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明公啟示錄》:一半佛一半魔,這才是真正平衡、真正涅槃的狀態
莫以為人身處山洞裡,便能遠離煩惱、遠離障礙。以為離開人群,離開眾生,就好像清淨了,事實並非如此。清淨與否和外境是沒有關係的,即使外部環境特別清淨,但是內心一直在動著,時時刻刻都心生妄念。
弘一大師處世心法《淡定的智慧》:情緒就如生長的雜草,時時刻刻試圖吸收我們的智慧
本書從弘一大師的風骨和智慧煉取精華,將禪心與佛法化為70多則淺白易懂的延伸故事、淡定小語,讓人學會從容放下,不再浮躁不安,從淡定中滋養心靈,從智慧中昇華人生。願我們時時聆聽自己真實的內心,讓生命重新平衡,讓內心清澈如初,讓淡定的幸福長駐。
是表現文化現象還是締造文化現象?從泰國電影《屍油降》和電玩《黑神話:悟空》談起
《黑神話:悟空》與《屍油降》皆透過虛擬世界傳達具有本土色彩的佛法與魔法。兩部作品皆有文化現象,但《屍油降》僅僅只在表現文化現象,《黑神話:悟空》則是締造文化現象,善用「想像魔法」創造遊戲的美學高度。
《敦煌大歷史》:玄奘取經與孫悟空原型「石槃陀」,以及獻給唐太宗的《大唐西域記》
莫高窟、萬佛峽是中國文化的燦爛遺產;飛天壁畫、千手千眼觀音、九色鹿是中國藝術的鮮明一筆,作者為知名新生代敦煌學學者,在榆林窟守窟多年,他以個人視角、沉浸式講述,引領讀者深入敦煌石窟現場,領略敦煌建築、壁畫與雕塑所帶來的震撼,看見敦煌的古往今來,走入與敦煌相關的中國大歷史。
星雲大師《讓品德成為你的即戰力》:回想我這一生中有好幾個轉捩點,都是在「敢」作「敢」為之下化危為安
星雲大師在動亂、貧困的環境中成長,但心性堅忍不拔,勇氣與積極促使他一步一腳印走過篳路藍縷的弘法路。面對讚美不驕矜、不自滿;面對批評不比較、不發怒,始終秉持謙虛、果敢,大師以這種種品行收穫許多好因好緣,又抱持著回饋的心念創辦了佛光山,遍布世界五大洲與眾同享。本書透過星雲大師人生故事的集結,傳遞出品德賦予你我的永恆力量。
細思極恐《西遊記》(四):如來幫金蟬子洗履歷,西天取經終成奴
如來的設計架構其實是這樣子的:唐僧是公司法定代理人,董事會主席兼CEO;孫悟空則跟在身後輔佐唐僧,是高級VP,這兩個人是分公司的實際決策與執行人,至於獨立董事豬八戒與沙和尚,則是靈山與天庭維繫友好關係的酬庸。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所有劫難,就是為了磨合公司的一把手與二把手,也就是唐僧和孫悟空,這解釋了他們兩個人為什麼會成佛。
【日劇】《重啟人生》:「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是核心命題,人活著是為了利己還是利他?
《重啟人生》的基本設定,是下一輪生命由此生功過決定的。而在此取用了佛法的兩大基礎立論。人身難得,這地球上有千百億的畜生(包含動物、微生物等),因此如果沒有善積極,是難以投生人道。若投生在畜生道,則將因為缺乏造善的機會,要從畜生為人相對極為困難。這是本片的第二個內涵層次。
【動畫】《寶石之國》:擁有近乎永恆時間的寶石人,能夠擺脫人類的愚昧嗎?
明明有著無限的時間,卻也只能緊抓著當下,想忘的東西忘不掉、想留的東西留不得,重蹈覆轍著無可救藥的錯誤,這些充分展現人類愚昧的地方,正是《寶石之國》最讓人感覺疼痛的刺點。
佛教本位主義如何看待「民俗的三太子」與「佛經中的三太子」?
