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大部分都以正職人員為補貼基準,而在內需產業的服務零售業中,為數中墮兼職人員在疫情升溫後幾乎沒班可上,薪水是時薪計的,沒有打卡上班就沒收入。
行政院提出「紓困4.0」,首波發出2600億元,預估有730萬人受惠。然而有些人雖然在這波疫情中深受衝擊,卻無法領到紓困補助,不管是經濟部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或者勞動部針對正職勞工、有勞保的方案,或是衛福部針對經濟弱勢的急難救助,他們都無法申請,其中多數都是打工、接案、自己開工作室的非典型勞工,在疫情衝擊下,成為了這波紓困中的「孤兒」。
備受衝擊的內需產業中,多的是未被納入紓困的「打工族」
從5月16日雙北升三級,全國生三級警戒之後,除了休閒娛樂產業如電影院、KTV、按摩店和酒吧等都全數被命令停業,餐廳服務業也都改為禁止內用只能外帶;內需型服務業是本次疫情衝擊下的重災區,其中餐飲業、零售業及休閒娛樂業,又有為數眾多的「部分工時勞工」(簡稱打工族)。
根據勞動部的統計調查,2020年5月我國部分工時勞工人數為42萬人(而據勞保資料,目前約60萬人次有部分工時註記)主要工作內容以「餐飲服務生」占 17.6%最高,其次是「事務工作人員」占 14.2%,另「作業員(含組裝、包裝、理貨)」占 9.7%,「收銀員」占 8.8%。
然而但在政府現行所有紓困方案中,不論是經濟部的「艱困企業員工薪資補貼」,還是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都是以月薪制的全職勞工作為基礎要件;雖然勞動部紓困方案,有針對有職業工會投保的自營作業者與無一定雇主勞工,但由雇主投保的打工族不在適用範圍;打工族領不到勞動部紓困,雇主也不能把他們算入經濟部紓困的補助基數。
在北部某電影院打工的W說,電影院停止對外營業後,基本上只排最低限度的人力,大約正常營業時期的1/4的人留守,工作包括與保全交接班、電話接聽、影廳清潔消毒等等。電影院不像餐飲可以調整成外帶還有一點營業收入,被停業就幾乎完全停擺,大部分的兼職人員基本上幾乎沒班可上,薪水是時薪計的,沒有打卡上班就沒收入,除非有排到少數的留守班,才有一點薪水可以領。
W因為剛好還有其他藝文工作者身份所以領到藝文紓困的補助,不過像他其他的兼職同事,「完全沒上班也沒收入該怎麼辦?」
而另外在台北餐廳的工作H,還有開精釀啤酒店的Y都表示,疫情升三級警戒後,營業額少了至少七成,兼職人員全部都沒繼續排班,正職人員也被減班減薪,目前只能靠著少量的外帶外送訂單維持一點現金流;但這段時間房租、人事成本、水電費等都還是繼續要出。H的餐廳幾乎全部都是正職員工,而Y的啤酒店則幾乎全部都是兼職員工,有間分店因為4月才剛開幕也提不出「營業額減少50%」的證明,目前只能想辦法看如何調整營業項目做現金週轉,對紓困金能否確實帶來多少幫助,他們表示申請沒那麼容易,期待並不太高。
沒有勞保也沒有雇主的「接案者」
而除了打工族,還有另外一些人也難以在紓困中找到自己的合法身份,他們就是靠接案維生的個人或小型工作室。
住在高雄的L表示,自己都是靠著設計公司轉介發案給他;疫情開始後,做精品首飾的客戶生意大受影響,和公司解約暫停行銷相關活動,他也因此失去今年第二季唯一的案子,本來案量就不多的他,頓時接下來幾個月都沒收入;可是他和許多接案者一樣,都是「個體戶」,沒有投保職業工會,又不算有固定雇主,不符合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條件。
而在雙北地區一人經營刺青工作室的S表示,因為疫情影響,將預約全部延期、進入「自主停業」。雖然刺青不在指揮中心命令停業範圍內,但這段時間考慮和來自各地的客人「近距離接觸」的風險,還是決定中止接案,日後可能還得將訂金陸續退還給不願延期等待的客人;頓時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著之前的存款生活;而同樣也沒有加入工會或者任何社會保險的他,家戶財務狀況也不符合「急難救助」的對象。
在約聘工作外,也有接案的F苦笑,他打了好幾個不同單位的電話,還是找不到合適而且可以直接給他紓困補助的管道,因為約聘公司有幫他保勞保,所以不算自營業者,可是公司因疫情影響停業,讓他減班又減薪,同時手上原本接的案子也因疫情取消,收入頓時少一大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夫妻2人共同經營畫室的D也說,畫室生意過去1年半來就因為學生數減少不太好過,展覽活動也都取消,房租還是得繼續付,但現在不管是要提出5月以來收入少一半,或是取消多少活動作為紓困依據,D苦笑著說,「早就陸續少了,不是現在才少」;而先生另一份收入是養生按摩會館的工作,在5月中被指揮中心命令停業至今將近1個月,但如同多數按摩店,公司並未替先生保勞保,即使領到紓困,可能也不會到這段時間根本沒去上班的先生手裡,目前僅靠著D在投注站的打工支撐。
