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
推估習近平政權交接時間,中研院學者:台海情勢2027至2032年最關鍵
中研院蔡文軒研判,習近平可能於2032年卸任中共總書記但續掌軍權。2027至2032年,習的接班佈局將牽動人事,加劇政治不穩定性,使台海局勢更為關鍵。屆時中美實力差距縮小,加上中共內部權力轉移,台海風險恐將升高。
川普認為「全世界都虧欠美國,中國欠最多」,中經院:需留意向墨西哥、越南課關稅,勢必影響台商投資佈局
學者分析,川普新任期率先徵稅的對象,除了中國之外,應注意墨西哥和越南,原因在於川普無法容忍大幅增加的貿易逆差。2023年美國前十大貿易逆差國,前三名就是中國、墨西哥、越南,台灣則排名第九。
疫後「報復性出國」助攻,2023年台灣民間消費成長率衝8.41%創近30年新高
2023年台灣經濟靠消費獨撐大樑,展望2024年,主計總處及國內智庫普遍認為,成長模式轉為內外需並進,經濟成長率應可回升至3%以上。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也說,觀察今年1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5個月擴張,可見台灣內需表現穩健,「今年內需不會差」。
中經院估2024經濟成長3.1%呈「內外皆溫」,但須面臨戰爭與美國大選變數
中經院上調今(2024)年經濟成長率至3.10%,較去(2023)年10月的預測值增加0.07個百分點,估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3.35%。儘管今年景氣脫離谷底,成長率重回3%之上,中經院列出4大不確定性,分別是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動向、中國大陸長期經濟走勢及兩岸關係發展、國內投資支出與庫存去化進程,以及地緣政治風險與干擾。
央行:台灣經濟面臨4大不確定性,留意中國貿易壁壘調查;學者憂「二次通膨是現在進行式」
孫明德提醒台灣跟美國不一樣,他指出,台灣不只有外部的油價壓力,還有內部需求爆發,而且利率水準遠比別人低,建議央行第4季仍應審慎觀察國內物價走勢,不能過早放棄升息選項,否則二次通膨一旦來襲,通常會比第一次更嚴重,「好比小朋友發燒,醫生開了3天藥,如果只吃一天就不吃,後面可能燒得更厲害」。
台灣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時隔20年反超韓國,學者:匯率與出口支撐
2021年國民所得數據雖受匯率影響表現不佳,韓銀仍對達成人均國民所得毛額4萬美元的目標樂觀以待。韓國政府去年底宣示將在2027年現任政府卸任前,將人均國民所得提高至4萬美元。
主計總處估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達8.16%,創10年半新高
主計處公布台灣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8.16%,創下10年半以來的新高。世界各大經濟研究機構近期也紛紛上修對台灣經濟的預測。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整以及疫情衝擊的大環境下,表現出強勁的經濟動能。
主計總處估台灣第一季經濟成長達8.16%,創10年半新高
主計處公布台灣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8.16%,創下10年半以來的新高。世界各大經濟研究機構近期也紛紛上修對台灣經濟的預測。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整以及疫情衝擊的大環境下,表現出強勁的經濟動能。
低薪不是慣老闆的問題?主計處長:製造業外移才是元凶
民眾擔心的台灣低薪問題,副主計長蔡鴻坤指元凶在於製造業外移,學者認為,發展新創產業、吸引外資來台投資才能解決低薪問題。
保一無望?全年GDP中經院下修到0.9%...朱雲鵬:心痛
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朱雲鵬說:「這是國內重要研究機構第1次把經濟成長率預測估值低於1%,顯示國際經濟情勢嚴峻。」他直言:「對台灣今年的慘況,感到非常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