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軍

分析歷史事件的八個維度

洞察力首先來自探索問題的全面性和深度,但全面性並非面面俱到,因為不僅沒必要,而且沒有可操作性。

對於一般的問題,通常掌握幾個分析的角度就夠了。

即使是對影響力深遠的歷史事件,從八個角度考察也非常足夠。

這八個維度,是美國的大學裡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標準路徑。

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會同時在這八個維度上產生影響。不妨來看一看這八個維度和歷史的關係,理解一下洞察和分析複雜問題的方法。

這些方法完全可以用在考察當下的事件中。

第一個維度,是民族和國家認同。

歷史實際上是關於國家和民族的故事,而非幾個英雄人物的傳奇。

翻開《二十四史》,書中所談大多是關於個人的故事,大部分是直接講述;關於國家的記載反而非常少,常常需要透過個人的故事加工後復原出來。

由於記敘歷史的人,其復原方法、重點和價值觀不同,最後呈現出來關於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也就完全不一樣。

例如宋朝,陳寅恪先生認為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朝代,而錢穆先生則認為它是積弱不振的朝代。

今天的人寫歷史,通常會直接從民族和國家這個維度上動筆,這也是現今的歷史專著和過去的《二十四史》之區別。

既然民族和國家是主體,那麼學習歷史,首先就要了解某個民族和國家是怎麼誕生的,國內各民族的人,是如何對一個國家和政權產生認同的。

像是要了解古羅馬的歷史,就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從拉丁人的部落開始,接著聯合薩賓人(Sabine)和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等三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然後一步步在亞平寧半島建立起王政、共和國和帝國。

在這個過程中,它又是如何將古希臘、古埃及、小亞細亞、高盧、英格蘭等地的居民整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多民族國家。

同樣地,要了解清史,就需要知道漢、滿、蒙、回、藏各個民族,是如何對大清這個國家產生認同的,而不是簡單地理解成清軍入關取代明朝就完畢了。

第二個維度,是經濟、貿易和科技。

過去的歷史書,對經濟、貿易和科技講得比較少,而學歷史的人,對這些內容也常常沒興趣。

但是不妨想一想,歷史上的每一個人,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並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從事經濟建設和貿易。而且在人類整個歷史過程中,只有科技是唯一不斷進步的。

基於這些事實,即能得知從經濟、貿易和科技維度了解歷史的重要性。

在古代,人們對歷史、政治、軍事乃至宮廷鬥爭的興趣,遠比對經濟的關注多得多,這可能是出於對權力的崇拜。事實上,過去的歷史書不是寫給老百姓看的,而是寫給統治者參考的。

但是如今情況大不相同,對我們來說,關心社會的變化和發展,特別是經濟和科技這一塊,要比關注打仗或者宮廷政變更重要。

這種變化也成就從經濟學等新的角度研究歷史的人。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過去被認為是全世界研究中國歷史最有成就的人之一,主要就是因為他從上述角度重新分析中國歷史,得到很多與過去不同的結論。

現在國內不少歷史類新書,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歷史,帶給讀者全新的認識,讓讀者很受啟發,如馬伯庸先生的《顯微鏡下的大明》。

我寫歷史也大多是圍繞經濟、貿易和科技展開的。

這倒不完全是我想迎合潮流,更重要的是從這個維度看待歷史,更具有現實意義,能夠為大眾思考社會問題提供案例。

第三個維度,是地理和環境。

這也是過去歷史書中缺失比較多的一點。

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決定漢民族活動疆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和環境,其中包括地形、地勢的限制,如東部的大海和西部的高原、戈壁;還包括常常為人所忽視的氣候條件,如四百公釐等降水量線(歷史學家黃仁宇所提出,指中國東北到西南的一條降水量線)這條森林植被與草原植被的分界線。

為什麼這條線很重要?因為這條線以北,氣候就不適合農耕而適合遊牧了,它通常是中國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活動範圍的界線。

長城的走向和這條線高度重合,這不是巧合,而是如果把這個邊界再向北推,漢民族政權即使短時間內能打下來,也守不住。

同樣地,八百公釐等降水量線則是中國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線,它和秦嶺—淮河一線是重合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南北對峙的朝代,大家常常以秦嶺和淮河為界。

因為在軍事上,固然南方難以對擁有騎兵的北方構成威脅,但北方的騎兵越過這條線,進入水網密布的南方,優勢也不容易發揮出來。

但是在過去的歷史書中,這個事實被歷史學家們忽略了,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地理、氣候和生物學的了解有限。