和朋友2人共同經營設計工作室的L也說,設計業通常是結案後開發票,5月疫情開始升溫時,他們都還在開之前的發票,營業額看起來就像沒受影響,但其實手頭上幾乎沒案子能繼續進行,很多客戶都只在詢價階段。收入銳減下,他本來想申請紓困貸款,結果勞動部卻表示要「年收50萬以下」才能申請,讓他感嘆身邊沒上班但在炒股炒幣的朋友反而都可以申請貸款,而他卻不行。
靠急難救助金,但「家戶收入」成了最大阻礙
許多非典型就業的勞工因為長期以來就在職場中未獲得完整權益保障,在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申請都不合資格之後,試圖轉向衛福部的「紓困急難救助金」,結果發現沒那麼容易。
衛福部第一個門檻,就是「未加入軍保、公保、教保、勞保、農保及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許多打工族因有保勞保,所以不算在內。而衛福部雖讓「有勞保」但因收入減少導致「家庭生計陷困」民眾,可檢附證明文件向居住地公所提出申請;但急難救助金必須考量同一個戶籍裡的家人,如父母的收入及存款狀況,以及申請者是否為主要家計負擔者,並在經過訪視小組訪視認定後才會發給急難紓困金1至3萬元。
這樣的紓困方式除了緩不濟急,也有以「家戶」為最小社會單位的可能產生的問題,因為有許多人雖然戶籍還在老家,但早就離家在外工作,也不好回去「向父母求助」,W直言,「很多人跟家裡的關係不一定這麼緊密,家庭不一定能給與協助支持,但在這樣的困境時反而被家裡的財務狀況打回票,我覺得不公平,應該以個人為單位。」
另外雖然行政院強調「沒保險的夜市小攤商也領得到」,但從升三級以來,許多雙北地區夜市的攤商就幾乎沒什麼收入,想申請急難救助金,卻因為可能出去擺攤的是父母,2個孩子都還在上班,家戶收入還沒「低到」申請標準,所以資格不符。
行政院:滾動式檢討
對於打工族的紓困權益,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這塊之前規劃時的確漏掉,會用「就業安定基金」發給,預計每人發放1萬元。目前是鎖定商業服務業的部分工時勞工,但怎麼發放申請的細節還需要一些時間研議。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則表示,比起去年,整體已有高達733萬民眾可以領紓困;但也許還有些地方規劃還沒有周到,或有些很特殊的情況,會持續要求各部會要滾動式檢討,務必做到能夠「救急、救窮」,照顧到所有需要紓困的民眾,也要扶植相關受困的產業。
延伸閱讀:
- 【圖表】「紓困4.0」來了:家庭、個人、產業補貼如何申請?中央、六都總整理
- 今年再發振興券無益,直接給「現金」才能幫助台灣抗疫
- 【關鍵眼中盯】「紓困4.0」看2019年收入是個大問題,不老實申報的人反成得利者
核稿編輯:翁世航
-
新增本土250例、26例死亡,莫德納疫苗擴大醫事人員接種、不開放混打AZ
國內新冠肺炎新增251病例,分別為25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新增26例死亡。首批莫德納(Moderna)已於6月9日配送專責醫療院所,提供第一線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服務,截至昨日累計接種2萬4869人。
-
風聲鶴唳的三級警戒與實聯制,身心障礙者與助人工作者的防疫新挑戰
三級警戒後,多數社福單位將訪視評估服務改由電訪、取消團體活動、新增視訊服務。然而,面對廣泛的服務族群,這些轉換能回應身心障礙者的多元性需求嗎?看似隨手可得的防疫資訊,是否能有效傳遞給每位身心障礙者?
-
730萬人可領現金補助,但其他受疫情衝擊卻被遺漏的「紓困孤兒」呢?
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大部分都以正職人員為補貼基準,而在內需產業的服務零售業中,為數中墮兼職人員在疫情升溫後幾乎沒班可上,薪水是時薪計的,沒有打卡上班就沒收入。
-
疫苗特權之亂:為什麼雲林張家、「高級志工」可以有恃無恐?
疫苗是珍貴的戰略物資,但在地方派系家天下的思維下,過去將砂石、水利灌溉等國家資源當作自家財產進行酬庸分配,現在則沿用這套遊戲規則,處理疫苗順位。
-
本土新增286例、死亡24例,高速公路今晚9點起實施嚴格匝道儀控降低車流
明天開始即是端午連假,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今年交通疏運的目標是希望民眾盡量不要移動,因此在管制上是以讓民眾不方便、不容易上匝道為管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