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簡稱當代館)於2001年5月26日正式開館啟用,便持續以前衛的藝術命題,扭轉日治時期兩層樓紅磚建築的殖民體質,並藉由展覽、活動和公共藝術設置,形塑街區居民的文化記憶。

如今邁入20週年,回觀館內曾舉辦過的數百場展覽,從進口西方賣座特展吸引大量入場人數、將台灣藝術家引介至國際雙年展產生文化交流,到給予在地策展人社會實踐的場所,期間累積下豐厚的策展實踐與經驗,為自身譜寫出一段展覽史。

此篇文章以館所成立至今的重要子題如「結合藝術、古蹟、科技」、「藝術介入作為社會實踐的方式」、「關注台灣多元族群」等作為切入點,除了參考當代館今年度展覽計畫,和呂佩怡教授主編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20年」外,也依據親身參訪經驗,從中選介四檔展覽,嘗試回望並勾勒當代館在展覽中呈現的面貌,並大膽探問:「哪些展覽可能持續在台灣當代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2002年:《長安西路神話I: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長安西路神話II:黏菌城市—台灣現代建築的本體性》

前身曾為日治時期小學校、國民政府時期的台北市政府,棲居古老建築中的新生靈魂在進入社區時如何自我定位,是開館之初首要挑戰。2002年,時任館長的里昂.巴洛希恩(Leon Paroissien)開始著手加強當代館與周邊地域的連結,邀請在美國讀畢建築所的阮慶岳,以文字作品〈長安西路神話〉參展,從都市現實去頗析這條街道。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日治時期建造的台北建成尋常小學校

而後遂發展成兩部曲的展覽,各邀請三組藝術家,以錄像、攝影、裝置等,呈現展覽室之外更宏觀的展示場域。其中華裔美籍攝影家葉偉立以創作〈當代館與我〉為契機,走入街區訪談18位居民,以攝影紀錄下他們的身影和一項具有展示價值的隨身物件,這些影像隨著生活故事回到展間,和街區模型並置。

翻拍自『長安西路神話: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頁82-3)

Photo Credit: 翻拍自《長安西路神話: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頁82-3

葉偉立鏡頭下的木桶店老闆。他選擇了製桶的刨木具作為展示物件,最喜愛的歌曲是胡美芳的〈月光小夜曲〉。

二部曲中,台灣本土建築師謝英俊「共築一個家」行動,將工作室場景移進展間,並請來關注無殼鍋牛住宅議題的志工,一同花上兩週的時間在館外蓋出一棟建材環保、工法簡易、造價便宜的房子,彷若從當代館拔地而出的現地製作,帶來強烈的經驗震撼。

翻拍自『長安西路神話: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頁114)

Photo Credit: 《長安西路神話: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頁114

這個展覽可說是當代館進行一連串空間擴增、蔓延、變造行動的引子,設定下將社區視為命脈、敏感回應所需的基本使命。在前館長石瑞仁任內(2008-2016年),當代館不僅在館內增設 MoCA Studio、館外廣場增設當代影像劇場,更進一步擴展至中山捷運地下街及線型公園等。

有藝術作品的地方,都是當代館精神的載體。爾後於2012年更推出街大歡囍藝術節,至今仍每年盛大舉辦,不但促使中山區成為藝術氣息濃厚、深受年輕人歡迎的街區,也讓美術館的社區功能和公共性獲得進一步發揮。

2019 年「街大歡囍」街區藝術節展出實景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2019 年「街大歡囍」街區藝術節展出實景

2007年:《慢 SlowTech》

2007年是科技史上重要的一年,賈伯斯(Steve Jobs)在舊金山舉辦iPhone發表會,Google推出Android系統與其分庭抗禮,前一年9月臉書也正式開放給所有人使用,人類彷彿正迎接另一個文明的破曉。推陳出新的科技影響下,隨之引發的社會現象和可取用的藝術媒材也不斷更新。

相較已經完全為科技所懾服的今日,在人們仍對技術革命引發的「超速」、「失速」有感的彼時,袁廣鳴曾經策劃了這檔以反思「科技如何改變生活中的時間認知」為命題主軸的展覽。以 1995年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小說《緩慢》(La Lenteur)和2004年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é)出版的《慢活》(In Praise of Slow)裡對於速度的闡釋為中心,對科技造成的身體和心靈時間失序進行現狀盤點。

