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是由兩位校園心理師,在看到許多迷惘、困惑的心靈後,希望讓大家能夠知道,其實我們都一樣,你並不孤單,使這裡成為一個能夠彼此陪伴的地方。

shutterstock_2509433039

時間都花去哪了?破除兩個常見迷思,學會時間資源管理

管理時間資源跟做金錢管理類似,我們會需要知道自己帳戶有多少錢,也會每天記帳,並把一部分的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做時間管理也是,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我都把時間花去哪裡?

shutterstock_2084584909

用五大情緒肌群應對工作上的「情緒勞動」,讓你從容面對壓力與刺激

當過服務業的人,應該很熟悉「情緒勞動」一詞,意思就是情緒也是一種如同體力活的消耗,當你一整天笑容滿面的面對客人,回家會有種被榨乾的內在疲勞感。而今天,心理師教你如何訓練「情緒肌肉」,讓你能更好更快的同理自己,找到核心問題,並發想出更合適的解方,不會那麼容易的被過強的情緒給抓住,甚至掉入自我否定與批評。

shutterstock_2104979864

「正向思考」有用嗎?咬支筆可能更有助於改變心情

「不要想太多」、「讓自己開心點」,這種話雖可能出自於好心,但對於正經歷低潮的人來說,不但無濟於事,甚至會有被指責不努力之感受。那我們可以怎麼做來讓負向情緒轉化為正向呢?實驗證明,「愉悅活動」可以透過行為來改變心理狀態,以創造正向經驗幫助脫離負向情緒的迴圈。

GettyImages-1457076783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下):透過捨棄讓我們重新思索想擁有什麼,學會善待與感恩

在看完整齣影集後,我歸納出整個整理過程大概會是:先重新認識自己的房子與空間(透過麻理惠的眼睛),然後依據衣服、書本、紙張、小東西、情感物品這五大項來做重新檢視與整理,把要丟的與要留的區分開來後,再重新做擺放與展示,而過程的時時刻刻都要能夠感到「怦然心動」。

shutterstock_1528523636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上):近藤麻理惠沒有放棄整理,而是找到更怦然心動的事物

在日本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的收納哲學中,假如那件東西只是因為過去的某個「回憶」才被留下,但不是特別去看、去整理時,其實也不會看到那樣東西,那其實好好放手也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希望這樣東西能出現在未來生活中,且看到時會覺得很開心,那就值得留下。

shutterstock_689957692

「二月先生」捎來的禮物:童年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經驗它

「二月先生」是催眠大師艾瑞克森在個案中化身的角色,透過「年齡回溯」的催眠方式,二月先生參與個案童年時的創傷經驗,並且用包容與理解的方式,重新讓個案經驗這些苦痛經驗,但每一次清醒時,個案的臉上是帶著欣然的淚水。

shutterstock_2110180178

尋找你的無敵星星:邀請你在新的一年之初,一起來做「我是誰?」的練習

薩德博士在《助人者練心術》中,認為職業運動選手之所以能進入巔峰狀態來完成挑戰,是由許多科學訓練所建構出的。作為一位「治療師」的理想表現狀態,則是包括了特定的「濾鏡」(接收事物觀點)、「肌肉」(對事物反應的行動態度)、「心」(慈悲心)和帽子「社交角色」。

tw5hsmobzidrjqzsb1kre9mvkivem4

諮商經驗談:走進「精神時光屋」,心理師可以為你做什麼?

許多人在生活遭受困頓時,面對諮商的資源總是猶豫不決,一來不知道聊聊天能為自己的困境帶來甚麼改變,二來擔心自己走進諮商室就相當於將自己貼上疾病標籤。但諮商師認為,這是一個按下暫停鍵、重新整理「自我房間」的過程,走出這個房間,你將帶著成長後的自己回到生活中來面對可能的困難與挑戰。

shutterstock_1582414825

日本住持的「辭世體驗營」:丟掉手上的九張紙條後,理論上你現在已經過世了

在日本,有個名為根本一徹的寺廟住持,會為有強烈自殺念頭的人舉辦「辭世體驗營」的活動,透過記下自己最捨不得的人事物,再一步步將其捨下,幫助人們釐清,人世間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1

What if,當蛤蟆先生說他想死的時候,鼴鼠剛好去探望他

當身邊朋友出現嚴重憂鬱傾向,且萌生自殺、自傷想法時,我們能怎麼辦?在轉介給心理師之前,有6個口訣可以謹記在心,讓自己成為親友的支持網絡,阻止憾事發生。

RTSBZ1DM

心理師如何幫助頂尖運動員,為他們的巔峰狀態建立「心錨」?

