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前推進,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孩子腦力激盪。當你支持他們自行找出對他們有意義的解決方案時,他們逐漸培養的自主性將協助他們航行於世界,同時也會變得更有責任感。
文:蘇珊・大衛(Susan David, PhD)
我們無法永遠陪在孩子身邊
我們也可從純粹實務的觀點來看提倡自主性的好處:你無法永遠陪在成年子女身邊,也不可能在他往前踏出每一步時都牽著他的手,面對每個道德困境和抉擇時都為他導航——至少我不會希望如此!當他們面對強烈的情緒或衝動的想法時,你也沒辦法每次都在孩子身邊,幫助他們跨出去及和情緒脫鉤。當你還是個孩子或青少年時,即使思慮不周,玩什麼愚蠢的把戲,通常都會得到原諒。我們可能會原諒十六歲的孩子因為惡作劇,把校長汽車輪胎的氣給放掉(僅此一次),但二十六歲的年輕人對老闆的休旅車做了相同的事,就不太可能得到同樣的寬待了。
我大約八歲時,從父母那兒偷了一點零錢,我還記得數目:南非幣兩塊錢,相當於今天的三美元。爸媽看到我拿著糖果回家,還編了明顯的假故事,說有個慷慨的朋友買糖果請我吃,立刻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們帶我出去開車兜風,只有我們三個人:爸媽坐在前面,我獨自坐在後座,他們和我有一番嚴肅的談話。他們談到我這樣做,令他們非常失望,還告訴我,偷竊和撒謊都不是我們家的人會做的事情。然後他們協助我釐清應該怎麼樣把事情做對,包括把錢還給他們,還向被我拖下水的朋友道歉。
顯然他們認為這件事非同小可,但同時他們也小心翼翼不讓我在手足面前丟臉。他們沒有怒吼或恐嚇我,反而十分冷靜,很清楚他們想達到什麼目標。他們讓我了解,我的舉動為他們、也為我的朋友帶來什麼情緒衝擊;他們不只對我說教,讓我明白為什麼這樣做不對,而且也讓我從不同視角來看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採取防衛的立場(通常會導致更多謊言)。他們只陳述期望,而沒有施加懲罰。
結果,我感到愧疚,但不會覺得羞恥─我們在第四章談過,兩者有重要的差別─而且激勵我好好解決問題。如果我被逼迫作了沒有悔意的道歉,他們也許聽到他們想聽的話,但我就沒有機會好好檢視自己,了解最初究竟是什麼感覺激發了我的偷竊行為。
實情是,我在學校感覺很孤單,而每當我最喜歡的那群女孩利用下課時間,結伴去買糖果時,我就益發感到孤單,因為我通常都沒錢買糖果。由於爸媽協助我面對我的不安,我得以和他們懇談一番,不但談到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討論我可以用什麼策略,和班上同學變得更熟,無須透過偷竊,也可以和大家同樂。我也學習如何透過困難的討論,得到建設性的成果,這可不是小事。
倘若爸媽當年只是懲罰我了事,我就無法得到這樣的成長經驗。更糟的是,我可能開始把自己想成會偷竊的小孩,我的父母說不定也是如此。由於他們帶著我脫離了這樣的可能性,這個事件被正確定位為只是偶發一次的插曲,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他們看到的是真實的我,而不是他們想要我變成的樣子,因此讓一切大大的不同。
做孩子的情緒教練
前面已經證明,要教出情緒靈敏的孩子,首先要幫助他們現身面對自己所有的感覺,包括困難的情緒。而現身面對主要談的是「面向」情緒(「你目前感覺如何?」),但情緒靈敏力還有一個重要層面是「向前走」或「仔細檢視」(「要因應目前的狀況,有哪些可能的選擇?」)這時候,情緒靈敏的人會開始搜尋實際可行的步驟,來因應當前的情勢。
要向前推進,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孩子腦力激盪。當你支持他們自行找出對他們有意義的解決方案時,他們逐漸培養的自主性將協助他們航行於世界,同時也會變得更有責任感。
