印度製造」計畫是由莫迪政府於2014年推出,旨在促進投資、鼓勵創新、發展基礎設施,把印度打造為全球製造、設計及創新中心,與中國爭奪世界工廠及供應鏈霸主的地位。另一方面,IMF對全球GDP成長的預測值維持在3.2%,明年可望略升至3.3%。
聯準會利率按兵不動,主席鮑爾表明下一步升息機率低,美股互有漲跌
負責制定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後聲明寫道,近幾個月,通膨朝聯準會目標2%邁進「缺乏更多進展」。這次決策會議沒有公布官員經濟預測,鮑爾在記者會迴避回答今年是否還有機會3度降息,僅說如果通膨降溫或勞動市場弱化,利率可能降低。
英國經濟2023下半年進入「技術性衰退期」,首相蘇納克連任之路備受挑戰
英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中,英國經濟在2023下半年連2季出現衰退,進入「技術性衰退期」。在2023一整年經濟陷入了停滯,第1季成長了0.2%;第2季表現維持不變;下半年則逐漸萎靡。整體上2023年經濟成長了0.1%,然而這樣的表現僅比2019年底COVID-19爆發前的水準高出1%,如此表現也讓首相蘇納克競選連任之路備受挑戰
疫後「報復性出國」助攻,2023年台灣民間消費成長率衝8.41%創近30年新高
2023年台灣經濟靠消費獨撐大樑,展望2024年,主計總處及國內智庫普遍認為,成長模式轉為內外需並進,經濟成長率應可回升至3%以上。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也說,觀察今年1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5個月擴張,可見台灣內需表現穩健,「今年內需不會差」。
星展:台灣經濟有望重返四小龍之首,ECFA衝擊有限;2023年租稅負擔率14.6%創25年新高,仍遠低於日韓美
台灣因採簡政輕稅政策,因此不含社會安全捐的租稅負擔率向來居於偏低水準,2023年為14.6%;與主要國家2022年水準相比,僅高於新加坡12.6%,且明顯低於日本(2021年數據)20.7%、美國21.6%、韓國23.8%,及其他歐洲國家介於21%至42%。
台灣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時隔20年反超韓國,學者:匯率與出口支撐
2021年國民所得數據雖受匯率影響表現不佳,韓銀仍對達成人均國民所得毛額4萬美元的目標樂觀以待。韓國政府去年底宣示將在2027年現任政府卸任前,將人均國民所得提高至4萬美元。
IMF預測台灣今年人均GDP超越日韓,半導體產業撐起半邊天,學者分析2因素助「經濟轉骨」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最新報告,今年台灣的人均GDP將從3萬3140美元(約105.6萬台幣)成長到3萬5510美元(約113.2萬台幣);相較之下,韓國今年人均GDP為3萬3590美元,日本為3萬4360美元,分別下降4%和12.6%。
不再迷信GDP:國際經濟發展指標開始跌落神壇的關鍵原因
專家們在文章最後總結認為,GDP同時作為收入、支出和產出的衡量標凖,意味著在某種形式上,它可能仍然是宏觀經濟分析的有效工具。「但是,用GDP來作為仲裁社會是否進步的唯一標凖從來就不合適,而且可能永遠不會合適。」
《資訊圖表看懂氣候變遷》:天氣變熱不只危害人類健康,農業、經濟也已經付出代價
氣候變遷如今已經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地球上75億人的生活,並且造成許多代價。本文以數據與資訊圖表方式,帶我們一一了解氣候變遷的實際影響。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5》:如何促使經濟成長?凱因斯不總是對的
凱因斯及其理論支持者,將此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果」,並認為政府增加支出,就是造成經濟成長的關鍵推手。但是,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馬英九上任7年5次稅改,國庫失血600億!財政專家開四大藥方救台灣
馬英九總統上任7年來,總共進行5次總統,不僅使稅制更複雜,且因證所稅開徵形成巨大的稅收損失,也造成台股動能萎縮,難以吸引境外人才。
馬英九上任7年5次稅改,國庫失血600億!財政專家開四大藥方救台灣
馬英九總統上任7年來,總共進行5次總統,不僅使稅制更複雜,且因證所稅開徵形成巨大的稅收損失,也造成台股動能萎縮,難以吸引境外人才。
中韓正式簽署自貿協定 韓估10年內增5.3萬就業機會
韓國政府預測,韓中FTA生效後,今起10年韓國國內生產毛額值(GDP)可望額外成長0.96%,消費者受惠規模將達146億美元,還將新增5.3萬多個就業機會。
中韓正式簽署自貿協定 韓估10年內增5.3萬就業機會
韓國政府預測,韓中FTA生效後,今起10年韓國國內生產毛額值(GDP)可望額外成長0.96%,消費者受惠規模將達146億美元,還將新增5.3萬多個就業機會。
「這條路並不好走...」馬總統就職7年做了什麼?
「我很感謝大家的肯定與支持,但我也聽到了批評與反對的聲音。我知道,過去我們推動的部分政策,確實讓一些人不滿,其中也包含許多我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