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
周婉窈《臺灣史論集一》:山、海、平原,是我長期研究臺灣史之後,逐漸浮現出來的意象
若著眼於人群的活動,山、海、平原是臺灣歷史的三個元素,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起作用,有時交互起作用,有時分別起作用,或彼消此長,或毫無干係,端視議題而定。當我們研究島嶼歷史,如果心中懷有這三個意象,會有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找到定位的安穩感,也能隨時維持一個以臺灣為主體的全視野。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日早稻田大學3月將舉辦研討會,邀台灣學者談事件歷史影響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將於3月舉辦研討會,計畫邀請台灣學者以「台灣出兵和牡丹社事件對150年來台灣歷史有什麼樣的影響」、「英國愛丁堡大學歸還牡丹社.排灣族士兵骨的歷史意義」為題發表演說,切入討論事件歷史影響及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沖繩戰的孩子們》推薦序:比《螢火蟲之墓》更殘酷,故鄉就是戰場,他們無可避免地直面血腥
本書從沖繩民眾的角度出發,透過第一手的口述證言和大量文獻,書寫美軍和日軍的激烈交戰之外,屬於沖繩平民──特別是沖繩18歲以下的孩童所經歷的沖繩戰。作者川滿彰從琉球王國遭到日本吞併談起,進而談到日本政府對沖繩孩童施行同化教育和皇民化教育,乃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沖繩的少年少女們被徵召為士兵及護士、加入學徒隊,走上戰場的恐怖經歷,書中都有寫實而細緻的描寫。
愛丁堡大學返還排灣族人遺骨:傳統儀式有淚有笑,英國當地尋覓豬骨成最棘手挑戰
傳統儀式在一個有解剖學相關油畫、人體雕塑與大型史前動物化石裝飾的歐洲建築空間內舉行。盛裝4具頭骨的藍色塑膠封蓋手提盒靜置於桌面,與蘇寶珠對望。蘇寶珠眼前有酒和象徵一整隻豬的豬骨,但她提醒頭骨靈,此時此地不宜請他們喝酒吃肉,以免解剖學博物館內超過1700具頭骨的靈都來爭食,「不如我們回台灣再說吧」。
漂泊海外150年,愛丁堡大學返還排灣族人遺骨,原民會:原住民族歷史正義重要國際案例
原民會自2021年寄信給愛丁堡大學交涉遺骨返還一事後,愛丁堡大學近日終於正式返還4具近150年前死於牡丹社事件的台灣原住民遺骨。原民會主委表示,這有助於推動歷史正義,幾百年來台灣原住民有許多遺骨被帶去其他國家,此次案例可望讓這些文物或遺骨返還或借展台灣,促成原住民文資、文物的交流。
苦苓《台灣史必修Taiwan Special》:李仙得的行為算不算是「賣台求榮」呢?
鄭成功、劉銘傳、辜顯榮、余清芳、林獻堂、謝雪紅、陳儀、雷震……這些人的名字你一定聽過,但是你真的清楚他們是誰嗎?他們又為台灣歷史的發展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與改變?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作者透過其特有的幽默風格,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讀者敘說這一個個在台灣歷史中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
台灣的地緣政治命運就是「四戰之地」,只有「武裝到牙齒裡」才有爭和平的籌碼
其實古今中外所有的例子,都指向處在「四戰之地」的人民只有在自己武裝起來後,才有跟周遭強權談和平、爭中立的底氣。只有你真正能讓對手感到威脅,對手才會把跟你和平相處當作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選項。所以今天面對增加役期、購買軍火之類的政策,大家應該要想得更遠。
《歷史的轉換期9:1861年.改革與試煉的時代》導讀:全球史視野下的十九世紀中期
兩個力挽狂瀾的大帝國(大清、鄂圖曼),兩個急起直追的小國家(俄國、日本),以及一個剛成立的新興民族國家(義大利)。以1861年為舞台,一群運籌帷幄的歷史人物為主軸,我們得以看見大時代的巨變浪潮下,充滿能動性的個人,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作出抉擇,為自身國家引路。
《沖繩自古以來,不是日本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戰爭的結果,一舉粉碎了琉球遺族依靠清朝復國的幻夢
台灣第一本完整介紹沖繩歷史的專書。從神話時代到納入日本,圖文並茂、實地踏尋,帶你一覽琉球群島的前世今生。
從《斯卡羅》思考歷史小說的曖昧性:一段陌生的台灣史,卻主宰著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如果觀眾看《斯卡羅》已經覺得當時的歷史相當複雜,應該要更加深入由「羅妹號事件」所引起的後續連鎖反應。這件事讓台灣重新站上國際舞台,但也讓我們的命運捲入了國際勢力的爭奪。
羅妹號事件、斯卡羅考古揭密:瑯嶠原住民有多強大?社頂遺址發現大量「舶來品」
為何在船堅砲利的西方強權面前,部落族人能夠擊退美國艦隊的征伐、與美方代表平起平坐談判?透過考古學的視角,我們得以揭秘「斯卡羅」在19世紀的強大實力。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五):「牡丹社事件」與「琉球處分」,日本是正義的一方嗎?
在回顧琉球處分的歷史時,有一點必須強調。中國在有關藩屬、領土、主權等問題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強調紙面上的權利多,能令中國振振有詞。但一說到實際上承擔的義務,中國的理據就慘不忍睹。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四):中國戰狼外交官激怒日本,終讓琉球國走入歷史
這種僵局下,李鴻章提出由第三國調停。這時,在世界聲譽甚好的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環遊世界到達東亞,格蘭特與恭親王在北京會見,答應調停。了解過各方觀點和在審視各方材料後,格蘭特敦促兩國和平解決,這樣才把兩國又拉在談判桌上。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三):日本出兵牡丹社,打的算盤是中國會在琉球問題讓步
雙方進入最後階段談判,即中國如何撫卹琉球被害者,如何補償日本軍費和在台灣修建的道路和營地等。至於琉球問題,則果然如日本所願,被急於讓日本退出台灣的中國所默認了。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二):羅發號事件與「南岬之盟」,證實台灣東部不屬於清朝
「羅發號事件」和「南岬之盟」在國際法上有重要意義。最開始美國把台東理解為中國的領土,因此要求中國政府處理。但中國政府的表現讓李仙得大失所望。
中日近代史再認識(一):琉球是否屬於日本?這個問題造成台灣近代史的開端
日本兼併琉球是近代領土擴張運動中,第一次「侵略型」的擴張,日本自己也很心虛。除了試圖讓中國直接承認之外,日本更保險的做法,還是在國際法上製造先例,造成「琉球屬於日本」的國際法例子。
乙未割台特展中研院開幕 台史所:將「翻轉」單一抗日史觀
謝國興強調,過去只宣傳一種歷史,這是很不好的習慣,中研院特設此展,企盼展示歷史上的多元觀點,跳脫以往「抗日者才是英雄」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