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川普首場辯論 預期在移民與國際政局上交鋒

(中央社)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將於本月27日展開2024年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攝影棚裡不會有觀眾,發言時間一到,麥克風就消音。預料他們將在年齡、經濟和移民政策、國際政局上交鋒。

這場在亞特蘭大舉行的辯論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辦,CNN希望避免重演拜登與川普在2020年大選辯論時出現的混亂。

一旦正式獲得黨內提名,81歲的拜登與78歲的川普將成為美國史上最老的總統大選候選人。這場90分鐘的辯論是今年大選的關鍵時刻之一,目前很難預料會造成什麼影響。

《法新社》整理辯論看點如下:

  • 防止混亂重演

川普曾在4年前的辯論會中一再打斷拜登發言,展開冗長謾罵並奚落對手,拜登最後一度吼道:「可以閉嘴了嗎老兄?」

為了避免混亂場面重演,CNN制定一系列規則,已獲雙方陣營同意。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當兩名候選人於亞特蘭大時間晚上9時(台灣時間28日上午9時)在CNN攝影棚登台時,台下不會有觀眾。

除了被要求發言的候選人之外,其他麥克風都會消音。辯論會中將安排兩段廣告時間。

CNN表示,旗下節目主持人塔柏爾(Jake Tapper)與巴希(Dana Bash)將「動用手邊所有工具來控制時間,確保文明討論」。

  • 川普取得結辯最後發言權

拜登在擲硬幣時獲勝,因此可以選擇講台位置,或結辯時的發言先後順序。拜登選了觀眾視角的右方講台,川普選擇在結辯時最後發言。

  • 沒有即時事實查核

CNN沒有公布辯論主題,也未規劃即時查核候選人的發言內容,即使川普在缺乏根據的情況下再三指稱2020年大選本該由他獲勝。

賓州大學傳播學教授傑米生(Kathleen Hall Jamieson)認為:「一場有川普參加的辯論,會有一個問題是主持人不會提供即時事實查核,也不應該這麼做。」

她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嘗試這麼做的風險極高,如果真這麼做,可能會干擾辯論……危險在於,一場辯論實際上可能讓不準確的資訊變多,而不是提供資訊。」

拜登與川普面前不會有提詞機,也不能把事先寫好的筆記帶上台,但主辦單位會提供紙筆。他們也不可在廣告時間諮詢競選幕僚。

  • 重點議題:官司、年齡、經濟、移民、國際政局

全國公共電台(NPR)提到,兩名候選人可能會談到近期各自的司法問題。川普被控偽造商務紀錄以隱匿支付封口費給色情片女星「暴風女丹尼爾斯」(Stormy Daniels),已被認定34項罪名全數成立;拜登的兒子韓特(Hunter Biden)因非法持槍被定罪,還有另一起稅務官司待審判。

拜登也可能談到他的年齡和繼續執政的能力。只比拜登小3歲的川普多次批評拜登的心智能力,最近還暗指拜登應接受認知測驗,但川普自己卻記錯過去曾幫他做測驗的醫師名字。

此外,預料兩名候選人會談到選民向來關注的經濟狀況和移民政策。鑒於選民在美國是否應軍援烏克蘭和以色列上意見分歧,兩名候選人也可能提及國際政治。

  • 所有頻道都將轉播辯論

兩名候選人都拒絕無黨無派的總統辯論委員會(Commission on Presidential Debates)監督,他們直接與CNN達成協議。CNN以公共服務為由,在某些條件下提供其他頻道直播這場辯論的機會,畫面須打上CNN的標誌,且禁止外部評論。

經常抨擊CNN對川普有偏見的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打算在辯論前兩小時開始播放節目,由脫口秀主持人瓦特斯(Jesse Watters)與尚漢尼提(Sean Hannity)在辯論登場前暢談見解。尚漢尼提曾批評塔柏爾是「冒充記者的極端左翼黨派脫口秀主持人」。

  • 辯論對選戰有何影響?

預料美國將有數千萬人緊盯這場辯論。2016年川普與民主黨籍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首場辯論創下8400萬人收看的紀錄;2020年拜登與川普的對決也有7300萬人見證。

但這場辯論未必能改變選情。

這是美國第一次這麼早舉辦總統大選辯論,距離11月5日投票日還有4個多月,拜登與川普甚至尚未獲得黨內正式提名。

傑米生說:「令人擔心的是,美國大眾夏天不太關注新聞……一般來說,總統辯論影響的票數不足以決定選舉結果。但當候選人不分軒輊時,或許就像這一次,辯論有可能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廣播公司(ABC)預定於9月10日主辦第2場辯論。

美總統大選拜登川普將辯論 護台立場為何?日經亞洲分析一次看

(中央社)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將在27日上電視辯論,兩位篤定成為11月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對於應該多明確表態保衛台灣存在歧見,《日經亞洲》報導分析兩人對中國、對台灣的政策。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說,這場大選結果肯定會對亞洲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拜登和川普對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貿易和美國經濟管理、因應氣候變遷及科技發展政策提出截然不同的願景。

  • 川普昔日執政有何作為?

