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關係
立陶宛總統選舉12日登場:穩定對中關係,「台灣代表處」是否更名引發論戰
立陶宛為「半總統制」國家,總統掌外交、國防、安全事務大權。在外交事務領域,總統往往被期待與外交部長緊密協調,但瑙塞達與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屢出現意見不合、難以共事的情況,這不僅止於對台和對中事務方面。
《時代雜誌》專訪賴清德:不認同「統一幻想」仍可維持台灣主權,若民進黨再執政意味「疑中論」已根深蒂固
在兩岸議題上,賴清德於專訪中表示,相對國民黨,民進黨將維護台灣主權,不會認同「統一的幻想」(fiction of reunification)。此外,賴清德強調台灣應持續提升國際經貿連結,確保台灣持續作為國際經濟不可或缺一員,以強化台灣的整體安全。他強調:「晶片及科技產業是台灣的優勢,也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
「脫鉤」刺耳, 「去風險」成為各國對中政策熱詞,專家:顯示G7擔心把北京逼過頭
如今,「去風險」用法的變化,凸顯了民主國家面臨的挑戰:即如何與中國保持足夠的距離,以減少遭脅迫的風險,同時又不鼓勵造成不必要傷害的猜疑或任意行為。為實現「去風險」目標,美國及其盟友將需要為一些企業進行更多的考量和監管設計,同時允許另一些企業留在中國。為此,中國自身也在摸索方向,努力實現「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