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tthew Holehouse|英國《每日電訊報》
翻譯:觀念座標

2015年6月,我以《每日電訊報》特派員身份,抵達布魯塞爾。兩週後,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決定對歐盟的第三次紓困案發起公投。(譯註:雖然希臘選民透過公投拒絕了第三次紓困案的條件,但齊普拉斯決定忽視民意,對歐盟投降。)

後來歐盟給他的條件,非常嚴苛,包括變賣價值五千億歐元的資產、以及事實上全面接管希臘的經濟政策。所以希臘政壇形容它根本是「政變」。

我當時就學到兩件事:歐盟為了自救,可以很有彈性,也可以異常冷酷,而局勢發展的速度,往往會出乎任何人的掌控。

我在歐盟的經驗,讓我認為,我國(譯註:英國)未來幾年跟歐盟的來往應該也屬於「異常冷酷」的範疇,是毫無希望的。

英國肯定已經被踢出歐盟

對布魯塞爾來說,英國早就離開了。

週五早上投票結果公布後,許多英國人都很震驚,對結果不敢置信,有人或對給布魯塞爾一個教訓感到欣喜。

英國街頭有人抗議,要求推翻投票結果,網路出現請願,還有人請西敏國會或蘇格蘭國會把選舉結果作廢,不論怎樣,就是不要承認。西敏國會則陷入混亂——工黨內部出現推翻黨主席的計畫、保守黨忙著接班的問題。似乎沒有人相信我們真的要離開歐盟。

但在布魯塞爾,他們準備對英國說再見已經很久了。四十年來,英國一直是一半在大門外的國家。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2013年宣布舉行公投。他因為承諾要舉行公投,所以才贏得普選得以執政。但布魯塞爾的許多人認為辦公投的話,他贏不了。所以他跟布魯塞爾多次對英國人民強調,這次的公投是英國的最後一次,也是具有決定性的。大家的耐心已經耗盡。

所以週五的布魯塞爾,眾人心情沉重,但沒有人驚慌。相關的會談時間表,早在英國公投前就公布了。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茲(Martin Schulz)在週五凌晨就發表談話;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在早上7點40分發表聲明。歐盟創始會員國的外長則在週六聚會。剩下的27國接著開會討論未來歐盟如何應對。

各國領袖都要求英國立刻啟動《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以創造出確定性。實際上,卡麥隆最晚應該在聖誕節前提出。

蘇格蘭打算要脫離聯合王國,各國的外交官員表示將歡迎他們加入歐盟。

根據《里斯本條約》,英國的權利與義務在它啟動第五十條後,應該保持不變。但英國籍的歐盟執委強納森希爾(Jonathan Hill)爵士已經請辭,唐寧街說不會找人替補。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已經告訴英國獨立黨(UKIP)的歐盟議員收拾包袱回英國。正當程序是否已經瓦解?條約內其他的內容——包括保護住在歐陸的英國人——是否會被忽略,英國也完全沒辦法保護自己國人?

所以英國脫歐(Brexit)的火車頭已經離開火車站了。

還有辦法阻止它嗎?

歐洲理事會網開一面,表示英國在首相正式啟動第五十條前,不算離開,「如果那確實是英國政府的意向的話」。

卡麥隆表示,第五十條將由他的接班人來啟動。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也不急。歐盟的高階官員表示他們可以等到聖誕節,但是英國如果拖拖拉拉,以後在歐盟就會更沒信用了。

如果英國首相拒絕啟動第五十條,就代表他拒絕了選民的民意,此事之驚天動地,只能以「政變」來形容,而且假如真有人敢這樣做,將會影響未來好幾個世代的英國公共生活。

Members of protocol adjust the British and EU flags prior to the arrival of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at EU headquarters in Brussels on Tuesday, June 28, 2016. EU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meet Tuesday and Wednesday in Brussel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Britain voted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throwing British and European politics into disarray. (AP Photo/Geert Vanden Wijngaert)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因為卡麥隆舉行公投,全歐洲都有人受到鼓舞,也想要在自己國內如法炮製——法國、丹麥、荷蘭、斯洛伐克、義大利、匈牙利。法國民族陣線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已經要求法國也舉行留/脫歐公投。

歐盟各國領袖並不信任前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英國保守黨的脫歐代表人物,接替卡麥隆首相位置的熱門人選),認為他可能是想要「投下脫離票以要求歐盟讓步」,所以早在今年二月就先下手為強,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榮克在週五就表示:「英國公投的下場會很慘,這樣全歐各國的民眾就不敢造反,因為很快大家都會看到英國留在歐盟是比較好的。」所以,英國脫離歐盟的條件一定會很不利,以防止其他國家的人想要有樣學樣。

英國在歐盟少有朋友

在歐盟看來,他們對卡麥隆已經很優待了:英國不但不在歐元區裡面、也免於更加密切的整合、在司法與內政的義務上都得到特別的寬貸,又不屬於申根區。除此之外,今年二月卡麥隆還在談判中得到上述好處的再肯定,幾乎不用負擔任何義務。然而卡麥隆卻一直公開批評歐盟,以獲得國內的政治優勢。

