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兵
俄烏戰爭中的俄羅斯逃兵:「所有男人都被從我們身邊帶走了」
俄羅斯逃兵案例激增,BBC 報導多個案例:逃兵德米特里遭逮捕未遂,繼父因襲警被罰;逃兵佩特洛夫藏匿於岳母家,雙雙被捕;逃兵羅曼被判刑後,選擇返回前線作戰,身心受創。戰爭撕裂家庭,農村男性被迫上戰場,家人苦苦掙扎。
俄烏戰爭:俄羅斯空軍中尉叛逃尋求政治庇護,揭露俄軍損失慘重、士氣低落
德米特里說,雖然對待烏克蘭的態度可能各有不同,但是軍隊裡沒有人相信前線戰況良好或者傷亡數字很低的官方報導。「現在他們能夠更換直升機,但是卻沒有足夠的飛行員,」德米特里說,「如果我們將此與19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相比較,我們就知道,蘇聯在那裡損失了333架直升機。我相信我們在一年裡就已經遭受了同樣多的損失。」
從「逃兵成」到國防部長,張育成如何透過自嘲翻轉負面形象,重新贏回掌聲?
從起初遭嘲諷「逃兵」,到發文自嘲「逃兵成,報到完畢」、比賽敬禮,張育成成功透過自嘲來翻轉負面形象。但這過程也並非如此容易,要透過自嘲,翻轉自己的形象,有兩件事情缺一不可:你沒有調適好自己的心情,碰到別人的攻擊,那就很容易引發負面情緒;而你調適好心情了,但卻沒有改變你的作為,那麼即便你不斷自嘲,也無法贏來掌聲。
張育成閃兵風波:體育署列管選手不想打國際賽,算是「逃兵」嗎?
近日旅美球員張育成因拒絕代表隊徵召而引起球迷不滿,質疑其享有補充兵的好處,卻不理會五年列管的限制,批評其行為如同「逃兵」。雖然目前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但張育成的爭議真的有涉及逃兵嗎?同是棒球大國且須服兵役的韓國又如何處理運動員兵役問題呢?
為什麼張育成「閃兵」拒打國家隊會讓球迷這麼憤怒?
張育成曾表示,自己接獲的大聯盟球團邀約,都是希望他能參加完整春訓,所以他才會在未和球團簽約的情況下婉拒參賽。但在受外界質疑與中職會長蔡其昌見面後,已明確表態願意參賽。
局部動員令迎來俄國逃亡潮:拒絕「為國當兵」,你有哪些道德合法性?
9月底,基於俄國在烏克蘭戰場上的連連失利,普亭開始發動局部動員令,要求召集30萬人繼續投入戰場,引發國內一片混亂。許多不願上戰場的人開始逃離邊境、破壞徵兵單位。但良心可以作為拒絕徵兵的理由嗎?歷史上曾出現過的「良心拒服兵役者」嗎?
俄媒揭普亭動員令「不是30萬人,是100萬人」,歐洲鄰國如何因應「俄羅斯逃難潮」?
俄羅斯總統普亭為升級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21日頒布局部動員令徵召30萬人參戰,但遭披露有項機密條款可允許召集多達100萬後備軍人。同時,大量不願入伍的俄國人,也開始湧向邊界、逃往國外......
為了躲兵役出國是合法的嗎?逃兵會有什麼責任?
在今年中任何一天年滿18歲的男子,到隔年1月1日開始就會成為役齡男子;而在今年中任何一天屆滿36歲的男子,即使還沒到隔年生日成為37歲,再過了年底之後就不會再是役齡男子了。
我們都想知道真相,卻又怕「信仰」受動搖,成為一個《真相急先鋒》就注定要孤獨嗎?
我們對於新聞的期許,是揭露真實,還是呈獻我們想相信的世界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前者,但真正有勇氣面對「可能被現實擊敗」壓力的人,或許不是那麼多。畢竟人們總是害怕關於生存的「信仰」被挑戰...
我們都想知道真相,卻又怕「信仰」受動搖,成為一個《真相急先鋒》就注定要孤獨嗎?
我們對於新聞的期許,是揭露真實,還是呈獻我們想相信的世界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前者,但真正有勇氣面對「可能被現實擊敗」壓力的人,或許不是那麼多。畢竟人們總是害怕關於生存的「信仰」被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