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是如何解釋千禧世代的工作方式與工作倫理?這樣的解釋是否正確?人們對工作的定義是否始終維持不變?如果用「懶惰」來形容千禧世代並不恰當,那麼應該怎麼形容?
文:克麗絲朵・卡達基雅(Crystal Kadakia)
千禧世代的員工九點半進公司,插上耳機,坐在桌前開始工作直到五點半,不時吃些點心和午餐。嬰兒潮世代的員工八點到,有時伏首工作,有時和人談話以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然後六點下班。X世代的員工七點到,趕赴一個又一個會議之後,三點半離開公司去接小孩放學。我們怎麼知道這三個員工當中哪一個人工作最賣力?
讓我們思考一下「努力工作」和「懶惰」的定義。《牛津字典》對「懶惰」的定義是「不願意工作或出力」,「努力工作」的定義則是「付出心力於工作」。不論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還是在會議之間趕場的經理,兩人都可說是在努力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定義都沒有提到工作目標,也沒有提到完成工作的程序或方式。努力工作和懶惰的定義都是主觀的特質,顯然有容納不同解釋的空間。
一體兩面模式:懶惰 vs. 生產力的重新定義
一直以來,我們是如何解釋千禧世代的工作方式與工作倫理?這樣的解釋是否正確?人們對工作的定義是否始終維持不變?如果用「懶惰」來形容千禧世代並不恰當,那麼應該怎麼形容?
讓我們用「一體兩面模式」來探究千禧世代的行為。在這個模式中,我們會從傳統和現代兩種不同觀點出發,看看在這兩派人的眼中是如何解讀觀察到的行為。請記住,不是每個年長者都抱持傳統心態;在各年齡層與各世代中都有許多思想前衛的人,也有很多保守的人。我們在此要討論的是一種特定的觀點或心態,不見得與年齡有關。
在本章討論的刻板印象中,觀察到的行為是千禧世代渴望在自己想要的時間和地點工作。從傳統觀點看來,這可能被視為懶惰,因為在傳統的世界觀中,付出固定的時間等於工作產出。相對地,從現代、頂尖人才的觀點看來,彈性工作模式之所以誕生,是重新思考該如何去完成今日的工作之後得出的結果。
表2.1總結了觀察到的行為、雙面觀點和支持這些觀點的想法。
傳統觀點:千禧世代就是懶惰
讓我們再深入一點,探究為什麼千禧世代被觀察到的行為會造成懶惰的認知。以下是一些導致懶惰印象的作為:
- 要求不按照標準時間上下班。
- 不想進辦公室完成工作。
- 忙著使用手機、平板等裝置,「不肯專心好好工作」。
- 試圖靠興趣賺錢,而不是找個朝九晚五的傳統工作乖乖上班。創業常被視為「逃避真實世界」、「逃避長大」的手段。
從傳統觀點看來,千禧世代想要自己決定工作的時間、地點和工作方式,而且覺得提出這樣的要求不算什麼,不把遵守正常規則當回事,因而被視為懶惰。但是回想一下努力工作和懶惰的定義,兩者都沒有提及完成工作的方式,只談到是否願意付出心力。
長期以來對「努力工作」的認知是奠基於「只要付出時間,就是有在努力,有努力就會有成果」的假設,然而這種推論已經過時,不再適用於今日的許多案例。那麼這樣的認知是怎麼來的?這就要從工作型態的演化談起。
- 社會演變對工作的影響
在大量製造的時代之前,也就是所謂的農業時代,最常見的工作就是從事某種買賣或農耕。此時主要的目標是生產物資以養活自己,光是要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都很困難。除了少數富裕的菁英份子,大部分人連基本需求都難以滿足,從日出工作到日落是常態,工作內容隨著季節變遷,有可測量的標準。各項工作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所得到的成果可輕易測量。影響生產力的因素和天氣及社會經濟有關,例如乾旱、戰爭、飢荒或疾病。
隨著機械化和工廠出現,社會演化進入所謂的工業時代。起初人們按照原本的工作時間做事,不分大人小孩,每天工作12到16個小時,養家活口依然是主要目標。然而,雖然工廠的工作可能和農地同樣單調(或甚至更單調),工人卻要面對危險的工作環境和無預警裁員。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品質,工會積極爭取權益,像是縮減工時、固定工作時間。
20世紀初,亨利・福特(Henry Ford)以革命性的裝配線方式製造汽車,扭轉了工作環境。福特也是率先把工時砍到每日8小時的雇主之一,而且還付給員工雙倍薪水。當其他人看到福特賺得的利潤是競爭對手的兩倍時,於是開始跟進。說來可能讓人訝異,每日工作8小時其實是很新的概念,是超過百年的抗爭成果。美國直到1937年才通過聯邦立法規定每日8小時、每週40小時的工作時數。
在這個階段,生產力的定義同樣是實際產出的單位數,而產出的數量又和時間有直接關聯。大量生產製造的基本目標,是以有效率的方式讓員工用最低限度的技能生產出產品。每個人負責一項相對簡單的任務,通常是重複性操作,於是付出的時間和產出的單位數成正比,產量可以測量計算或有直接可見的成果。
- 傳統心態的陷阱
