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神話搖擺不定:它們會出現在各大報刊、郊區領年金者的家中、理髮廳或地鐵上嗎?只要我們對媒體的社會學分析做得不夠,神話的社會地理學便難以建立。但我們可以說其地位已經存在。
文: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右翼神話
就統計來看,神話是屬於右翼的。在右翼中,神話成為根本要素:營養充足、光彩奪目、伸展自如、喋喋不休,它不斷發明創造。它掌握一切:司法、道德、美學、外交、家政、文學、戲劇表演。其向外擴展具有布爾喬亞除名作用的衡量標準。布爾喬亞想要在保留本質的同時去除表象:這便是布爾喬亞外在表象的否定性,跟所有的否定性一樣無窮無盡,也會永無止盡地煽動神話。被壓迫者一無是處,他只掌握了一種言談,就是能夠使他解放的言談;壓迫者就是一切,他的言談豐富多元、千形萬狀、靈活彈性,支配著「尊嚴」所有可能的程度:他擁有元語言的獨家使用權。被壓迫者改造世界,他只有一種活躍、及物的(政治)語言;壓迫者維持世界原貌,他的言談是完整的、不及物的、姿態性的、戲劇性的:這就是神話。被壓迫方的語言意在改造現狀,壓迫方的語言則意在永恆不變。
秩序神話的這種完滿性(布爾喬亞以「秩序」來為自己命名)是否包含了內在的差異?譬如,是否有一種布爾喬亞神話與一種小布爾喬亞神話呢?其實並不會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因為無論消費這種神話的群眾是誰,神話都假定了「自然固定不變」的前提。但其完成的程度與延伸的程度會有不同差別:某些神話在某些社會地區更能順利地成熟。對神話來說也是一樣,它也有自己的「微型氣候區」(microclimat)。
例如,兒童詩人的神話是一個關於早熟的布爾喬亞神話:它幾乎不是出自創造力的文化(譬如考克多),而且才剛剛觸及消費文化(《快報》)。一部分布爾喬亞仍然可能覺得這個神話創造性太旺盛,但神話性太少,以致無法認可我們接受這個神話的權利(有整整一部分的布爾喬亞批評,只針對正式的神話素材):這個神話還沒有磨合得很好,尚未包含足夠的自然性。為了使兒童詩人成為宇宙起源論的組成要素,必須捨棄神童的概念(莫札特、韓波之類),接受新的規範,例如教育心理學、佛洛伊德主義等規範:這是一個依然青澀的神話。
每個神話都可以如此具備自身的歷史與地理:每個神話其實都是另一個神話的符號;神話因為擴張而告成熟。我無法對神話的社會地理學進行任何真正的研究。但很有可能勾勒出語言學家所稱的神話「等語線」(isoglosse),這是用來定義所說語言的社會地區的界線。由於這個地區會四處移動,因此最好先談論神話的「安插曲線圖」(onde d’implantation)。如此一來,小貓圖薇的神話至少經歷三股擴散的漣漪:(1)《快報》(2)《巴黎競賽畫報》、《Elle》(3)《法國晚報》。某些神話搖擺不定:它們會出現在各大報刊、郊區領年金者的家中、理髮廳或地鐵上嗎?只要我們對媒體的社會學分析做得不夠,神話的社會地理學便難以建立。但我們可以說其地位已經存在。
雖然缺乏建立布爾喬亞神話辯證形式的能力,我們總還可以稍微勾勒它修辭形式的輪廓。在此必須理解修辭術是固定、有規律、要求嚴謹的一整套辭格(figure),神話符徵的各種形式在其中排列組合。這些辭格清晰明顯,因此它們不會打亂符徵的可塑性;但它們已經充分地概念化了,便可適應世界的歷史表象(正如古典修辭術可以闡釋亞里斯多德式的表象)。布爾喬亞神話憑藉其修辭術勾畫出這種偽自然的整體景觀——這種偽自然界定了當代布爾喬亞世界的夢想。下列是其主要的修辭手段。
(一)疫苗接種(Vaccine):關於這種常見的修辭手段,我已舉過不少例子。這種手段旨在承認階級制度的偶發惡行,以便更有效地掩飾主要之惡。拿眾所皆知的惡行小小打一針,因而對集體想像有了免疫力,如此一來便抵禦了全盤顛覆的風險。這種開明的處理方式在一百年前還不可能出現;那個時候善良的布爾喬亞態度強硬,不肯妥協,後來它變得靈活許多,在承認局部顛覆的事情上,不再猶豫:例如先鋒派、兒童的不理性等。如今它生活在一個補償式的經濟體系中:就像在所有結構健全的股份有限公司裡,小股份在法律上(而非實際上)補償大股份。
