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了數十年了,在前幾年社群網絡還沒有興起的時代,就已經有很多人是這樣子用來指涉自己的認同轉折。
文:陳方隅(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所博士候選人)
覺醒青年(簡稱覺青)是PTT上的用語,通常在八卦板上較為常用。這一詞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並無人使用,通常使用的是「覺醒公民」或「公民覺醒」指的是對現狀不滿的年輕人,不願意再受欺凌欺騙,而選擇站出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與訴求,原本是屬於正面的用語,很多支持學運的鄉民也以此自任。
但後來相關用語陸續於2015年媒體專欄出現,持反對立場者用於批判學運份子,傳入PTT後逐漸後演變成一種反義,通常在諷刺為反對而反對、理盲濫情,或是對多數民意背道而馳還想蠻幹,認為自己的訴求才是正確的人或團體,與在香港被貶稱為「左膠」的人有些類似。(按:左膠泛指不現實、只會空談理想的「左翼分子」)
「覺醒」這個詞近年非常火紅,尤其是在2013年之後。然而,它的意義在短短幾年內卻經過了不小的轉變,從一個很正面的意義(原本指的是對政治冷漠的人們開始願意參與公眾事務的討論),轉變成政黨認同的指涉(從泛藍的堅定支持者,轉變成去質疑先前的政黨認同立場),再變成現在的諷刺之詞(尤其是泛藍支持者用來諷刺先前曾經批判過國民黨的人們)[1]。
其實,「覺醒」這個詞彙用在政治意識型態上面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而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早也還要普遍地出現。本文首先將回顧「覺醒」在近年的一些脈絡,接著將簡介台北大學社會系葉欣怡老師於2016年發表在《民族與民族主義》期刊(Nations and Nationalism)上面的研究,告訴大家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到底,人們是在怎麼樣的狀況下開始使用「覺醒」這個詞呢[2]?
「覺醒」的近年脈絡
自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之後,39位來自各行各業、平均年齡僅30歲的網友們發起了「公民1985行動聯盟」,主要口號之一就是「公民覺醒」,對著政府部門說:Big citizen is watching you。意思是說公民們要開始認真地監督公部門,揭開黑幕。他們在短短兩週內成功地號召了超過十萬人的凱道集會活動,抗議馬政府尤其是國防部對洪案的處理不當。
當時的集會規模可說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所引起的討論熱度更是襲捲全台。「公民覺醒」這個詞就這樣子被少少的幾位網友們的串連而打入眾多人的心裡。接著,1985的這群人進一步發起了倡議,舉辦了「天下為『公』,公民覺醒、護憲行動」的活動,針對下修罷免、公投以及不分區立委補助門檻,以及服貿重啟談判做出倡議。是的,這些事情都發生在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之前。
到太陽花運動期間,「覺醒」這個詞更是常常被提及,此時主要的意義除了延續先前對於打開政府施政「黑箱」的訴求外,更直接連結到政黨認同。例如,有人在網路上發起「前六八九覺醒聯盟」,專門蒐集各種「原本一直是堅定地投給國民黨但是現在發現不應該如此盲目」的系列文章。然而,近來覺醒這個詞,或者說「覺醒青年」這個詞已經轉變成為負面的說法,有許多人整天批判覺青不該怎麼樣、呼叫覺青怎麼不出來抗議這個抗議那個,背後意義變成了「盲目反對國民黨而不知思考的那些人」,或者是指稱「民進黨同路人」,又或者是指稱「支持所謂進步思想但實際上都是錯的」之類的意思,意義變成跟「左膠」有點像。
自我認同的轉換
其實,覺醒這個詞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台北大學社會系葉欣怡老師的研究內容相當有趣,從她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們可以知道遠在2013年之前很長的時間,就已經有不少人用這個詞來指涉「民族認同」(national-identity)的轉變。所謂民族認同指的是人們去問「我是誰」「我是什麼人」這樣的問題,而民族主義常被稱做是一種「公民宗教」,就跟一般的宗教信仰一樣,人們籍此來定義「我是誰」,是非常核心的一種信仰。因此當一個人對自我認同的「轉變」,常常也被拿來跟宗教信仰上的轉變相類比。宗教信仰上的轉換已有不少研究,但是關於人們對於民族認同歸依的轉變,目前研究正在興起[3]。
一個人定義自我的過程,本身就是會受到所處環境以及與他人互動的影響,正如同有些人轉變宗教信仰是因為家人、朋友,或者是生活中遭遇到重大事件的影響,對於自我認同的轉變,人們往往也會找到一個理由。
