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150週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將於3月舉辦研討會,計畫邀請台灣學者以「台灣出兵和牡丹社事件對150年來台灣歷史有什麼樣的影響」、「英國愛丁堡大學歸還牡丹社.排灣族士兵骨的歷史意義」為題發表演說,切入討論事件歷史影響及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中央社)今(2024)年是牡丹社事件150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將於3月舉辦研討會,包括醫師作家陳耀昌、歷史學者胡川安都將受邀前往舉行講座。
陳耀昌表示,牡丹社事件的意義在於促使清朝開啟「開山撫蕃」政策,從此兩個台灣變成一個台灣,也是台灣變成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開始,意義重大;胡川安則表示,這個事件可以讓世人思索「國家政權該如何看待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
根據早稻田大學官網公布訊息,陳耀昌將以「台灣出兵和牡丹社事件對150年來台灣歷史有什麼樣的影響」為題發表演說,評論人包括天理大學教授下村作次郎以及媒體人野島剛;胡川安則以「英國愛丁堡大學歸還牡丹社.排灣族士兵骨的歷史意義」為題發表演說,該場評論人演說的評論人為福岡大學教授宮岡真央子。
陳耀昌表示,「牡丹社事件」的命名,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部落的事件,其實是影響東亞史的大事,因此將題目訂為「牡丹社事件/台灣出兵對台灣史150年的影響」。
陳耀昌今(27)日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過去任何一個事件都有訂定一個條約,唯獨「牡丹社事件」之後的條約少人聞問,但其實日本跟清朝1874年10月31日訂了《清日北京台灣專約》,要求清朝好好約束在台灣的原住民,從此打破「治理不及化外之地」的原則。
陳耀昌說,這個條約等於是國際間正式認同清朝擁有「化外之地」的治理權,加上20年後日本殖民台灣進入「理蕃」時期,這也是原住民人權最低落的一段歷史。
胡川安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去(2023)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歸還牡丹社排灣族士兵遺骨,是一種歷史的反省,上世紀因為種族優越論,部分國家在世界各地不當收集人骨,如今他們願意歸還當年的收藏,也讓世人思考如何解殖民,是一種轉型正義。
胡川安也表示,雖然日本去年《每日新聞》曾以整版報導此事,但牡丹社事件還有8顆原住民的遺駭在哪裡?「如果是在日本,有沒有辦法台、日之間進行返還的可能。」
胡川安更直言,這樣的討論,比較大的歷史意義是,「國家政權如何看待原住民族,比如台大所收集的布農族遺骨,至今仍未歸還給部落,就是一件很諷刺的事,值得大家關注。」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愛丁堡大學返還排灣族人遺骨:傳統儀式有淚有笑,英國當地尋覓豬骨成最棘手挑戰
- 漂泊海外150年,愛丁堡大學返還排灣族人遺骨,原民會:原住民族歷史正義重要國際案例
-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三):日本出兵牡丹社,打的算盤是中國會在琉球問題讓步
-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五):「牡丹社事件」與「琉球處分」,日本是正義的一方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陳柏吟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