過去的歷史學家,只能把王朝的興衰,歸結到個別明君賢相、昏君奸臣身上。而事實卻是,地理和環境的影響,可能比個人的影響要大得多。

理解這一點,就能明白什麼叫作歷史的必然性。

用這種思路分析當下的商業現象,就會發現,很多外在潮流的趨勢,要遠遠超過一些人的主觀影響和具體決定。

這也是我寫《浪潮之巔》一書的初衷之一,即個別企業家的作用,遠遠抵不上大趨勢的走向。

第四個維度就更貼近人了,是指人口的流動、遷徙和安頓。

以中國的歷史來說,就是北方民族不斷往南遷徙、滲透和融合。

我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國北方民族,包括華北和東北地區、蒙古族和朝鮮族的人,臉部脂肪比較厚,特別是眼睛下方會有眼袋狀的脂肪;而嶺南人瘦臉圓眼的比較多,這其實就是民族融合的結果。

中國北方地區的人,很多是兩萬年前,從西伯利亞來的蒙古人的後裔,或者具有較多早期蒙古人外貌特徵者的後裔,那些地方的人,需要抵抗嚴寒的氣候,因此臉頰有厚脂肪,而眼睛下方的脂肪,則是為了防止雪地反射的陽光對眼睛的傷害。

你如果看過橄欖球和棒球比賽,會發現球員的眼睛下面,要塗上厚厚的黑色顏料,那也是為了防止地面反光影響打球。

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的人,很多是四萬年前,進入該地區的馬來人的後裔,或者具有較多馬來人外貌特徵者的後裔。

從南方來的人不需要抵抗嚴寒,因此臉上的脂肪較薄,骨骼顯得突出,眼睛就顯得比較大。

在中國的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移民和遷徙。

他們不僅塑造了歷史的走向,也造就今天全國各地的民風民俗,甚至影響到周邊國家的形成。

如中亞各國的建立,和中國西部、北部在歷史上的人口遷徙有很大關係。

要全面了解歷史時,人口的流動、遷徙和安頓這個維度,是不能忽略的。

但是,過去的歷史書總要確定一個正朔(指古代封建王朝正統地位),而且常常是將中原的漢民族王朝作為正朔。

相同地,十九世紀之前的西方歷史學界,也有歐洲中心論的歷史觀。

這種歷史觀在過去沒有問題,但在現在,我們需要意識到,實際上是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全體人民,共同書寫了中國的歷史,一如世界各國共同譜寫了世界史。

第五個維度,是政治和權力。

這也是過去歷史書中最常強調的、最主要的,有時候甚至是唯一的維度。

《春秋》和《戰國策》中記載的,基本上就是政治、權力變遷和戰爭的事情。政治和權力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當然很重要,但它只是多個維度中的一個而已。如果大家翻閱一下最近三十年出版的歷史書,特別是西方人所編寫的,就會發現這部分的占比非常小,可能也就是八分之一。

這倒不是政治和權力不重要,而是過去太看重,過度放大它們在歷史中的分量。

第六個維度,是時間和空間,也就是將國家的某一段歷史,放到更廣闊的視野中來考察。

目前的歷史學界,有個被稱為「大歷史」(從英語裡直譯過來,就是「宏觀歷史」的意思)的概念,其核心就是從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維度,來考量一個歷史事件。

空間維度主要是指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作用。

像我們要客觀地理解,中國近代史上的「五四運動」和「廢除二十一條」這兩件事,就不能不去了解世界史的巴黎和會,和一九二一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

很多人知道「五四運動」,也有很多人知道「二十一條」,但是很少有人探詢為什麼後來「二十一條」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其實,這就和巴黎和會的延續——華盛頓會議緊密相關。

在華盛頓會議上,美國鼎力支持中國廢除「二十一條」。

而美國為什麼會這麼做?這又要回到當時的國際局勢了——美國希望透過支持中國,來削弱歐洲和日本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

整體來說,很多歷史事件,我們要想真正理解它,就必須回到一個大歷史的視野。

時間維度也很重要。

比如,要了解士族政治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就不能只知道士族大家主導的魏晉南北朝,還要清楚它形成的漢朝和瓦解的武周朝之歷史,甚至得將其與先秦的貴族政治,和唐宋以後依賴科舉制度的文官集團政治作比較。

第七個維度,是國家內部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和關聯。

我們都知道,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也很大。

而有差異,就有文化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影響。如我們今天說的普通話,和明朝的「官話」有很大差別,這是因為普通話受到東北地區滿族語言和口音的很大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少有、長時間保持「大一統」的國家,在其他國家內部,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就更明顯了。像印度,你可能聽說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說。按我的理解,這就與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大有關聯。

流行於印度北部的大乘佛教,帶有古希臘思辨哲學色彩。

這是因為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部將塞琉古一世,在遠征時將希臘文明帶到那裡,兩種文化得以融合。

