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
【專訪】楊双子:兩次學運衝擊扎根本土認同,書寫台灣女性故事向國際發聲
作家楊双子以《臺灣漫遊錄》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她表示,兩次學運促使她反思臺灣主體性,開啟書寫臺灣女性的文學之路,並藉此向國際發聲。她將持續創作,紀念已故的雙胞胎妹妹,並提醒大眾珍惜臺灣的特殊景點。
BBC專訪吳沛憶:等不到結婚登記,替許家蓓「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許家蓓離開後,吳沛憶辦公室收到超過200封親筆信。有男同志告訴她,許家蓓最後一次出門買衣服,是由他服務;也有同志伴侶跟她分享,他們也正在對抗疾病,從她身上得到了安慰跟勇氣。
台灣職棒與台灣民主同樣命運多舛,甚至差點雙雙覆滅
2024年台灣職棒重現榮景,見證職棒蛻變為商業野球。台灣職棒發展與民主政治息息相關,兩者命運多舛,卻又相互扶持。然而,泛藍支持者無視爛政黨為惡,阻礙台灣民主政治進步。如何打開泛藍支持者心中的死結,是台灣民主政治能否再攀顛峰的關鍵。
柯文哲粉絲轉黑實錄:科學人設露出專斷本質,沒有哪個神能不下神壇
民眾黨創黨後,網路上就流傳著一幅「柯黑朝代表」,除了「先知型柯黑」以外,眾多柯黑都是曾經的柯粉。過去支撐柯文哲人設的智商157、清廉等形象,似乎都被他的「不知道宇宙」呼了一掌;曾經的金句:「貪污來自縱容,底下貪污,長官不可能不知道」,自保托辭如今淪為橡皮圖章,能無諷刺?
「青鳥行動」出現去核心化的街頭民主教室與公民肥皂箱,台灣人團結對抗中共代理人
相較於10年前的318「太陽花學運」,10年後「青鳥行動」更像是進化版的「太陽花2.0」。或許是受到了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採取「Be Water」策略及核心精神所影響,這次「青鳥行動」亦不再有明顯的某個學運明星或社會菁英出來作為領頭代表,而是更具有一種「去核心化」、「人人平等」、「不分你我」共同參與的庶民特質。
國會改革為何遭民意反彈?藍白將「抗議」與「側翼」劃等號是最大敗筆
參加抗議行動的民眾,是不是真的理解法案呢?從法案條文的複雜程度,還有與抗議現場民眾對話的結果來看,民眾也許並不理解法案的內涵,也不見得瞭解議事表決的程序。光是國會可以要求「社會人員」提供資料這點,就讓法案被解讀為剝奪人民權利的惡法。面對質疑,藍白的策略不是好好解釋法案來龍去脈,反而是訥笑民眾多天的抗議,只能說是「提油救火」。
十年前的學運領袖如今都年薪百萬,我們為國會吶喊,卻對中捷砍人、新竹火災沉默
十年前,同樣熱血的青年上街,踏上名為中山的那條南路,包圍中華民國最高立法機構;十年後,那些熱血青年進入社會,接受資本主義毒打,十年前的領袖卻進入年薪百萬的國家殿堂,掌控機密。數個年頭過去了,台灣人民財富中位數遠遠低於平均數,百分之70的同胞財富不及平均值。我們的財富去哪裡了?這次,我們毅然決然地說:我們不要走向世界,我們要走向台灣。
十年一瞬:2024立法院集結運動的參與者速寫
2024年5月17日起,立法院周邊因立法院擴權修法爭議而聚集抗議人潮,超過萬人在立法院外陸續集結。本文深入訪談兩百位以上的活動參與者,針對他們的年紀、學歷、社運經歷與訊息接收管道進行剖析,事隔十年的大規模學運,有著什麼樣的改變呢?
以今日之我搏殺昨日之我的人格分裂者——以黃國昌為借鏡,莫再信社運明星
當時涉世未深的我們,以為黃國昌跟我們一樣是對台灣的現況感到挫折而投入改善社會的工程,我們多把他當成老師、偶像甚至是真理的化身,即使他一直都不是一個善於傾聽、而是喜歡掌握決策權力的人。然而其實我們認識的黃國昌,跟現在的黃國昌沒有兩樣,他在乎的,一直都只是自己有沒有表現的舞台。
場外罷免韓國瑜,場內拜託韓國瑜:524再戰國會改革法案,有可能成為「太陽花2.0」嗎?