部分展出作品反映了身體邊界不斷被科技工具改造、延伸時隨之而至的心靈焦慮。技術革命雖滿足了對於速度的心理期待,卻使得一切原有的生理節奏顯得格格不入。例如羅柏.拉札里尼(Robert Lazzarini)的〈工作室物件〉系列作品,將椅子、榔槌和轉盤式電話,經由電子儀器掃描和電腦加工後,將這些在科技中轉生的圖像,以熟悉的材質打造出形貌。視覺上飽含日常身體經驗的物件,在傳輸速度之中受到壓縮而顯得扭曲不堪,變得陌生且不再具備實用功能,暗喻創作活動中精神的焦慮不安。

翻拍自『慢』,頁84)

Photo Credit: 翻拍自《慢》,頁84

羅柏.拉札里尼,〈椅子〉,2000 年,楓木、顏料,137x66x30公分

反之,在柳美和〈我的祖母們〉系列作品中,科技則解放了現實經驗,讓觀者能夠抄捷徑通往未來,看見一個不受社會制約的自我形象。藝術家訪問年輕模特兒對50年後理想自我的勾畫,並記錄下這些故事之後,利用特殊化妝和影像合成將他們的夢想具體化。其中一幅〈YUKA〉,滿面風霜的女士咧開嘴大笑,被騎機車的少年載著兜風,一頭長長紅髮隨著速度披散在腦後,正踏上一場和情人跨洲尋找石油的旅程。

這些青春的想像無視時間對生命的沈澱,或者物理世界對於可能性的限縮,而得以超脫之姿在相對速度裡觀看人生。兩件作品同為速度之下的變體,陽性工具與陰性身體、受困與解放的情境對比中,提出了面向科技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Photo Credit: 翻拍自《慢》,頁126

柳美和,〈我的祖母們—YUKA〉,2000 年,數位輸出、塑膠玻璃,160x160公分

2021年的此時此刻,網路社群中爆炸性增加且快速流通的資訊量,將人類生活推升至另一個層次。回首2007年當代館的《慢 SlowTech》,14年前藝術家和當代館對於科技的反思,可說是「超前部屬」。

2011年:《活彈藥》

繼林宏璋在2007年提出「頓挫藝術」一詞,指出解嚴後年輕藝術家創作裡的政治「缺席」後,2011年適逢建國百年,都市更新計畫案也取得重大進展,政治現實的快速變遷,使他們難以再坐困「純藝術」象牙塔。以台灣新生代為參展主體,陳豪毅、陳璽安、林宏璋、蔡家榛、楊雅苓等共同策劃的大型聯展《活彈藥》中,藝術家走入政治現場,探索自己的社會角色。以真實事件為主題架設虛擬的戲劇場景,引發對於特定議題背後荒謬性的思辨。當代館也化身策展培力實驗場、讓新一代策展群有實際操演的機會。

鄭安齊的作品在美術館外牆拉上一道紅布條,寫著「感謝市府都市更新計畫德政,本區即將興建國際藝術大樓」,搭配展間裡如假包換的建築模型,引發媒體和民眾關注詢問。張力山〈意外領域之形骸孤島〉請來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展室外設立行動辦公室,邀請觀展者用信封將流浪動物骨灰寄至相關行政單位,訴求修訂「動物福利法」,發揮展演行動的實際效用。而黃立慧在〈15分鐘的婚姻〉中和觀眾一起從求婚到鬧洞房,在短時間內歷經一場契約的成立到失效,以藝術之姿,挑撥真實的界線。

鄭安齊,〈台北當代藝術館暨周邊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案〉,2011 年,複合媒材、燈箱、海報、模型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鄭安齊,〈台北當代藝術館暨周邊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案〉,2011 年,複合媒材、燈箱、海報、模型

其中蘇匯宇和萬德男孩合作的〈使蒂諾斯之夢遊美術館〉,引發關於「法律」和「倫理性」的質疑,和藝術圈內外熱議。此作召集有安眠藥使蒂諾斯(Stilnox)處方籤的民眾,一同服藥之後夢遊展場,將私人的用藥狀態擴大為社會經驗。雖然後來一反「玩真的」的宣示,改稱為服用糖果,打安全牌的假夢遊,也在外界政治和展覽內部約定俗成的政治間產生矛盾,打開藝術和現實之間的思辯空間。