在過去40年間,「六標準差」(Six Sigma)和「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ing)等概念一直是提升職場生產力的主要模式,其基礎是分析每一項職場活動所花費的時間、投入的金錢以及產生的收益,「朝九晚五」的框架深植於製造業心態;事實上,與以往的世代相較,這是一大進步。在這種心態之下,也就不意外會產生這樣的認知:如果你不想在雇主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工作,表示你根本不想工作。而這正是懶惰的定義:不願意工作或出力。
然而這種心態有許多陷阱。我曾經遇過一個經理,早上六點發出當天早上八點要開會的通知。很多員工採用共乘方式上班,我也是,所以根本不可能準時抵達。結果我遲到了十分鐘,開完會後我被叫進經理辦公室,談話主題是我的績效問題和欠缺優先順序,主要的例證就是當天早上的會議。這起事件聽起來或許有些特殊,卻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經理或甚至同事是根據上下班時間來評斷其他人的績效。但以今日最常見的工作類型來說,工作時間和績效相關的想法,距離事實相去甚遠。
傳統心態的一貫信念是:投入時間就能完成工作,而員工該怎麼做才最有生產力,則由組織來定義。但是試問今日難道我們還活在以製造業為主的世界嗎?你認為還有哪些其他想法或社會規範,造成了懶惰的認知?過去20年有哪些實際發生的變化,影響了職場上最年輕一代成年人的想法?如果你唯一見過的工作方式是坐在電腦前面工作,你還會相信同樣的職場生產力提升模式嗎?透過檢驗朝九晚五的框架,我們能夠得出關於生產力的什麼結論?
現代觀點:千禧世代重新定義生產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提供的戰後福利包括資助退伍軍人接受高等教育,上大學的人數因而大幅增加。收音機、電視機等發明催生出大眾行銷和廣告等商業相關領域,並因此帶動對知識工作者的需求。知識工作者的任務不是要生產產品,而是愈來愈傾向於工作管理、發揮創意、進行策略思考、提供服務和建立關係。這些任務是否成功達成,和所付出的時間漸漸愈來愈不相關。
數位科技興起,腦力工作增加過去30年,隨著數位科技興起,我們已越過了臨界點。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多半從事知識性或非重複性體力工作,而非以往的重複性體力活。如前所述,過去十年間重複性的體力工作減少了一成,腦力工作則增加超過三成。
此外,由於低階的知識性任務隨著科技進步而自動化,整個人力市場正迅速朝向更高階的腦力任務移動。我們都知道,製造業和工廠的工作正被自動化機械和機器人取代,而且正移往勞力較低廉的國家。最新的情況則是,現在辦公室工作也有可能邁向自動化,因為軟體愈來愈有智慧。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做了一項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百分之47的勞動力極有可能被自動化取代,包括存在已久的職業如簿記和財務顧問;其餘百分之53的工作被取代的風險較低,因為它們需要較高層次的人類思考、直覺和技能。
這些和彈性工作模式有何關聯?儘管每一項科技革新都會引發同樣的失業疑慮,但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人力會流向新地點、新技能和新職業。我們正邁入一個需要大量運用腦力與複雜技能的世界,我敢斷定朝九晚五不太可能是最有生產力的工作模式。要在這個新世界取得成功,需要主動積極去考慮什麼樣的工作模式能在未來勝出,而在這個自動化與充滿非重複性腦力工作的未來,有能力的工作者將十分搶手。
- 性別平等觀大躍進
除了需要動腦的工作增加,另一項重大世代差異是性別平等的社會演進,不僅是在職場,還有在家庭中。這項演變使得人們對工作與生活彈性的期望提高。2015年,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的研究報告《全球世代:工作與生活挑戰之全球研究》(Global Generations: A Global Study on Work-Life Challenges)指出,嬰兒潮世代的工作者只有百分之47的人有全職工作的配偶,相較之下,X世代是百分之73,千禧世代是百分之78,意謂著不到二分之一的嬰兒潮世代能夠了解現今環境中雙薪家庭的必要性與挑戰。這種同理心斷層在千禧世代成家後只會變得更嚴重:百分之26的千禧世代表示工作時數增加,嬰兒潮世代則是百分之16;然而千禧世代的新手父母有了小孩之後的離職機率,只有嬰兒潮世代的一半。
上一輩的人可能會訝異於以下的數據:今日沒有孩子的千禧世代男性就業者當中,只有百分之35認為男人應該負責賺錢養家,女人應該照顧家務。《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有篇針對安永研究報告的評論指出:「美國有將近四成的年輕工作者,不分男女,都因為沒有帶薪育嬰假而不滿,甚至因此表示願意搬去別的國家。」儘管只有極少數人會做出這麼極端的舉動,但其中蘊含的訊息很明顯:我們需要支持平等關係的職場政策。千禧世代的男性想要有和女性平等的育嬰假,千禧世代的女性則想要平等分擔家庭責任,同時能夠追求自己的抱負。雙方都不願自己追求平等的目標受到阻礙,可是企業的職場政策在這方面嚴重落後。