台灣的兩大民族主義
台灣主要有兩種本質上互相對立的民族認同存在:中國人認同以及台灣人認同[4]。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政府全面推動「中國民族主義」,或說是所謂的「大中華思想」,希望大家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政府統治正當性是建立在「反攻大陸」「中華民國仍然代表著全中國」這些說法上。
因此,在威權時代全面打擊「方言」,在學校禁說,各種電視節目和媒體上面也禁止播放,教科書方面也是主要教授中國地理和中國歷史[5]。身為台灣人以及認同台灣的說法,是官方所禁止的,因此台灣人認同是一種被註記的、錯誤的、官方所否定的民族認同思想,而中國人認同則是官方的立場,被認定是應該要內建在每個人身上的。
理論上來說當然是存在著不同方向的轉變可能性,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民黨政府是強制要讓每個人「內建」大中華思想,所以這樣的民族認同方式可以說是「預設的」正確認同方式。既然是內建好的思想模式,那麼大多數人都是從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出發,要轉變成這種預設模式的機會自然就少很多[6]。
認同覺醒的特色
葉欣怡老師的研究採取的是質化研究、文本分析的方式來看人們對於認同轉變的敘事方式。案例是蒐集自由時報上面的自傳性質專欄文章,納入那些內文主題包括認同轉變的文章,從1994年到2014年一共有68篇,這些主要屬於一般人投稿的部份。另外也從13位人物回憶錄當中蒐集案例,這部份一共有13個案例,年份從 1991年到2000年。
經過分析之後發現,許多人提到認同的轉變通常會有一個明顯的「覺醒」時間點,或是讓自己覺醒的人事物,很多人會把自己過去經歷的時間軸分成覺醒前和覺醒後 (使用的句子:我覺醒了;某某事情讓我覺醒)。人們在形容認同轉變經歷的時候通常會感到震驚、失措、很抱歉影響到其他人,而且有趣的是,人們通常會把覺醒前的自我認同形容成錯誤的、被騙的,因而感到罪惡的,因為覺得先前接收到的中國民族認同都是建構在官方所刻意建構出來的、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概念上面。也正因為人們覺得過去那些是錯的,更覺得有必要講出來,表達一種懺悔的感覺,也有人覺得「覺醒程還不夠」。
為什麼要用覺醒這個詞?
葉欣怡老師的研究認為,使用覺醒一詞是說故事者的一種自我策略建構[7]。其中目的包括:
- 自我解釋,填補過去的斷裂與空白。把現在講成是「對的」在心理上比較能夠放心,也可以合理化自己在認同上面的轉變。這樣的解釋也反映出,許多人都很渴望自己的意識型態能夠幫助自己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 想要翻轉過去對台灣民族認同的負面標籤。
- 想要影響別人。覺醒不只代表自己可以認清多一點真實,而且更是一種任務,要把事實真相給更多人知道。如此一來,覺醒本身就不只是個人的事情而已了。
- 用來重新建構一個新的「發現」,重新建構一個取代舊有歷史觀的說法。這樣子的說法也可以是一種建構「正當性」的作法。
這些特色不管是菁英人物的回憶錄,或者是一般人民所寫的自傳文章,都有這些傾向。葉老師認為,會有這種覺醒敘述方式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兩種民族主義的競逐之中,台灣民族主義長期被壓抑的結果。人們會出現一種傾向是去抱怨先前被官方強加的民族認同,對於某些資訊被禁止傳播而感到生氣。有人會去責怪目前「還沒覺醒」的人們,但也通常會自覺地需要去想辦法讓更多人覺醒,或者也會出現自己覺得「覺醒程度」還不夠多這樣的狀況。這些敘事方式都可以說是一個心理層面的一種策略性工具。
若我們從其他政治學的研究來做補充,尤其是從選舉研究、認同研究的角度來看的話,推薦大家閱讀甫出版的The Taiwan Voter一書。其中第三章「Changing Bounda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 Voters' Identity」是由伊利諾州大政治系王德育老師所撰寫,文中使用調查研究的資料來描繪1990年代以降,台灣人在「台灣人vs.中國人認同」方面的民意趨勢。文中指出,台灣人認同的升高和中國人認同的持續探底,其中一大主因就是「中國因素」:中共政權對台灣採取的外交孤立以及軍事威脅,事實上是加速台灣人認同的凝聚。
這背後的道理其實也是顯而易見。一方面從客觀的政治或地理事實來說,台灣人的政府已經無法在政治上代表中國,而且和中國的政府在政治上是分離的,台灣的人們自然無法去感受到「與中國是一體的」這樣的情懷;另一方面在主觀認定上,民族認同是人們去定義誰是「他者」、誰是「我們」「同類」的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另一個人拿槍指著你,然後在所有活動場合都不想要你出現,應該比較少人會去認同跟這個人是一體的吧[8]!