藝術是生活的反射鏡,而生活就脫離不了社會構築而出的政治生態與脈絡,《活彈藥》所丟出來的藝術炸藥與政治宣言,10年後仍聲聲在耳。

蘇匯宇,〈使蒂諾斯之夢遊美術館〉,2011 年,行為、錄像投影。(當代藝術館提供)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蘇匯宇,〈使蒂諾斯之夢遊美術館〉,2011 年,行為、錄像投影

2017年:《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除了迎頭趕上該年5月台灣釋憲通過同志婚姻的政治里程碑之外,當年度也適逢英國同志除罪化50週年,泰特不列顛(Tate britain)、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以及大英博物館等紛紛盛大舉辦同志議題展覽。

《光.合作用》作為亞洲地區第一個於官方美術館舉辦的LGBTQ+主題展覽,與西方同步登場的展覽敘事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關注,也吸引國內5萬多名參觀人次。除了台北站外,〈光合作用Ⅱ—包容關注:東南亞同志議題展〉也於2019年底在泰國展開巡迴。

策展人胡朝聖在2015年受香港驕陽基金會之託,以二戰後至今亞洲華人社會的同志當代藝術為題,進行田野調查,集結而成的文獻和研究成果,選定台北為巡迴展出第一站。展中集結共22組藝術家約51件作品。

開場第一幅便是台灣前輩藝術家席德進筆下單手叉腰、煥發蓬勃青春氣息的〈黃衣少年〉;新加坡藝術家王文清的〈藏愛於子〉、〈藏愛於女〉則用炭筆分別描繪出男、女同志對於理想家庭的渴望。中國藝術家陶輝在錄像作品〈談身體〉中換上穆斯林女裝,將錯置的性別擺放在眾人眼光之下,以人類學的口吻客觀解釋肉身的物理組成。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席德進,〈黃衣少年〉,1967年,油彩、畫布,91.5x73公分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王文清,〈藏愛於女〉,2005年,炭筆、紙,216x126公分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陶輝,〈談身體〉,2013年,單頻道錄像,3分45秒

雖說以東亞為調查主體的文獻紀錄,選摘的作品大多表現男同志主流觀點,而較少著墨女同志、跨性別者及其他許多身份認同,此外,援引西方典故的作品佔據不小比例,也引發部分評論質疑此展缺乏東方同志視角。但考量到東亞的創作環境在社會背景下受到限縮這一點,《光.合作用》仍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今年當代館甫推出「MoCA on Air」Podcast,第四集便邀請到策展人胡朝聖和議員苗博雅對談,點出「大膽談論禁忌話題、不在意做社會少數」的精神今後當代館對於性別議題更深入的討論值得期待。

時至今日,台灣不僅通過同婚,幾日前更有台灣/澳門跨國同婚勝訴的例子誕生,從近年的社會氛圍來看,雖然台灣在平權路上仍舉步維艱,但憑藉眾人力量得以披荊斬棘,朝著「光」前進,而當代館的《光.合作用》,應該能做為台灣同志歷史回顧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結尾:一座匯集多元聲音的美術館

少了需要守護、照料的過去之物,沒有館藏的當代館更能在劇烈變動的現實中,有彈性地集散最新藝術創作和潮流。身為最敢也最快取用新科技的館所之一,它在古老的軀殼中,透過社群平台和年輕觀眾大量互動,描繪他們眼中的當今生活輪廓,並反響台灣不同階段的社會現實。 2020年由立方計畫空間策劃的《液態之愛》、《聲經絡》展,以東南亞聲響文化為考察對象,展出期間也與中央廣播電台合作舉辦印尼語導覽,進一步深化對新住民族群的關注。

今後透過VR展覽、Podcast「MoCA on Air」的持續推行,當代館的展出場所將更不受限。而各議題在反覆獲得延伸性討論的同時,也勢必將累積更多聲音和聽眾,匯集出一座具有巨大聲量的當代藝術溝通平台。

Photo Credit: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因應以東南亞聲響文化為主題的《液態之愛》、《聲經絡》雙聯展,中央廣播電台在當代館舉辦了印尼語專場導覽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