例如在我擔任工程師時間,和我在同一棟建築裡工作的人超過50人,除了一個採購代表和一個櫃檯總機,只有我一名女性。我的上司和同事與我相處的能力趨近於零,大部分人唯一有互動的女性是他們的妻子、母親和姊妹,其中多數從事傳統上專屬於女性的職業如護士、老師或行政人員,很多人根本沒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中,要討論性別平等的工作與生活福利這類新觀念,簡直像在說要擁抱外星人。安永的全球多樣性與包容性負責人凱琳・陶若奈(Karyn Twaronite)做出了最佳的總結:「我確實看到職場上存有同理心的斷層。當你苦於平衡工作與生活,你覺得上司一點也不了解,這是很有可能的。」平等的彈性工作制度將能獲得正面效益,這是現代職場的一項要素,員工得以全力發揮,同時減少壓力和分心的事物。
總之,考慮到工作與生活的負擔加重,就連入門的工作都要求付出更多腦力,千禧世代和頂尖人才已發展出對生產力的新定義。一些在傳統觀點中被視為工作的內容,像是在朝九晚五的標準工作日當中參加一個接一個沒有效率的會議、在茶水間和同事聯絡感情、走到另一個人的桌前問問題、堅持留到比老闆晚下班、為了工作犧牲個人健康和人際關係……,這些在千禧世代眼中往往是浪費時間,因為這種傳統的工作觀念和生產力可說沒有關聯。諷刺的是,這種舊的工作觀念被認為是「表面的」生產力,也就是表面看起來是在工作,但其實並沒有產出成果。
反之,在這個資訊超載的世界中,具備數位能力並且成功度過學校和工作考驗的千禧世代把休息看作生產力的一部分,把盡量減少壓力和分心事物看作生產力的一部分,把運動、適足的睡眠和健康飲食看作生產力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看來,要求彈性並不是懶惰的象徵,而是憑直觀了解到未來的工作環境是一個數位化、需要耗費大量腦力也更平等的世界,而在這樣的世界中,靈活彈性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對於那些抱持著現代頂尖人才心態的人來說,傳統的工作方式事實上可能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應該要能夠自己決定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最有生產力。
我們用一體兩面模式分析了促使現代人才展現出新行為的環境因素、動機與障礙,從中得出了規畫更理想工作環境的線索。我們可以看到,傳統或現代的解讀觀點並無對錯可言,你可能也有自己的解讀或詮釋;各種意見都很好,代表正在演變中的不同生活方式,即一體可以不只有兩面,而且是很多面。說到彈性,我們做的工作類型已經改變,生活方式也已經改變,但對生產力的定義卻沒怎麼變,因此組織結構與做事方法也未曾改變。要提升職場生產力,我們有哪些現代的著力點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千禧世代、寬鬆世代又怎樣,5個年輕人常被誤解的真相》,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克麗絲朵・卡達基雅(Crystal Kadakia)
譯者:葛窈君
如果你看不懂斜槓青年在做什麼,
你又怎麼管理他們?賣東西給他們?
千禧世代是你最該認識的員工與顧客!
什麼是千禧世代?
「千禧世代」定義為出生於1981至1996年(現在年齡在21-36歲之間)
2018年開始,千禧世代將全面投入職場,接下來將會是這些年輕人的職場天下!
本書作者克麗絲朵・卡達基雅(Crystal Kadakia)說:
「沒有不爭氣的問題,只有被誤解的真相!」
她擁有複雜的社會身分,
是印度裔,卻在美國長大;是女性,更是千禧世代。
沒有人比她更了解備受誤解的感受,
她在本書中提出當今年輕人最常被誤解的五個真相:
- 你以為的「懶惰」,其實只是重新定義「生產力」;
- 你以為的「自以為是」,其實只是「創業精神」;
- 你以為的「依賴指導」,其實只是「靈活應變」;
- 你以為的「欠缺忠誠」,其實只是「追求目標」;
- 你以為的「反抗權威」,其實只是「改變敬重的對象」。
這本書帶領讀者了解看似缺點,卻是當代年輕人迎戰世界浪頭的決勝點!
本書特點
本書脈絡清晰,以傳統觀點、現代心態,正反對比,找出千禧世代的行為與現代職場文化之間的連結,並以實際案例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
- 傳統心態:解釋那些傳統的刻板印象從何而來。
- 現代心態:從時代演變、科技便利角度解釋千禧世代如何思考?
- 實戰故事:本書提供思科(Cisco)處處創新文化、麻省理工學院組織變革建議、英國維珍集團善用社群媒體等許多企業成功案例。
- 檢視工具:
- 「你的組織文化有多現代?」企業自我評量表
- 「十分鐘戰鬥操」:個人天天演練,一點一滴改變職場
千禧世代不是危險的威脅,其實是一面鏡子,
他們預示了未來世代的行為,
是未來優秀人才、消費者的需求!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