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模式
- Related Tags:
- 工作模式
- 生產力
- 美國
- 嬰兒潮世代
- Rob Kitchin
- Alistair Fraser
- 慢運算
- 時間主權
- 加速狀態
- 網路連線
美國聖胡安實施「週休三日」:員工不用再「裝認真」幸福感提升,資方更賺逾31億元
莫瑞特在經過一週工作32小時的洗禮後表示:「我們已經很習慣一週就是要工作40小時,才能把事情做完,但其實把工作時間精簡,效率和動力反而會更高。」雖然有人認為週休三日可能增加中小企業營運成本。但施行週休三日的公司,卻有高達92%願意永遠實施該工作制度。週休三日也為當地資方,省下高達約31億7000萬新臺幣。
《數位監控》:數位生活有眾多可愛之處,當誘惑大於壓力就該「伸手去拉緊急剎車」了
數位科技打亂社會和時鐘時間,吸引我們放棄對個人時間的控制:例如,透過家中隨時開機的Wi-Fi、超市裡讓人可快速(衝動)購買商品的設備,或是隨時隨地都能聯絡上工作、同事和客戶。它們阻撓緩慢的時間道德,使它難以發展。科技的提醒,似乎總是想要我們在愈短時間內完成愈多工作。
千禧世代又怎樣:老人以為的「懶惰」,其實是重新定義「生產力」
一直以來,我們是如何解釋千禧世代的工作方式與工作倫理?這樣的解釋是否正確?人們對工作的定義是否始終維持不變?如果用「懶惰」來形容千禧世代並不恰當,那麼應該怎麼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