此時我們要回頭來談談小小的微調:能幫助孩子接受挑戰、朝重要價值邁進的小改變。重要的是必須聚焦於過程─開放接受各種新嘗試,找出可以從中學習之處─而不是只注重成敗,只看有沒有達到理想成果。如果孩子擔心在新學校交不到朋友,但他又不太可能一下子就和每個人都很投緣,你也許可以問他:「如果你想交朋友,怎麼樣開始會比較好啊?」青少年的社群網站是個嚴苛的世界,充斥著各種爭辯謾罵,如果你的青春期孩子喜歡上社群網站,你也許可以問他:「和別人意見不合時,可以採取哪些辦法來處理這樣的情況?」
不久前,有個同事(姑且稱他強恩好了)和六歲大的兒子一起參加親子高爾夫球賽。球賽中,成年人和成年人比賽,小孩則和小孩比賽。但是球賽進行到一半時,強恩碰到兒子基斯,而基斯正在哭泣。強恩擁抱兒子,語氣溫柔,問他為何哭泣,但顯然如果強恩要擁抱安撫兒子,深入了解問題核心,勢必來不及完成比賽。
於是強恩提議,基斯如果覺得還沒哭完,那麼他繼續哭沒關係,不過他也問基斯:有沒有可能一邊哭,一邊打球呢?他答應兒子,只要他能打完九個洞,等比賽一結束,他們就可以好好談一談究竟為什麼不開心。基斯同意了,於是父子倆再度分開,各自回到自己的隊上打球,直到比賽結束。基斯甚至還表現出色,贏得一座獎盃。
假如換成其他老爸,很可能就變成另外一個封裝情緒的故事─把困擾的情緒埋藏起來,一直到球賽打完都繃緊神經,拚命克制(還記得湯姆.漢克斯在電影《紅粉聯盟》(A League of Their Own)中大吼「棒球中沒有哭泣這回事」嗎?)。當我們要求正在哭泣或發脾氣的孩子表現得比較合乎社會規範時,我們不經意發出的訊息是:我們不重視他們的感覺。
但強恩決定滿懷同情,小小暫停一下,承認並接受(現身面對)孩子悲傷的情緒,而他這樣做已足以讓基斯跨出去,以用心而同情的心態與自己的情緒共處,同時繼續做他當時需做的事情:完成高爾夫球賽。
等到他們終於有時間談一談時,強恩發現兒子之所以那麼傷心,是因為他弄丟了一個高爾夫球。在基斯六歲大的小腦袋裡,高爾夫球很貴,所以小小一件事膨脹後造成巨大恐慌。
強恩告訴我,過了這麼多年,他依然告訴兒子,可以一邊哭又一邊玩,沒有關係。事實上,這種懷著自我寬容心態的「邊玩邊度過難關」,也許正是情緒靈敏力的真諦。
相關書摘 ▶正向思考反而更有壓力,辦公室是各種情緒問題發生的主舞台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情緒靈敏力: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天下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蘇珊・大衛(Susan David, PhD)
譯者:齊若蘭
你是多慮煩憂型、情緒封裝型,還是情緒經常失控型?為了努力保持一張專業的臉,讓你每天總是情緒過勞?在工作上很難完全做自己,常常心口不一?想靠正向思考擺脫壓力卻更有壓力,好比上鉤的魚,不斷掙扎卻於事無補?
當你開始這樣想──
你的工作──「這次簡報我一定會搞砸」
你的同事──「他們就是愛暗中較勁」
你的上司──「不能讓老闆覺得我做不到」
你的伴侶──「說了也沒用,反正不會有什麼改變」
你的家人──「老是錯過孩子學校活動,我真是失敗的父母」
小心你已經上鉤了!
情緒勞動攸關生活品質,更是工作表現的關鍵。最成功的人往往也是最懂得如何快速調整思緒,自我轉型,把壞情緒轉化為好能量的人。長期假裝或壓抑,表面上雲淡風輕,私下卻咬牙切齒的人,不僅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組織。本書幫助你跳脫毫無助益的情緒慣性,建立人生成功最關鍵的能力,實現你想要的工作與生活。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