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揚名

要怎麼不失智?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應該沒有人會想要失智,因為我們總會擔心哪一天如果自己失智了,可能就會對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甚至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

或許是因為大家真的很擔心失智,也讓一些業者覺得有機可趁,在美國就有一間公司Lumosity標榜使用他們公司的服務,就可以讓你不失智。結果有一個女兒買了這公司的服務讓她母親使用,母親後來居然被診斷有失智症,女兒就告上法院,而且告贏了。這間公司賠了兩百萬美金,而且不能再利用「不失智」來當作宣傳。

在臺灣,時不時都會看到一些,做了什麼就不失智的宣傳,我都替他們捏把冷汗。他們可能都不知道,未來若有人拿這個來告你,你可是會賠到脫褲子的。

如果失智是大腦退化,那訓練大腦就會不失智嗎? 

有不少人會覺得失智症是大腦的退化,那麼依據用進廢退說,只要多刺激大腦,理論上就會讓自己比較不容易失智。

雖然研究上確實發現了,即使是老人,只要進行強度夠強的訓練,都能夠提升記憶力、注意力等的認知能力。但是,認知能力的提升,不一定等同就會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目前最大的認知訓練計畫,是美國推動的ACTIVE計畫,這個計畫共有二千八百零二位參與者,分別進行了處理速度、記憶或邏輯推理的認知訓練。在為期五至六週的過程,他們會接受約十個小時的認知訓練。在訓練結束後的測驗結果發現,訓練確實能提升老人在有訓練的認知活動的表現,但是對於沒有訓練的認知活動,其實是沒有幫助的。

比較值得關注的是他們後續的追蹤研究,在訓練後的一、二、三、五、十年後,他們都有進行後續追蹤。在兩年之後,記憶訓練對於老人的幫助基本上就已經消失了;處理速度的訓練,是維持比較好的。

在五年後的追蹤研究中,他們發現有接受認知訓練的組別,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並沒有比未接受任何認知訓練的組低。然而,在十年後的追蹤研究中,他們發現當年接受處理速度訓練的組別,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起沒有接受訓練的組別低了29 %。

目前還沒有十五年的追蹤結果,所以也不知道過了五年之後,有無參加訓練,是否會影響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若依循這樣的結果,你可能會想著,到底他們是做怎麼樣的處理速度訓練,我要趕緊做這樣的訓練,才能讓自己不失智。我覺得有訓練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你是抱持著一種:只要訓練了,我就不會失智的心情,你應該會感到失望的。

因為時間隔了那麼久,在這十年中,可能發生了很多不同的事情,有可能跟訓練無關的因素,才是真正導致那些老人比較不會失智的主因。從五年的追蹤結果,沒有發現訓練對於失智症是有預防效果的,就是一個很好的對比證據。

不要被誤導了

雖然不少研究會說明做了怎樣的訓練,可能改善人的認知能力。但是,改善認知能力,和你是否會罹患失智症,並沒有一個必然的因果關係。

因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失智,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例如你若有家族性失智的基因,那麼就算你很努力,也可能難以逃過失智症的魔掌。

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追蹤性研究,可以讓我們知道究竟哪些因素,會降低人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現在充其量只能說,在做了這些訓練,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發現,對於老人的某些能力有助益,僅此而已。

如果真的不想失智,可以怎麼做?

在《刺胳針》(Lancet)二○二○年失智症的報導中提到,有十二個風險因子, 若可以避免,就有機會降低40 %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大家可能會好奇,這麼多風險因子,只佔了40 %,到底還有哪些是罹患失智症的高風險因子呢? 

其實年齡和基因是罹患失智症最重要的兩個風險因子,不過年齡這個因子是不可控的,基因這個因子在基因治療還沒有普及之前,也只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預知風險,並不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對年齡未滿四十五歲的人來說,接受較多的教育,就是一個降低失智症風險的重要因子。

