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方本來提要漲到27K,協調中不斷降低,最後拍板的22K,是勞方能接受的最低數字,資方代表不滿於是提前離席。
(中央社)
勞動部今天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會後決議月薪部分從現行新台幣2萬1009元,調至2萬2000元,漲幅4.7%;時薪部分,則由現行133元調升至140元,估計約207萬人受影響,漲幅跟實施日期將由勞動部報請行政院核准。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由勞、資、政、學4方共同討論,每年第3季決定是否需調整。今年的委員名單跟去年有幾位不同,包含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代表更改為副理事長許舒博,經濟部工業局代表改為副局長游振偉,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由秘書長葉雲龍代理出席。
勞動部長林美珠說,基本工資是為了保障勞工的生活權益,她也知道很多勞工朋友在基本工資的邊際,所以基本工資的相關保障,對於所有勞工朋友都是很大的保障。今天上午各方代表在勞動部開會,經過約7小時會議才拍板定案。
勞動部新聞稿指出,依據多數委員意見決議:自107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21,009元調整至22,000元,調升991元,調幅4.72%,預估約有166餘萬名勞工受惠;每小時基本工資則比照每月基本工資之調幅,由133元調整至140元,預估約有39餘萬名勞工受惠。
勞方代表之一、新竹縣總工會理事長陳福俊會後受訪表示,今天各方提出數據,有一定的角力。勞方本來提要漲到27K,協調中不斷降低,最後拍板的22K,是勞方能接受的最低數字。資方代表不滿提前離席,勞方代表則說,「雖不滿意但能接受。」
陳福俊表示,「勞方對結果不滿意,但能接受。」他認為台灣有許多基層勞工需要照顧,調高基本工資,對資方一定有影響,將增加勞健保等負擔,但企業應該在管理等方式精進,不要從勞動者身上獲取利益。
資方委員之一、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表示,會前勞方訂出基本工資調漲到2萬7千元,以結果2萬2千元來看似乎降很多,但此數據根本不符合台灣的大環境,會議過程中資方則是依公式希望調漲2.14%約450元左右,一路退讓至調漲3.33%約700元左右,最終由勞動部長林美珠裁示調漲至2萬2千元,並非勞、資雙方滿意的結果。
何語在會議正式結束前提前離席,在電梯口受訪時語帶憤慨地說,「資方反對到底,最終由第三方委員決定。」
另外資方委員、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則表示不便對外發言。
勞方代表陳福俊則是提到,最終是由勞動部長林美珠拍板,決定調到22K。
自由報導,去年10月起基本工資時薪由120元調為126元,今年元月起,基本工資月薪由2萬8元調高為2萬1009元、時薪再調高為133元。目前超過200萬人領取基本工資,包括約125萬名本地勞工領基本工資月薪、40萬名計時打工族,此外,產業外勞及機構社福外勞合計約有42.5萬人。
而根據勞動部的資料,基本工資從民國100年106年,調整到17,280元,之後每年都有些許微調。(基本工資之制訂與調整經過)
從民國100年到105年,每月基本工資從18,780元上升至21,009元,5年內上升了11.8%。不過根據主計處的資料,以台北市來講,100年到104年,4年內每月消費支出就上升了10.6%(從18,465元上漲到20,421元)。可見雖然基本工資年年調漲,不過伴隨著物價的上漲,民眾的薪水似乎沒有改善多少。
改了基本薪資「青年低薪」就有解?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教授李健鴻指出,這次月薪調幅是4.72%,比去年調幅略低,但在歷來調幅中,算高的一次。
李健鴻認為,能達到這樣的調幅,是因為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景氣有逐漸好轉。雖然去年基本工資已有調漲,但台灣低薪情況仍然嚴重,需要繼續調整。
李健鴻提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都是以薪資中位數的2/3,作為「低薪」的衡量標準,低於此數字即為低薪。放到台灣的狀況,「低薪」的標準約在2萬7000元左右,現在基本工資調到2萬2000元,兩者還有一些差距,預期明年還可能會繼續調整。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對這次的調幅並不意外,「那是政府機關預期的漲幅。」他認為政府機關已在會前釋出訊息,試圖說服勞資雙方接受。成之約也認為,未來幾年如果經濟狀況沒有太大變動,應會持續以5%左右的幅度調高基本薪資,「不管誰當勞動部長,都會有壓力。」
成之約進一步指出,調漲基本工資的確是改善低薪的方法之一,但不應該只單靠調漲基本工資,就想要改善台灣低薪環境。
成之約建議,可參考國外做法,在稅務上提供誘因讓企業幫勞工加薪、也可透過勞資談判幫勞工加薪、改善產業結構等方法,但若只做其中一項效果就不會好。尤其若產業結構無法改善、無法落實勞資協商,改善低薪的效果就會很有限。
李健鴻則提出3項建議,包含訂定《最低工資法》、「輔導年輕人從派遣轉正職」跟「加強在職青年職訓」。
李健鴻說,很多先進國家都有《最低工資法》訂定最低工資,台灣目前的基本工資審議制度有很多問題,像是勞資爭吵、不具強制力等。但若有最低工資法,就有明確的法律規範調整指標、程序等。
輔導年輕人從派遣轉正職部分,李健鴻表示,青年低薪問題有一部分與青年做的是派遣等非典型工作有關,因此建議仿效日本工作卡制度,輔導年輕人從派遣轉正職,年輕人可以隨著年資增加,薪水也跟著提高。
李健鴻說,加強在職青年職業訓練部分,是為了讓青年可以符合未來產業發展的需求。
除此之外,李健鴻也認為台灣可學習新加坡的「漸進式薪資成長計畫」,由政府補助企業職訓在職員工。
林美珠:最低工資法,3年內出爐
勞動部長林美珠會後親自召開記者會時,針對外界都期盼《最低工資法》立法一事表示,將會在3年內出爐。林美珠說,國家發展委員會也曾提出3年內希望可以完成《最低工資法》立法,勞動部方面也對相關工作也沒有停頓過。
林美珠指出,目前立法進度雖然仍在收集外界意見當中,但她希望可以儘快,也就是說力拼最晚3年內,也就是2020年《最低工資法》完成立法。
台灣勞工陣線會後發出新聞稿指出,今天委員會勞方先喊出調高至27K,資方則要求政府先處理一例一休再談基本工資,勞動部則是提出「分階段調漲」的腹案。長期以來基本工資審議總是「討價還價到最後一刻」,有許多不可預期的亂象,必須透過「最低工資法」的立法才能解決。
勞工陣線在新聞稿中指出,總統蔡英文在2016大選時,就已提出《最低工資法》立法的政治承諾,至今卻「只聞樓梯響」。國際勞工組織(ILO)的186個會員國中,已有171國實施最低工資制度,其中有約100國是以立法的形式規範。
勞工陣線表示,日本在1959年就通過《最低工資法》、韓國也在1988年實施《最低工資法》,而以往沒有基本工資制度的德國,也於2015年正式立法,顯示最低工資法制化已是國際共同趨勢。
勞工陣線認為台灣欠缺相關法制基礎,造成每次基本工資調整都是倉促決議,且都是由行政部門作最終裁決,失去審議意義。呼籲執政黨應立即展開《最低工資法》的立法工程,於立法院下會期通過,2018年施行。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