(二)剝奪歷史(Privation d’Histoire):神話剝奪了它所談論對象的一切歷史成分。在它身上,歷史不復存在;這有如某種理想的僕人:他打點、準備好一切,把東西帶來,布置好、分配好,主人駕到後,他就默默地退場。人們只要盡情欣賞這件美麗的物品,不用問其來歷。或者更好的回答是:它只來自永恆。它自始至終都是為了布爾喬亞階級而打造;自始至終,西班牙的《藍色指南》都是為了遊客而設計;自始至終,那些「原始人」為了讓遊客體驗異國情調的歡樂感,為他們排練了舞蹈。我們看到這種令人愉悅的修辭手法使擾人至深的事物——決定論與自由——同時消失無蹤:什麼都沒有製造,什麼都沒有選擇,只需擁有這些新對象,關於所有來源與選擇的髒污痕跡就會消失。歷史這種奇蹟式的煙消雲散,是大多數布爾喬亞神話共通概念的另一種形式:也就是「人無須負責」的概念。
(三)同一化(Identification):小布爾喬亞是無法想像他者的人。當他者出現在小布爾喬亞面前,他會視而不見,忽略、否定他者,甚至直接讓他者變身成自己。在小布爾喬亞的世界中,所有的衝突現象都是反射的現象,所有的他者都被簡化為同一人。戲劇表演、法庭審判,這些場合都必須冒著暴露於他人面前的風險,這時卻成了一面明鏡。因為他者令人難以容忍,侵害了我們的本質。老多米尼奇與杜皮耶先生必須事先還原為重罪庭長與主審法官的擬像(simulacre)狀態,否則無法獲得社會身分:這是想要全然公正地判決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司法判決是一種權衡的操作,天平兩端必須重量相當才能秤重。在小布爾喬亞的意識中,存在著諸如流氓、弒親者及雞姦者等擬像,司法機關每過一陣子就會從腦中抽出這些角色,將他們放在被告席上,責罵他們並為其定罪。
人們一向只會審判誤入歧途的同類之人:這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而非本性問題,因為人就是如此被塑造。有時候——極其少見——他者會展現出不可化約的樣貌,不是因為突然認真起來,而是因為常理妨礙了他:某人膚色不是白色,而是黑色;另一人喝的是梨子汁,而非「保樂」(Pernod)茴香酒。如何才能同化黑人與俄國人呢?這裡有一個可應急的修辭法,那就是「異國風」。他者成為純粹的對象,成為表演,成為偶戲木偶:他被降格至人類的邊界,不再侵害居家安全。這尤其是一種小布爾喬亞的修辭法。因為布爾喬亞即便無法體驗他者的生活,也至少可以想像他者的處境:這就是我們所稱的自由主義,對於已認可的處境一種非常省力的理解方式。小布爾喬亞並非自由主義者(小布爾喬亞催生了法西斯主義,而布爾喬亞只是利用了法西斯主義):小布爾喬亞遵循了布爾喬亞的路線,但大幅落後。
(四)套套邏輯(Tautologie):對啦,我知道這個字不怎麼討人喜歡,但事情本身也非常醜陋啊。套套邏輯就是這種語言的手段,旨在用同樣的詞來界定同一件事(「戲劇就是戲劇」)。我們可以在套套邏輯身上看出沙特於《情感理論概要》(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s émotions)中所關注的那種魔法行為:當我們陷入恐懼、憤怒與悲傷時,一時不知如何解釋,就會躲到套套邏輯後方尋求保護;語言的偶然無能與我們針對對象的自然反抗融為一體。套套邏輯中存在著一種雙重謀殺:因為理智抗拒你,你就把它殺了;因為語言背叛你,你也把它殺了。套套邏輯是一種適時的消失,一種有益身心的失語症,是一種死亡,或說一齣喜劇,是現實權利對抗語言的憤怒「表象」。
套套邏輯有一股神奇魔力,當然只能躲到權威論據後頭: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苦苦糾纏,要求父母給出解釋,他們避無可避,只好回答:「它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它就是這樣」,這樣說也許更好:「因為就是這樣,少廢話」。這是令人不齒的魔法,它讓語言行為含有理性,但卻立刻拋棄理性,自認為清償了因果關係,因為它大聲說出了起頭的字。套套邏輯證明了對語言極度的不信任:人們拋棄語言,因為它冒犯了眾人。然而,一切對語言的排斥都是一種死亡。套套邏輯建造了一個死去的世界,一個一成不變的世界。