對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的人來說,聽力受損、腦部創傷、高血壓、飲酒過度以及肥胖(BMI大於30),是重要的風險因子,其中又以聽力受損的影響最大。聽力沒有受損,就可以降低8%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對於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來說,抽菸、憂鬱、社交隔離、缺乏活動量、糖尿病以及空氣汙染都是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大家應該有發現,前面我們討論的認知訓練,並沒有被列在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雖然認知訓練對於提升正常老人的認知功能有幫助,但是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認知訓練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至於近來被認為是萬靈丹的正念冥想,雖然有被應用在提供失智症患者的照護上,也被證實有延緩認知退化、提升幸福感等效果。但是,尚未有足夠多的證據證實正念冥想能夠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目前僅有研究發現,正念冥想會調節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例如可以降低憂鬱的狀況等。仍須有長期追蹤的研究,才能夠提供直接證據,證實正念冥想會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變老不可怕,只要你做好準備:心理學博士用科學證據破除老化迷思,陪你一起迎向美好的第三人生》,商周出版

作者:黃揚名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超高齡社會不可不知的心理學知識
從認知、人際、情緒和價值觀四大領域,
以每個領域中最常見的七個問題,破除老化的迷思,
用科學研究和科學證據,消除對老人的刻板印象與誤解。
不對變老抱持過分樂觀的想像,毋須害怕老化的結果,
理性解讀科學證據中的訊息,用正確的心態面對變老!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在邁入熟齡時,因為生理和和心理、生活與職場的大幅改變,往往導致了各種對人生的質疑與不安。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黃揚名,以他專研多年的老人心理學,用科學證據來解答大眾對於「老人」、「銀髮」、「熟齡」與「高齡」的種種疑惑,提醒大家用理性的態度去破除迷思,希望能讓大家更加認識變老這件事,用正確的心態面對變老,迎向美好的人生下半場。

本書內容針對以下四大領域提出科學研究結果和分析來說明實情:

【認知篇】
生理上的變化,比較容易讓人有自己變老的感覺,不論是比較容易腰酸背痛,或是感覺體力大不如前等等。在心理變化中,最容易讓我們有變老的感覺,通常跟認知能力退化有關,其中又以記性不好,最容易被提及。其實,除了記憶變差之外,變老過程中,很多認知功能都有了變化。但是,作者特別提醒大家,有變化不代表就一定是退化。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變化,才能找出新的平衡。當然,我們也要認清自己有部分的能力大不如前,除了透過刻意訓練來維持之外,也可以透過使用輔助工具,降低能力退化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

【人際篇】
在臺灣,除了高齡人口快速增加之外,單身人口也逐年攀升。雖然單身的人不一定就會孤老,但因為沒有一個預設會陪自己到老的另一半,很多事需要刻意的自己做安排。有配偶的人,也可能遇上愛錯人,或是喪偶的狀況,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到底該維持單身,還是找新的伴侶呢?此外,現在的社交環境有不少變革,像是網路社交日益普及,還有跨世代交友的倡議等,都為老人的社交生活帶來一些新契機。雖然想到變老的影響,我們不一定會連結到人際的改變。但若一個老人有好的人際互動,那麼對他在生活各層面都會很有幫助!

【情緒篇】
近年來,老人自殺率逐年攀升,且有越來越多老年照護者因不堪長期照護的壓力而釀成憾事的社會新聞,而這些都和不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有關。只是,我們對於老人情緒能力的見解,往往都是錯誤、帶有刻板印象的。研究其實發現,老人情緒處理的能力,整體而言是比年輕人好的。但是,老人在生活中,較有機會面臨生離死別,而這類事件往往會對人們的情緒處理造成威脅。此外,老人的大腦退化,也會對情緒處理帶來一些挑戰,若能夠進一步認識這些變化,就更能夠知道如何和情緒共處。

【價值篇】
前三個部分討論的,比較是個人層面的,而在這個部分談的,雖然也是從個人層面出發,但對於群體層面有更多影響。因此,價值觀這部分所討論的內容,反倒對個人影響最大,比如不少家庭都會遇到的,老人不願意改變、不願意就醫的困擾。因為老人除了年齡和年輕人不同之外,成長的時代背景也都不同,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所以,重點不該只放在老人和年輕人有什麼不同,而是要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倘若我們能夠了解這些為什麼,或許就可以降低很多跨世代的衝突,讓社會更和諧。面對快速老化的社會,我們沒有選擇,必須要共老、共好!

此外,在篇章中,作者也特別以「科普小教室」和「不要被誤導了」兩大單元,說明心理學與科學研究相關的小知識,以及容易受到誤導的研究結果解釋。每一篇文章的最後,也有貼心的三問三答。快速整理出該知道的篇章重點。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馮冠維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