而在印度南部,希臘文明的影響就小得多,因此發展出來的佛教形態,也與北部有所不同。

進一步地,由於印度北部和中國相鄰,具有思辨色彩的大乘佛教文化,就影響到了中國,而印度南部的小乘佛教,對中國的影響就相對較小。

但是,小乘佛教從海上這條路線,傳播到了東南亞,因此東南亞各地受到小乘佛教的影響就較大。

我在《文明之光》一書中介紹元代青花瓷時,就是從文化融合的角度,來講解其歷史的。

同樣地,今天一些歷史學家,透過絲綢之路或者白銀貿易等具體的事件,能夠把中國各地的歷史和文化關聯起來。

第八個維度,也是最後一個維度,就是社會結構。

我在《文明之光》中介紹日本明治維新時,從社會結構的角度出發,解釋了為什麼日本的維新容易成功,而中國同時期的變法就相對艱難,原因就在於這兩個國家的社會結構不同。

日本雖然屬於中華文明圈,但是它的社會結構有點像英國,都是封建制,實行君主立憲比較容易。而中國是「大一統」的帝國,當時不具備君主立憲的基礎。

過去講歷史時,對社會結構的分析常常過於簡單,如傳統的劃分法有地主和農民,或者士農工商。

其實在每一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結構都存在複雜的差異。

以上這八個維度,基本上適用於對任何歷史事件的分析。

當然,你也可以再尋找其他的。

但無論如何,需要有一些固定的、能覆蓋各種歷史的維度。

這種方法不僅是今天學習和研究歷史的方法,也是我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宏觀地使用知識

現代人學習知識、獲取社會經驗比過去的人更快,看問題則更全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獲得認知、累積經驗的方法比過去好。

在古代,很少有人具備這樣宏觀的大視野,學者們的關注點,通常放在零碎的細節上或者僅僅浮於表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被不斷驗證、全面看待問題的框架,包括上述看待歷史問題的八個維度。

如今有了這樣的工具,就應該善用它們來看待身邊的事情,和現實生活中的現象。

例如,在分析各個公司的特點時,從員工組成、技術/商業模式、所在地政策、業務擴展軌跡、管理方法、行業地位、內部文化、公司結構這八個維度來考察,就不會找不到頭緒了。

當然,你自己也可以試著整理出幾個維度,來分析身邊的人和事。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軟能力:那些學校裡學不到卻讓你終身受益的底層能力(百萬暢銷作者吳軍的人生啟迪重磅新作)》,幸福文化出版

作者:吳軍

  • momo網路書店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成事的關鍵不在於學歷,而在於「軟能力」
上萬則網友五星好評:「恨不得每句都抄下來的超級好書!」

百萬暢銷書作家、矽谷投資人、谷歌前設計者、騰訊前副總裁
吳軍博士寫給兒女的溫暖人生家書,
那些學校裡學不到卻讓你終身受益的底層能力!

「人生的三個錦囊:去闖、繼續闖、別後悔!」──吳軍

什麼是軟能力?
為什麼有些人有一流的技術和實力,但在生活當中困難重重,無法前進。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缺乏對軟實力的培養。
軟能力是指除了專業能力之外,必須擁有的生存能力。

作者以頂級的視野及精煉的文筆及自身的經歷,告訴讀者「軟能力」的真相:讓人與人拉開差距的不是家庭、天賦、財富,甚至不是學歷,而是軟能力。不過這些能力,不一定能在學校裡學得到,而是要靠自己培養的。

五大生存軟能力 vs. 品格

1. 交往力:
絕大多數時候,要做成一件大事,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很多人幫忙。因此,一個人能做成多大的事,在一定程度上要看他能調動多少人力資源,而這就依賴他的交往力。。

2. 洞察力:
洞察力是別人看到的事,自己早已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自己也能發現。

3. 分辨力:
在訊息超載的今天,分辨善惡、是非、對錯的能力,就顯得無比重要。缺乏分辨力,如同在迷霧中行走,看似走了很遠,其實不過是在原地打轉。

4. 職場力:
在專業化時代,以什麼樣的方式做事,以什麼樣的態度與人合作, 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道路上能走多遠。

5. 行動力:
一個人能達成目標,最終靠的是行動,懂得該關注什麼、需要對什麼視為不見,是提高行動力的關鍵。

6. 品格:
在能力之上的是品格,也是人一輩子成功的碁石。能力相當於一長串的「0」,品格則是數字首位的「1」,沒有品格,能力就是無本之木,再強也無濟於事。

《軟能力》字字珠璣,站在巨人肩膀上,重新審視對人對事的維度,
不糾結、不困頓,認知大躍升!

  • 分清愚蠢與智慧的分別:真正的愚蠢,是知道了真相,看到了真相,卻依然相信謊言!覺得自己聰明時,其實是離愚蠢不遠了。
  • 從經驗裡學習,不僅僅是指個人經驗,而是指成千上萬人的經驗,因為人工智慧的演進,在學習方法上也要與時俱進。
  • 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事
  • 隨時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 學會道歉,什麼樣的道歉才恰當
  • 如何在時間管理中做到止損
  • 如何快速學習新技能
  • 借助「深度工作」,成為頂尖高手
  • 比敬業精神更高的是什麼

Photo Credit: 幸福文化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