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是對債研究最為深刻的人類學家,他就對人類學傳統的互惠(reciprocity)概念加以補充。在《人類怎麼學》中,作者就用格雷伯的《債的歷史》,提出一個有趣的看法:如果互相送禮的互惠行為是完整而完成的(即完全的等價交換),這種交換就會變得既沒有必要、沒有被渴望,也沒有了意義。
文:劉璧嘉
當人類學家去聖誕派對交換禮物.....
聖誕節的當天,你去樓下的超商取了在蝦皮訂購的聖誕節禮物。這是你打算送給伴侶的一份心意——一件價值250元的可愛抓毛絨連帽皮卡丘睡衣。你滿心歡喜地把禮物的價格牌撕掉,興沖沖帶著它去了伴侶家歡度聖誕。而當時鐘正式指向12點,你和伴侶共同踏入Boxing Day並終於鄭重地把彼此送贈的禮物拆開時,卻發生一個尷尬的場面——
對方送的是價值6000元的Jabra耳機。
儘管這是你非常渴望的耳機,但你並沒有準備好接受如此厚禮。你以為你會很快樂,但其實更多的是不好意思。你不知道是否該怪責自己,畢竟伴侶給自己挑的禮物價格要超過20倍。但愛情可以量化嗎?這是20倍的愛嗎?這一晚,你陷入了一點自我懷疑,同時看著收到廉價皮卡丘睡衣的伴侶似乎非常快樂——甚至比你還快樂——所以禮物的價值,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呢?我們可以怎麼去理解「禮物」這回事?
禮物經濟:關於禮的「價值」
禮物是人類學家的經典研究命題。馬修.恩格爾克(Matthew Engelke)的人類學著作《人類怎麼學》一書,就以大篇幅分析人類學家切入此一議題的方法。人類學家認為,禮物作為「特殊物品」,承載著的不只是「價格」,而是反映了社會價值觀的「價值」。我們不妨用「價值」而非「價格」的角度,試圖去理解禮物經濟這回事。
1983年,非洲南部賴索托的一條名為馬沙的村莊,因為乾旱的原因,死了40%的牲口。事實上,當地官員早在旱災前就警告馬沙村民要趕快把牲口賣掉,好減少損失,但當地人拒絕了。這是為什麼呢?人類學家James Ferguson提出,那是因為牛在當地有神聖的意味。而這個對神聖性的重視,並不是因為當地人不夠進入現代:由於當地男性都會去南非礦坑工作,因此他們所留下的牛隻成為了他們在家中依然存在並持有權力的象徵。
牛不但是男性的「退休金」、給女方家庭「聘禮」,以及可以借給別人以彰顯自己「庇護力」並形成同盟的「工具」。牛隻作為社會資本的價值難以被量化成價格。這也解釋了為何要村民去買賣牛隻是如此困難——因為變賣牛隻是對社會關係結構的損毀。
同理,你送給伴侶的皮卡丘連身衣,可能一年穿不到幾次,但它可能會是以後搬家時最難斷捨離的物品之一。而就算你知道你買的這件廉價的睡衣可能會因為使用率低而接近成為「小廢物」,如果他偷偷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把皮卡丘連身衣放上旋轉拍賣App賣掉,你還是會有點生氣——這是因為它有的是「情感價值」。
禮物是一種好債?
而禮物除了有外在於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情感價值」外,也可以有「債」的價值。作為現代人,我們或許都習慣了「等價交換」的倫理,這使得我們對「債」充滿了負面的看法。但人類學家往往會提出突破盲腸的看法:我們或許不會想要活在一個沒有「債」的社會。
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是對債研究最為深刻的人類學家,他就對人類學傳統的互惠(reciprocity)概念加以補充。在《人類怎麼學》中,作者就用格雷伯的《債的歷史》,提出一個有趣的看法:如果互相送禮的互惠行為是完整而完成的(即完全的等價交換),這種交換就會變得既沒有必要、沒有被渴望,也沒有了意義。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用白花花的250元現金交換250元現金,作為彼此的「聖誕禮物」——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哪裡怪怪的?事實上,在把禮物糊上禮物紙,拆掉價格牌(或也會有人刻意保留昂貴的價格牌)的時候,我們想要製造的正是「債」的效果(雖然不是有意為之)。
這種人對「債」有需求的說法,在第一次聽起來或許會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換一個角度,對「債」的需求,其實也是對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和關係的需求。因為如果沒有了「債」或更廣的「債務網絡」——也就是當交換中的事物完全可以被抵銷的時候,我們就沒有需要償還,那就是關係正式中斷的時候。就好像如果伴侶要我把Jabra耳機和皮卡丘睡衣的差價5750元還出來的時候,或許...... 我們就離分手不遠了。
回到一個更大的問題:在送禮的時候,人類理性嗎?不同文化的人類有共通性嗎?生活中的許多決策、傾向、做法、儀式,如果不是「經濟活動」,那是出於什麼原因?是什麼構成「人類」社會的共通點和差異性?這就是人類學的核心提問。
什麼是人類學?能吃嗎?
