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安全
英國政府擬加強對外投資及大學資金國安管控,劍指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
大學院校的國際合作案也是接下來英國政府安全管控的重點。英國副首相陶敦說,這不意味徹底隔絕特定機構或研究領域,但有必要檢視在最敏感學門,是什麼樣的人有管道接觸最先進研究。
「雷塔報告」建議歐盟擴權整合各國經濟:經濟規模與美國差不多,經濟表現卻差很多,一定有哪裡不對勁
雷塔報告寫道「經濟安全是歐盟單一市場未來的中樞」,主張歐盟設立「經濟安全理事會」,以此鼓勵各成員國派任「經濟安全部長」,如同日本率先在2022年任命了經濟安保大臣。相較於談到中國以競爭、「去風險化」(de-risking)為主,雷塔報告談到美國則是兼具合作。他主張歐盟與美國加強改善經濟關係,朝向長期合作建立「跨大西洋單一市場」的概念前進。
【關鍵專訪】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關切丹麥台灣人國籍遭改一事,歐盟決不能轉向「一中原則」
近期丹麥媒體揭露,丹麥台灣人的居留證上被註記為「中國公民」,歐洲議會副議長赫塔拉說,她有看到這則報導,對於台灣人的國籍被改成中國感到驚訝,她承諾將在歐洲議會提出此事,也列舉出歐洲議會能使用哪些工具制衡中國。
【專訪】駐英代表姚金祥:台灣不該只是英中關係的附帶議題,大學時曾與張雨生共組樂團擔任電吉他手
「英國應避免落入中國的論述圈套」,姚金祥指出,既然英國的既定政策是縱使有「一中政策」,仍可與台灣發展多層面關係,就該在做法上有更大彈性。英國的「一中政策」未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英國預計今年舉行大選,姚金祥指出,無論英國未來的執政黨為何,按目前情勢研判,印太區域都將是關注重點。
台對歐盟拋出經貿新架構,李淳:堆積木多層次推動,建議參考台灣經驗且勿對台「去風險」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李淳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政府這套構想尚待討論形成具體的推動方向,大方向的共識是要去推動一個全面性經濟夥伴關係,「在這個架構下,有一些是要簽協定的領域,譬如說BIA(雙邊投資協定),我們沒有放棄,另有一些是要把我們現有的合作關係制度化」。
歐盟提「經濟安全戰略」5項措施嚴管外來投資,議員憂慮如何落實問題多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國際貿易委員會24、25兩日連續邀請執委會貿易總署(GD Trade)官員前來報告釋疑。與會議員雖多肯定從安全角度管理貿易及投資的必要性,但也憂慮嚴管外來投資會否降低歐盟市場吸引力,並對這些措施的執行面存疑。
歐盟再祭經濟安全措施,防敏感技術、關鍵基礎設施落入中國手中
並非所有成員國都支持執委會的行動。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表示:「那些脫鉤、去風險化,或分隔東方和西方經濟體的構想,我們絕對不會支持。」他還說,審查外國投資是一種「政治程序」。
中國學者撰文「9.64億人月收入不到2000元」引發熱議,《第一財經》急下架
文章在發布一天後已被下架,目前在《第一財經》網站李迅雷的最新文章是於11月20日發布。已故前中國總理李克強曾於2020年的中外記者會表示,中國有6億人口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獲民眾讚揚敢說真話。
賴清德拋台海和平「四大支柱」向美國交心,其兩岸立場真是「蔡英文2.0」?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對《BBC中文》表示,賴清德此時公布立場,是要強調民進黨對於強化國防守護台灣的立場較堅定,同時也是為了他8月可能過境美國做鋪墊,「投書《華爾街日報》,是喊話美國華府保守派,爭取鷹派支持。」。
面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經濟脅迫,解析歐盟「經濟安全戰略」五類反制工具
歐盟將於本週推出一份「經濟安全」戰略文件,定義歐盟面對的商業和安全風險、可應對這些風險的政策措施選項。經濟上對中國聯繫密切的歐盟,「去風險」的過程中有哪些應對工具?
尹錫悅強化韓美同盟,「俄中朝 vs. 美日韓」東北亞兩大陣營對抗成時代趨勢
中國在過去5年對文在寅政府的「冷待」可能也是尹錫悅政府積極轉向的原因之一。限韓令等措施雖然確實對韓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也一定程度降低韓國對中國的依賴度。外界認為,薩德飛彈事件帶來的經濟報復已是中國能祭出的最高強度制裁。
英國《金融時報》:台海局勢升溫,日本企業紛紛設立新職位加強情報收集
日本最大的化學公司三菱化學去年設立了供應鏈首席執行長一職,工作職務包括預估未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像是中國入侵台灣;飲料製造商麒麟內部也就其台灣子公司在中國入侵等突發事件中如何應對展開討論。報告指出,日本銷售額超過5000億日圓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三分之一在年報中提到「地緣政治」,而這比例一年前只有一成。
年金分配之性別不平等:為何女性易淪為陷於貧困的「下流老人」?
其實,造成年金分配之性別不平等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結構體制,諸如年金改革、勞動市場極化下,職業分工變革之體制,會不斷再製年金分配的性別不平等,而且年輕世代的性別不平等之年金分配,甚會比年老世代更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