521立法院外陳抗進行的隔天,院外陳抗主張「罷免韓國瑜」的主角韓國瑜卻接受了行政院正副院長的拜會,藍綠之間似乎有著緩和的空間。這顯示了本次國會改革法案衝突,不只是法案之爭,也可能是一系列政治鬥爭的序幕。本文即從政治角力與法案內容的角度切入,細部審視本次衝突,預測524立法院會可能的走向。
蔡英文在我眼中五年的側面:回顧從政之路,她為台灣留下了怎樣的背影?
2016年初靜靜的蔡英文以超過5成的投票率,成為台灣第一個女總統。蔡英文很少用「我」這個字來自我表述,留給當代和未來的人許多印象空間。或許身處社群的分眾年代,正常就是最大的公約數,這位知性沈穩、充滿現代性的總統,終究會融入歷史的複雜與深沉中,供後人公正評價。
323政院驅離十年後——不是過去式,而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
從這十年的尺度來看,雖然可能緩慢,警察工作環境其實一直有在改變,這樣持續發聲,警察的勞動權益也越來越被重視,要組工會、要合理的工作量、要合理的待遇、加班費要加成,主張我們應有的權利。至於在一直敏感的執法問題,雖然個人責任部分仍是討論核心,但這類議題目的並不是要做個案追殺,終究在於要檢討制度。
太陽花學運十週年:318的最大價值,就是讓台灣領先世界四年「去中國化」
從彭斯2018年的演說至今,美中長期競逐的趨勢已然無法逆轉,而人在台灣的我們可以很自信的說,我們早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就開始與中國漸行漸遠。「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這句不斷被用來嘲諷民進黨的語句,卻在美中爭霸的世界格局得到了最好印證。
他們對10年前參與318運動的自己說了什麼?你又會對自己說什麼呢?
318運動過去十年了,經過這十年,當初的參與者他們現在回望當初,他們有什麼感謝呢?讓我們從他們對自己的留言來瞭解。
【圖表】318運動問卷調查:近半參與者政黨傾向改變,10年後最認同的政治人物是苗博雅
根據問卷統計,有超過一半的人在318運動時第一次參與社運,他們因此改變政黨傾向的比例較整體參與者更高。多數人認為苗博雅是318運動後最能代表自己的政治人物,至於當年也參與運動的黃國昌,有人認為不該相信他,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
【圖表】318運動被民進黨「收割」了嗎?從民調和選票數據看藍綠10年消長
學者認為,318運動所留下的意義應該是一個世代對於國家共同體的想像,是青年奪回對國家和社會的詮釋權與主導權,民進黨黨不應該將運動僅解讀為有利於自己延續執政的「台灣認同增加」。
賴中強:1990年發生三件大事,其實已預言了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
從政經分離到追求台灣政經自主,是太陽花運動的時代精神,然而在太陽花運動浪潮下贏得大選的蔡政府,並未積極改正馬政府時期的對中經貿政策與法規、全面回應此時代精神。期待明確表態反對重啟對中服貿、貨貿的賴清德政府,可以全面回應太陽花運動追求台灣政經自主的呼聲。
【訪談】「太陽花不是我的政治啟蒙」:318十週年,「二字頭」Z世代對這件事有什麼印象?
當時的大學生、研究生、社會新鮮人,在太陽花十年後漸成社會中流砥柱,但今天的年輕世代如何看待當時的太陽花學運?當時他們在哪裡?是否記得這場運動?覺得「天然獨」之後台灣迎來了「小紅書世代」嗎?這7位22到26歲的青年,訴說了他們的答案......
太陽花、雨傘、反送中:台灣未留下不可逆政治改革,香港在基本法修改後進一步銷聲
徐承恩認為,太陽花學運動的效應,甚至延續至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周奕成指出,太陽花運動是「時代的先聲」,但較遺憾的是未能帶來「不可逆轉的政治變革」,雖成功擋下兩岸服貿協議,但如果之後有其他政權上台,仍可能重啟服貿,而原本最能承繼太陽花能量的政黨「時代力量」,卻因流於人治而失敗,非常可惜。
318運動十週年: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轟動全台,10個QA了解事件始末
318運動即將邁入十周年。10年前,學生們為了抗議政府貿然通過《服貿協議》,毅然衝入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轟動台灣社會。這起運動是怎麼爆發的?事件的過程與結果又有什麼發展?本文將透過10個Q&A讓您簡單了解事件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