小結
也就是說,覺醒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了數十年了,在前幾年社群網絡還沒有興起的時代,就已經有很多人是這樣子用來指涉自己的認同轉折。然而,一直到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之後,公民團體的動員方式與說詞,才讓覺醒一詞更加地全面深入大眾的心中。公民團體使用這個詞,背後的意義和先前認同轉變敘事的意義是很接近的。「公民覺醒」背後的意思是說,自己過去不想要(或者沒時間)關心公共事務,而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人們想辦法建構出一套說法,去解釋自己為什麼要上街參與遊行、為什麼想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資訊透明化、為什麼想要監督政治人物。
近年來這個詞彙變得火紅,但是不管是民族認同的轉變也好,公民政治參與的意願提升也好,又或者是政黨認同的轉變也好,絕大多數的狀況下覺醒這個詞都是針對國民黨在不同時期的種種作為,因此自然會引起泛藍支持者的不滿。在2015年之後,這個詞在社群網絡以及一些傳統媒體上面,又被轉變成負面的用法,變成諷刺某些不同意識型態群體的代名詞。
後續還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可以做,例如,那些把「覺醒青年」變成負面用法的敘事是怎麼建構起來的呢?是哪樣的人傾向使用不同意義的「覺醒」來形容政治意識型態呢?本文所介紹的研究當中涵蓋的案例有1990年代就使用覺醒詞彙來寫書或寫文章的,這些人當年可能是「覺醒青年」,但現在大概都是「覺醒壯年」「覺醒長輩」了,他們是怎麼看待現在新一波的公民參與和認同轉變的浪潮呢?
註釋
[1] 此處指的是筆者個人觀察到的大致趨勢,範圍以ptt和FB等社群網絡為主。每個人會有自己使用某詞彙的脈絡,不見得每個人對一個詞彙背後意義的認知都相同。
[2] Hsin‐Yi Yeh (2016). “Using an awakening narrative to leave behind a former national‐identit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version of national‐identity in Taiwan."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22.3: 542-560.
[3] 其實,在社會學的研究或者是認同相關的研究當中,就已經有許多學者用「覺醒」來形容人們的思想轉變,不過比較早是出現在社會心理學、政治心理學方面的領域。例如,Gurin, Miller and Gurin (1980)指出,人們有不同的群體屬性,像是種族、性別、階級、年齡等,在各個族群當中會有不同的社會位階,其中會有相對不公平、壓迫與被壓迫的權力關係,所以在各自的「族群意識」當中會出現政治動員的意涵,當受到壓迫的一方對權力的分配結果不滿,以及對現存的秩序提出「合法性」質疑的時候,就是一個覺醒的過程。
[4] 當然,有可能會有其他不同面向的認同。此處主要指的是人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台灣人、或者都是」這樣的問題。
[5] 在國際場合上面,政府代表被稱做台灣還會生氣。例:1976年國際奧會要求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參賽,遭嚴詞拒絕並退賽。
[6] 近期有位引起廣大討論的案例是某位台灣青年上鳳凰衛視受訪,說自己「從感性台獨變成理性統派」,大意是說自己受到台灣教育過程的影響而錯誤地去仇視中國,但她後來看了幾本書才發現中國文化的高明與優越,當一個統派是合理的、合道德的,不贊成統一就是不道德的、無知的。這就是往中國人認同轉變的例子。
[7] 原文:Awakening narrative is employed for storytellers' strategic purposes.
[8] 另兩篇參考文章舉例:Austin Horng-En Wang (2017) “The Waning Effect of China's Carrot and Stick Policies on Taiwanese People." Asian Survey 57.3: 475-503;Yang Zhong (2016) “Explaining National Identity Shift in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5.99: 336-352。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