(五)非此非彼(Ninisme):我以「非此非彼」來稱呼這個神話修辭法。該手段之目的在於同時表達出相反的兩方,藉其中的一項來平衡另一項,但最終是為了將兩邊全數否決(我既不要這個,也不要那個)。這其實比較屬於布爾喬亞神話的修辭法,因為它屬於自由主義的現代形式。我們在此又遇上了平衡的修辭法:現實首先被簡化成類比;再來,我們幫它秤一秤重量;最後,確認兩邊達到平衡了,便直接擺脫它。此處也有一樁魔法行為:我們原封不動辭退難以抉擇之事;人們從不堪忍受的現實中抽身,將其簡化為相反的兩方,它們只有在作為形式的時候才會相互平衡,減輕了它們特定的重量。非此非彼修辭法可以有兩種退化的形式:例如,在占星術中,禍福相倚。他們總是從一個補償的觀點謹慎地預言。最終的平衡使價值、人生、命運等固定不動。不再需要選擇,只需承擔即可。
(六)特質的量化(Quantification de la qualité):這個修辭法在所有先前出現過的修辭法四周徘徊不去。神話將一切的「質」簡化為「量」,節省了智力:它更廉價地理解了現實。關於這項機制,我已經舉出不少例子。布爾喬亞、尤其是小布爾喬亞的神話學毫不遲疑地應用在審美現象上,而這套神話學在另一方面顯示了非物質本質的跡象。布爾喬亞的戲劇就是這種矛盾的最佳案例:一方面,戲劇展現為本質,它無法化約為任何語言,它只對內心與直覺吐露事實,它透過這種特質吸納過於敏感的尊嚴(我們被禁止科學地談論戲劇,因為這是一種「損害本質」的罪過,或者不如說一切重視戲劇的理智方式,都會因唯科學主義與學究語言之名而威信掃地);另一方面,布爾喬亞的戲劇藝術取決於效果的純粹量化:一整個「可計算的外觀」的循環,在門票價格、演員淚水與奢華布景之間,建立了數量上的平等。譬如我們所謂演員的「自然」首先是大量醒目的效果。
(七)事實陳述(Constat):神話傾向於用諺語(proverbe)表述。布爾喬亞的意識型態在此投注了它的根本利益:普世主義,拒絕解釋,持久不變的世界體系。但我們必須再次將「語言─對象」及元語言區分清楚。民間諺語及祖傳格言依然把世界當作可如工具般掌握的對象。在鄉間聽到的一項事實陳述,例如「天氣真好」,與好天氣的實用性保持了真實的關係,這是一個技術上的隱含陳述;此處的語詞,即便形式一般且抽象,卻為各種行為預先準備,納入了製造經濟當中:那名鄉下人並未針對好天氣發表任何意見,他只是對好天氣發生作用,將其帶入自己的工作中。我們所有的民間諺語都以這種方式再現了生動的言談,它一步步固化成一種自我反射的言談,但這種反射被縮短、簡化為事實陳述,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膽怯畏縮、謹慎小心、極度仰賴經驗的事實陳述。
民間諺語所預見的比它所斷定的還多,它依然是一個人性成形中的言談,而非已經存在的言談。布爾喬亞的格言(aphorisme)屬於元語言,是一種第二層的語言,對已經準備妥當的對象產生作用,其常見的形式就是箴言(maxime)。在此,事實陳述不再導向一個有待造就的世界;它必須涵蓋一個已經完成的世界,將這項產品的痕跡隱藏在永遠一目了然的外觀之下:這是一種「反─解釋」(contre-explication),也是套套邏輯高貴的同義詞,學識不足的父母用決斷口吻說:「因為這樣!」,不解釋,高懸在小孩頭頂上。布爾喬亞事實陳述的基礎,就是常理,以說話的人恣意下的命令決定什麼是真理。
我不按順序隨機列出這些修辭手段,但一定還有更多我沒列到的:有些已經用到不能再用,有些才正要創造出來。我們會發現,這些手段可以歸結成兩大類別,有如布爾喬亞天地的黃道十二宮:本質與均衡。布爾喬亞的意識型態不斷將歷史產物轉變成本質類型,就像烏賊噴出墨汁保護自己,這種意識型態不停地混淆世界永不歇止的製造過程,把世界固定為可以無限擁有的對象,分類盤點其握有之物,用防腐劑永久保存它,對現實注入幾許純潔的本質,停止其轉變,阻止它逃向其他形式的存在。這件擁有之物便得以固定與凝結,最終成為可供計算之物:布爾喬亞的道德本質上就是一個秤重的程序。各式本質置放於天平上,而布爾喬亞人士則是固定的秤桿。因為神話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世界靜止不動:神話必須模擬普世和諧並引發這類聯想,這份和諧一勞永逸地固定了持有之物的等級分層。
