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躺一下吧」、「我等一下再去處理」、「這次一定要完成」。這是許多受拖延所苦的人的獨白,正在拖延的人並非懶惰,他們深知拖延的後果,也時刻受自我譴責的折磨。但就是沒辦法直面問題,因為拖延的本質是並非懶惰,而是逃避痛苦。
文:簡嘉貞(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
拖拖拉拉、一延再延、能放著絕對不會先做…如果有一件事會讓你出現上述反應,那你可能需要正視一下,因為除了你拖著不去做的那件事之外,你也正在逃避痛苦的感覺!
簡單來說,拖延會發生,就是因為難以處理面對某件事時的負向感受。
「我知道我在逃但我還是不想做」、「我也知道越拖越久狀況越糟」、「可是內心的坎還是過不去,到底是為什麼?」
他不想要進教室。即便知道上課鐘已響,但他還是直挺挺地站著不動,眼眶含著淚。他說他之前缺太多課了,請假沒來的日子錯過了許多次這堂科目的課,不僅作業累積一大堆補都補不完,也不知道該怎麼變對授課老師的「叮嚀關心」。
我問他:「你之前知道你如果請假,會落掉這堂課的進度嗎?」他停了一陣,回答:「我知道,其實這也是想請假的一部分原因。」
原來,這個科目是他的弱項,即便按部就班跟著老師的進度寫作業,但是只要一考試,訂正考卷的紅筆痕跡就會幾乎占滿整張試卷,這讓他很挫折,想到要完成這堂課的作業就提不起勁,每次都是咬牙趕在最後一刻完成。隨著作業難度越來越高,他開始不想做,知道自己應該要完成,但就是拿著手機、滑著影片,不斷想著:我再放鬆一下就好。
於是,作業越來越無法如期完成,他也越來越不敢面對老師。他不是單純的懶,只是這門課讓他太挫折了。
拖延不是懶惰,而是逃避
有時候不去做某件事情,可能是因為懶惰,比方說,懶得去買晚餐就乾脆吃泡麵、懶得打掃家裡時心想著好像也還可以忍受。懶惰不太會招致負向的後果,所以一個人可以一直懶下去,只要他自己或周圍的人可以接受就好。
但拖延與懶惰不太一樣,拖延會產生不好的後果,導致現在或未來的麻煩,例如家裡電費的繳費期限已經到了卻一直拖著,到最後可能會被斷電,不但需要繳完原本就該去繳的電費,還要聯繫確認會復電,這種拖延就會導致未來的麻煩。
只是拖延與懶惰並非是兩個分開的概念,有時候懶久了會變成拖,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幫助你辨別你不是在拖延:當你不去做那件事時,你會不時地去想/擔心嗎?如果你的答案肯定的,代表你的心思無法完全抽離,知道自己應該要做卻一直不開始,這就屬於拖延的範圍了。
有個很簡單可以判別你是否正在拖延的特徵:你會不會突然積極的去做不需要馬上去做的事、或投注心力在不切實際的事情上?如果這一點你也中了的話,那也許你真的在逃避去做某件事了!
只是,為什麼那件事情會讓你想要逃避呢?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做那件事時,你是「不舒服的」。有可能是需要花費很多心力的、有可能是你需要去思考後果的、也有可能是會讓你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的⋯⋯這些都有可能。
簡單來說,拖延是因為沒有辦法去管理要去進行任務時的負向情緒。會拖的人其實知道自己在逃避,但還是不去做就是因為知道去做那件事時會是痛苦(不管是哪種痛苦)。
而拖延則是因應痛苦的策略。
當情緒主導時,人就會趨樂避苦,無法以未來為導向。因為要做那件事時會感受到相對應的痛苦,所以先拖再說吧!還可以獲得立即、短暫的快樂。這大概是拖延的人最難說出口的OS了。
原諒正在拖延的自己吧
其實拖延還可以再細分成好幾種原因和類型,只是說到底,就是情緒的影響。因此,回到你自己身上,記得不要再苛責正在拖延的自己,雪上加霜的情緒會讓你更走不出來,請溫柔的同理自己,其實你只是太難受了,所以才選擇拖延/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