當你用「非常細膩地標準」去看待每一個神、佛的脈絡關係。最後就只會發現每一個事物之間完全是獨立存在、毫無相等可言。其實,佛法認為:當你分析萬物時,你會發現萬物之間只有各自的獨特性(自相)、而找不到真正的共通性或相等性(共相)。
【紀錄片】《本來面目》:共思、共學、共體會聖嚴法師的大智慧
最近,因再看一回《本來面目》紀錄片,翻閱網路上的信息,聖嚴說:還我本來面目之後,沒有「我」的執著,沒有煩惱,可是有智慧的功能和慈悲的表現。這智慧與慈悲背後的探尋與禪修,並非我這樣云云之眾曾深思與修養的,就更別談佛法的尋根與研究了。
冀劍制《緣起性空通往一切美好》:佛教的終極人生意義就是「離苦得樂」嗎?
哲學教授以生活化的語言、豐富的實例、深入淺出說明——緣起,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沒有必然性,而是由許多條件匯集而成;性空,事情沒有一定好,也沒有一定壞,除了緣起條件之外,追本溯源就會發現,那裡什麼都沒有,也什麼都有!
《啟動斜槓人生,星雲大師的自學之道》:我怎樣管理佛光山?
出生貧困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卻能憑藉自我學習,創造全方位的斜槓人生。本書將帶你洞悉星雲大師如何從無到有的多元技能學習工法。
聖嚴法師《牛的印跡》:「公案」乃是師徒間機鋒相對的紀錄,通常發生在弟子修行的轉捩點上
「公案」這個詞源自於古代的法律訴訟。在司法的領域,公案是指一些重要司法判決的紀錄,其中詳細載明控辯雙方的陳詞和法官斷此案時的考量。在禪宗的用法裡,公案則是指古代禪師生活片段的記錄,而且通常是這位禪師幫助弟子開悟的記錄。
《難以勸誡的勇氣》:現代人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會認為自己的「觀點」就是「現實」
看待他人不同的觀點,核心重點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他對這件事情有感情,是他人背後的情緒、感情跟經驗,就算與我的看法、觀念不同,但我們有什麼資格去評判別人的情緒、感情跟經驗?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déjà-vu與前後今生——靈魂與心識究竟存不存在?
佛教典籍中針對死亡過程所產生的不同現象做出說明,而修行者每天都會練習死亡的過程。以我的根本上師達賴喇嘛尊者來說,他每天都會觀修死亡數次,這種訓練就像是在戰事未發生前實行軍事演習一樣。
《融入宗教與靈性的心理諮商》:佛法與心理諮商看似對立,實則互為所用
佛法與華人文化所言的「心」,和西方心理學所言的「心」,並不是在同一基礎上,因此值得深入探究,再行對話與參照。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對「心」的觀點,有截然不同的指涉。
「粗槓中年」吳若權:看過太多不可控的事物,愈來愈懂得隨遇而安
「學習,會串聯起過去的好奇,給中年的生命帶來很多年輕的活力。」吳若權笑說,他並不覺得「斜槓」是個特殊的概念。因為,人本來就不需要被單一的身分框架呀!
《活佛老師問》:梭巴仁波切——修持「菩提心」是學佛法最好的方法
佛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偈,已經涵蓋了佛法的核心,包含聲聞乘、波羅蜜多乘和金剛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牽涉到業的問題。修行佛法,必須對此深入、廣泛的了解,因為這是佛法的精要。
《活佛老師問》:賈西祖古仁波切——上師與弟子都要視對方為佛
問:密法為何危險?答:就像這杯子,如果質料好、畫工細、好看、乾淨就可賣好價錢,但摔一次就破了;而木質的杯子質料、畫工都不是很好,價錢便宜,摔了很多次都可能還可以用。經典中則以蛇在竹上,不上則下做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