由恩格爾克所著的人類學讀本《人類怎麼學》,於2023年在台灣出版中譯本。本書的英文名為「How to Think Like an Anthropologist」,在重理輕文的華人社會,「可以像人類學家般思考」雖然聽起來甚無賣點(人類學是什麼,能吃嗎?),但這本書可能會讓你發現,擁有人類學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你在現實中更具備通盤的能力,站在更根本的位置、站在社會運作的更深層邏輯之上思考問題。
恩格爾克以非常深厚的人類學專業功力,在《人類怎麼學》中展示了人類學的敏感性和視野廣度(特別是非西方中心的視野),是可以如何連結生活中的許多個點點,構建出一個對人類文化及社會更為立體的圖像。正如送禮——我們可以怎麼從日常不過的行為中,發現關於「價值」、「價格」、「債」、「社會關係」、「互惠」等概念的幽微作用力。
作為一本串連及縱橫各個理論的人類學讀本,這本書雖然未必可以如某些經典的人類學著作般展現出深度和仔細度,但它卻示範了人類學式思考的融會貫通,是怎麼讓人突破盲點、撼動常識、翻轉日常。恩格爾克透過「文化」、「文明」、「價值」、「血液」、「認同」等章節,細細書來不同的人類學家如何用多個角度、多個田野、多段歷史,來切入理解這些概念。
不過平心而論,作為一本人類學入門書,這並不是一本我認為適合在人類學學院當教科書的讀本:它並不顯淺直白,也不是針對台灣脈絡書寫。然而,這本書卻是在多本繁中人類學入門書中,有清晰簡單地觸碰到人類學學門史的部分。
這補充了許多人類學經典理論背後的知識生產背景,對理解人類學不同理論之間的對話關係至關重要,因此對人類學專業來說,依然非常有可讀性。而對於非人類學專業的一般讀者來說,恩格爾克融會貫通多本民族誌及人類學理論的能力,絕對是學習「人類學思考模式」的絕佳參考。
在AI時代,當AI的知識多只是覆蓋西方中心化的知識(因為全球知識數位化的狀況並非平等),人類學這種打正旗號要研究各地文化的「異端學科」,因此就如一個寶庫那樣,可以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切入點和創新力。這種人類學既通盤、又創新、又直通根本的思考模式,或許這正是AI時代下,人類腦袋最管用的地方。
相關書摘 ▶《人類怎麼學》:許多人類學家認為在理解互惠和交換議題中,《禮物》一書厥功甚偉
書籍介紹
《人類怎麼學:比大數據更重要的事,人類學教你顛覆成見、突破盲點的洞察思考》,聯經出版
作者:馬修・恩格爾克(Matthew Engelke)
譯者:許可欣
審訂者:林浩立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跟人有關的事,不能只看數字!
統計數據過度簡化人的複雜性,忽略了人類物種發展的多元性及可能性
看What更看Why,大數據無法掌握的事,讓人類學家來告訴你
- 導讀 | 阿潑(媒體工作者)
- 審訂 |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最有系統的人類學思想入門
人類學——最擅長挑戰概念、質疑「常識」的學科
顛覆你慣常的思考模式,當今世代最需要的一門知識
人類學是一門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學科,擅長以全貌觀和比較觀點理解當代與過去社會,以在不同空間與時間尺度中移動的多重視角,理解人類社會的複雜面向,對思考現代世界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在《人類怎麼學》中,馬修.恩格爾克透過「文化」、「文明」、「價值」、「血液」、「認同」等文化人類學時常提到的概念做分類,細說人類學家如何思考闡述這些概念,而他們對此概念的田野實例為何、理論如何推進和相互補充、面臨哪些不足,系統地詳述這些概念在文化人類學中怎麼被呈現與論證。
了解文化乃至於文化人類學的概念,對於認識人類社會的歧異性十分重要,必須先認知到有差異,才不會帶著文化本位看待他者或異文化,也才能感知人類世界的多樣性。恩格爾克希望讀者帶走的是人類學的敏感性,將人類學觀點帶到自己周遭的世界,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我們了解別人,所以成為更好的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