另外,榮克在當上執委會主席之前,卡麥隆曾努力不想讓他當選。所以當時出現了榮克酗酒的傳聞、他父親在二戰期間曾經被德意志國防軍徵召的問題,也被掀了出來。然而榮克為了表現他的度量很大,還是把金融服務的好位置酬庸給強納森希爾(英國籍歐盟執委),以幫助倫敦金融城。現在卡麥隆輸掉了公投,讓歐盟丟臉,榮克怒不可遏。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去年至少還有好幾張牌可以打:歐盟國家理論上應該是「休戚與共」,無辜的希臘人民被迫忍受經濟的痛苦,至少引起其他歐洲國家輿論的同情;另外德國納稅人的830億歐元現金還在希臘銀行裡,如果希臘被踢出歐盟,這些錢也會收不回來。希臘的公投辦得很倉促,問題也很不清楚。榮克表示:「希臘人講得很明白,他們想要留在歐盟。」

但歐盟對英國沒有這樣的善意,尤其英國現在已屬於「前會員國」。英國可能接掌首相職務的強森也在公投選戰中觸怒了歐盟,因為他說歐盟的計畫跟希特勒(Adolf Hitler)的野心不相上下。另外,強森還說英國脫歐(Brexit)可能在歐洲觸發其他事件,導致歐盟瓦解,在歐盟官員聽起來,這已經是宣戰了。

我們只要回想卡麥隆企圖為英國留在歐洲談判出更好的條件,他事實上等於拿槍比在他們頭上,威脅他們假如不從,就要離開歐盟。他現在把子彈打進空中,然後把自己鎖在門外。英國目前唯一談判的籌碼只剩下:假如英國脫歐沒有處理好,將會影響到歐洲的經濟而已。

時間不在英國這邊

一旦英國啟動第五十條,情勢的變化可能會驚人的快速。卡麥隆花了整整七個月才獲得歐盟的一丁點讓步。他必須在短短兩年之內就把英國在各方面完全與歐盟切割,還要談出一個不會傷害英國脆弱經濟的貿易合約。

目前英國政府陷入混亂,工黨全面動亂,蘇格蘭可能會馬上脫離聯合王國,這意謂著歐盟究竟在跟誰談判可能會變得很不清楚。法國外交部長已經懇請卡麥隆立刻找到接班人主持大局。

唐寧街為了勝選,曾經下令禁止政府對英國脫歐做準備,意謂著英國的資深官員可以「想」脫歐,卻不准把這些想法寫下來。

所以好幾位官員只能從一本書中獲得指示——亦即部落客諾斯(Richard North)所寫的《Flexcit》,他主張英國應該學挪威,留在歐洲共同市場之中,但卻不屬於歐盟會員國。所以在公投前關鍵的前幾週,英國的資深官員們都沒有在準備脫歐,而是在家裡蒔花養草。

英國根本沒有貿易談判代表,我們現在需要幾百位,才能複製我們現在可以跟全世界五十個國家做生意的貿易條件。

另一方面,歐盟已經準備好了。早在好幾個月前,榮克的智庫就在談論這些問題。各國的外交部早就在準備相關的文件。律師們也很忙:布魯塞爾已經有七十年撰寫條約、簽定貿易協定、接受新會員加入、擬定紓困條件、幫助或者懲罰國家的經驗。

英國不可能學挪威

脫歐者希望英國可以取得好的脫離條件,像挪威一樣,可以進入歐洲單一市場,保障倫敦金融城的權利,但免於更進一步的移民,但這是是不可能的。

英國早已說得很清楚,英國不想接受歐盟的出入境自由。所以任何以此為基礎的合約,都會很弱,形同具文。法蘭克福與巴黎想取代英國成為金融中心。榮克也下定決心,絕對不准英國在歐盟創造出多貨幣的聯盟,意謂著那些在倫敦以歐元貿易、為英國財庫賺稅金的銀行,都必須轉移到歐元區。

各國領袖也一再申明,英國脫歐後,就沒辦法進入單一市場。德國財相蕭伯樂(Wolfgang Schäuble)早就說了:「離開就是離開了。」

榮克也證實:「英國無權挑三撿四」,又說此次離婚會很「乾淨」。

英國很有可能得到的是加拿大式的貿易條件,意思是歐陸對英國的進出口貨物都會加上關稅。這對德國的製造業來說也許沒有損害,但英國的服務業經濟可能會像舊車一樣被肢解。英國的畢業生不久將會學到澳洲式的積分制度是怎麼回事。

不像現在,當歐盟決定英國脫歐的條件時,英國不會在現場

《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的設計,是要保證啟動它的國家一定是處於懇求的地位。

歐盟其他27個會員國將會自行協商,統一陣線跟英國談判,正如同他們對想要加入歐盟的阿爾巴尼亞跟土耳其一樣。

如果兩年到期,歐盟27個會員國無法協商出一套對英國的貿易協定,英國就會從歐盟的條約中被釋放,歐盟將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條件來跟英國作生意——英國財政部名之為「嚴重震撼版」,英國財政部並認為這意謂著英國的GDP將會減少6%,失業人數增加80萬人,還不包括財政部為了應變而決定刪減公共開支造成的失業率。

這也意謂著,到那個階段,不論歐盟給的條件多爛,英國政府都必須接受,否則就會很慘。

即使到此田地,歐盟未來要跟英國簽任何貿易協定,都需要歐盟各國國會的批准通過,意思是任一國家的國會議員都可以否決它。

脫歐派喜歡引述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佳句:「每一次我們要在歐洲與大海間作選擇,我們總是選擇大海。」

但我們海難的哭聲,只能請求上天憐憫了。

文章來源:The EU will treat Brexit Britain like Greece(The Telegraph)

本文經觀念座標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