如此一來,人類日日夜夜、四處遭逢神話擋路,藉神話指涉這個固定的原型,這個原型活躍在人的地盤之上,以巨大內部寄生的方式逼人窒息,把人的活動縮限在狹窄的界線內。人在其中受苦受難,卻不反抗世界:布爾喬亞的偽自然完全是一種禁止,禁止人自我創造。神話就只是這種持續不斷、不知疲倦的煽動,這種暗處潛伏卻又不可改變的要求,希望所有人在這副永恆卻過時的形象中認識自己,將一日的短暫神話當作代代相傳的永恆神話來打造。因為自然不過是一種用途,以永恆生命為理由將人類封閉其中。而這個用途無論多麼崇高,人類都必須握在掌中,並改造之。
相關書摘 ►羅蘭巴特《神話學》導讀:在下一波神話新世,或者下一次大災難來臨前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神話學(羅蘭.巴特經典代表作,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麥田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譯者:江灝
當代最重要思想家,揭櫫消費社會意識形態背後的隱含意義
痛擊布爾喬亞符號宰制,書寫結構主義文化分析的傳奇篇章
本書特色
- 法國當代符號學泰斗羅蘭・巴特成名代表作,問世逾六十年,華文世界首度「全譯」
- 結構主義文化分析開山之作,文化研究、符號媒介、當代思潮、社會學、流行學必讀經典
- 書中開創之神話分析方法,影響二十世紀後半各大符號意義解讀、流行符碼運用相關領域
- 近代思想大師中,以日常生活事物為理論分析對象的罕見奇書,深入淺出,與庶民接軌
- 羅蘭・巴特研究者、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許綺玲審訂/專文導讀
簡介
羅蘭・巴特成名作
二十世紀文化符號學經典
看穿日常事物背後的暗含意義
書寫大眾文化分析的傳奇篇章
法國二十世紀符號學奇才羅蘭.巴特成名之作。他於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間在雜誌上以專欄形式發表「每月小神話」,後集結成書,於一九五七年出版。全書取材自當時社會現象及日常時事,旨在揭露布爾喬亞階級如何包裝符號、扭曲語言,將歷史與人為的刻意操弄,不著痕跡地轉化為「理所當然的自然狀態」與「神話」迷思。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神話分析】,收錄五十三篇專欄評論。從劇場藝術、電影明星、報刊廣告、清潔洗劑,到食物飲品、運動競賽、脫衣舞蹈、星座專欄等,如實還原了那個布爾喬亞崛起、消費社會擴張、大眾文化與各式思潮激盪衝撞的黃金歲月風貌,可謂法國五○年代萬象羅列的「浮世雜貨舖」。巴特運用他一向獨特的犀利目光,看穿日常事物表層之下、暗藏深處的布爾喬亞意識型態,分析對象貼近大眾生活,揭露神話的筆力細膩、諷刺精妙,高明地揮動符號學的剖刀,片片切開常人所不察的事物肌理,翻轉整個世代「觀看的方式」。
第二部分則是題為【今日神話】的理論說明長文。巴特親自講述大眾神話生成的脈絡及符號作用的產製過程,鉅細靡遺、層層遞進地展示「神話」如何不知不覺中主宰我們的日常感知,如何偷樑換柱、扭曲改造、竊奪意義。兩大部分猶如「理論闡述」與「實作範本」的巧妙呼應,合而觀之,有助我們理清意義的糾結線團。
本書堪稱文化研究、大眾符號分析的開山之作,出版六十多年來,影響遍及人文社科各大領域,凡是觸及「符號意義分析解讀」的相關研究多所援引,至今不歇。放眼當下資訊橫流暴漲的網路世代,媒體信息與大眾符碼的疊加扭轉更趨極端,如何在意義拼貼的纏亂絲線中,梳理出事物的本質?跨越世紀、從未休止的符號流動現象,證明了巴特的洞見不僅毫不過時,且更見深意。此刻重讀這本劃時代經典,正是時候。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