川普對台政策缺乏一致性。2016年12月初,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接聽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的賀電,這是自1979年以來首度有美國總統或總統當選人與台灣領導人直接通話。

幾天後,川普表示,美國不一定要堅守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示意美方近40年的政策可能發生轉變。

但到了2月9日,就在川普上任後不久,他在電話中告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的政府將遵守一中政策。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川普根本不在乎台灣,他認為台灣是迫使中國讓步的籌碼。

但也有另一派人表示,這種模糊性可能是有意為之。川普在去年7月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他不想講明在他重返白宮後是否會保護台灣免受中國侵略,因為這種明確性會限制他的選項。

川普說:「如果我回答這個問題,會讓我陷入非常不利的談判處境。」

  • 拜登政府有何作為?

與川普不同的是,拜登清楚表態若中國犯台他會如何。拜登曾4度在已知場合表示美軍將保衛台灣。

拜登在2021年8月和10月表示,美國有「承諾」保衛台灣。美國與台灣沒有簽訂正式的安全條約,但與日本及韓國有。不過1979年《台灣關係法》規定:「如遇台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遭受威脅,因而危及美國利益時,應迅速通知國會。總統及國會將依憲法程序,決定美國因應上述危險所應採取的適當行動。」

拜登的立場也打破了慣例。美國數十年來奉行「戰略模糊」政策,中國和台灣都無法確定美軍會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台海戰爭,從而嚇阻雙方採取會改變現狀的行動。

拜登的明確立場正對軍方高層產生影響。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在2月任命聽證會上,並沒有像他的兩位前任那樣為戰略模糊的效力辯護。

他說:「對聯合部隊來說沒有模糊之處。只有台灣關係法中包含的明確任務。」他示意美國將在偶發事件中向台灣提供援助。如果拜登當選連任,他很可能會維持這種明確性。

  • 川普政府若再上台預期有何發展?

川普總統任內最後一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近日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文中延續川普的模糊態度。

歐布萊恩一方面提議邀請台灣參加年度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但同時也表示,如果台灣希望獲得美國支持,應該有更多作為,包括增加國防開支和擴大徵兵。

川普若有第2任期,預計將出現的一大議題為是否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資金並專注於印度太平洋地區。

外界普遍預期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將在川普政府中擔任國安職務。柯伯吉今天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討會上表示,拜登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補充撥款計畫優先順序是錯的。這項計畫在延宕數月後於4月獲得批准,為烏克蘭撥款610億美元,印太地區則為80億美元。

柯伯吉說:「我們應該倒過來。 我們應該有的補充撥款是為第一島鏈提供600億美元,為烏克蘭提供100億美元。」第一島鏈指的是連接日本到台灣和菲律賓的諸多島嶼。

美最高院將裁決川普是否享總統豁免 成大選關鍵變數

(中央社)美國最高法院本週將就前總統川普上訴擔任總統期間全面享有豁免權的主張做出裁決,大法官們任何決定都將牽動兩陣營支持者情緒,影響關鍵中間選民動向。由於宣佈日期可能會在27日電視辯論當天,各方都嚴陣以待。

川普(Donald Trump)在23日造勢活動向支持者喊出「這幾天就會出現震動地球的決定」。他還在社群媒體發文,「沒有豁免權等同沒有民主,除非我被賦予全部總統豁免權。」

川普說的是2020年1月6日國會山莊暴動事件,他被控涉嫌意圖改變選舉結果等各項刑事控訴,位在華府的聯邦上訴法院2月裁決,駁回他提出擔任總統期間涉嫌犯罪享有不被起訴的豁免權主張,川普同月向聯邦最高法院上訴,主張享有完全總統豁免權,大法官們3月對此未做出決定,預料本週將宣布裁決結果。

川普在競選期間面臨多達91項控訴,包括5月底在紐約州法院被判34項罪名的艷星封口費案。不過,4大刑事案件中直接攸關參選資格的無非是國會山莊暴動事件中,意圖推翻選舉結果的指控。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分析,聯邦最高法院任何動作都將深切影響進行中的選戰。如果最後決定川普享有全部總統豁免權或全案延至選後再進行,都會被川普陣營視為遲來的正義,早前封口費案判決也會因此顯得缺乏正義基礎。

如果川普的全面豁免主張被駁回,涉嫌阻撓總統選舉結果程序的各案件預料將重新開庭,他有可能到投票前都得前往法院報到。

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觸及美國民主法治核心價值,直接影響民主、共和兩黨支持者情緒,牽動關鍵中間選民投票意向,即使大法官們續採拖字訣或技術性降低川普的司法壓力,給予部分豁免,都會影響民主黨陣營的觀感。

如果裁決對川普有利,預料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強化對聯邦最高法院的批判砲火。民主黨陣營不斷抨擊,川普在任內違背常規任命3位大法官,導致最終的司法與政治平衡功能喪失,如今聯邦最高法院不僅剝奪女性的身體自主,還成為川普陣營的政治武器。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馮冠維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