從Netflix中的F1賽車紀錄片《飆速求生》中,可以看到當選手身處一項運動的最高殿堂,大家比拚的已經不是技術細節,而是臨場表現與心理素質。然而這些是可以被訓練的嗎?你又該怎麼快速進入這種「無我」的專注狀態?

shutterstock_1418341601

自殺防治「看、聽、連」三行動準則,串起校園中你我的心理距離

在疫情之下,人與人的距離感倍增,不論是校內社團、校外活動或多或少都有被迫線上舉辦或改期的經驗,這些種種的變更,對於原本就深受憂鬱、焦慮等情緒所苦的人,無疑是雪上加霜。

shutterstock_1502365082

上班沒信心、下班沒動力,「正向管理」三步驟助你有效克服負向成癮迴圈

從本文的負向成癮案例中,可以看到負向的習慣或行為,容易與其他負向行為連結,最終導致一個惡性的迴圈形成,並讓原先的憂鬱傾向更加嚴重。

shutterstock_2010800390

壓力來自於對「慣習」的挑戰,三個方法讓你化壓力為助力

壓力對人來說具有雙面性,可以是督促人在面對變動時的動力,也可以是讓人無法前進的攔路石。這些不同的結果其實都被幾個關鍵因子所控制,如果能夠掌握好情緒、想法、行為,便能將壓力的風險控管在一定範圍內,相信就能將壓力轉為助力。

shutterstock_533230642(1)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讀後感:人生旅途經歷過的點,終究會連成線與面

哈佛商學院教授送給學生的結業禮,就是一段自己的人生故事,透過這樣的傳承,教授把艱澀的學科知識轉為溫暖甚至有些搞笑的荒唐經歷,告訴學生人生是由一個又一個故事所堆疊,而就是這些故事定義了現在的自己。

Sport old Man or Senior runner Tying Shoelaces getting ready jogging in park - 圖片

《快樂成癮》讀後感:30天計劃相當重要,我們該如何把快樂狀態再次帶回生活中?

《快樂成癮》這本書雖然提到許多正向習慣培養細節,但書中作者在乎的可不只是好習慣建立而已,透過正向習慣培養過程,可以讓我們建立一個規律的生活樣態,幫我們把想要的好狀態帶回來,找回屬於你的快樂成癮。

shutterstock_627449720

「愛比較」是為了激勵孩子,還是父母的虛榮心作祟?

父母時常煩惱,該怎麼與孩子之間保持適當的關係?太近被嫌「直升機父母」、什麼都要管都要比較;太遠又與孩子關係疏離,成為名存實亡的親子關係。在本文中簡心理師用兩個原則,讓作為父母的你可以正常地「探聽」到孩子的日常,又不會造成關係的摩擦。

shutterstock_552045823

每天花15分鐘與自己好好相處,就能發揮類似於在心理治療會談室的功效

許多人會問心理諮商有甚麼用?心理師又能帶給自己什麼?其實每一次的心理治療時間,心理師就項專業整理師一般,帶著我們整理並清除平常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所交雜叢生的負向思緒,「透過規律與穩定的練習,我們也開始培養與學會覺察與接納自己的好習慣,從物理到心理,讓人重新看見自己的樣子,再次看見讓自己心動也喜歡的自己」。

z0vwexizy6p9039w8vo85rqed9u2rd

疫情下的焦慮安撫:危機也是練習「正念」的好時機,你的「心理防疫箱」備好了嗎?

疫情打亂了原有的生活,尤其在與疫情共存的當下,你可能擔心自己出門採買或工作都會帶病毒回家,擔心染疫、擔心隔離、更擔心傳染給家人所帶來的內疚感,這時就要準備疫情期間的心理防疫箱,除了對付Covid的物資,心理物資也同樣需要準備。

shutterstock_1708480021

「焦慮停看行」,三步驟安撫內心的焦慮生物

焦慮雖然是面對危險、危機的正常生理反應,但一旦焦慮過大形成恐懼、恐慌時,就應該學會介入去安撫內心的焦慮感受,切勿讓焦慮成為恐懼本身。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