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rology
queerology是由多名作者組成的共筆部落格,從性/別身份出發,寫生活中體驗的性別政治。 我們在書寫的過程中體認到,Queer或許不只是性別身分,而是所有弱勢、非主流、不屬於世俗認為「道德且正常」的一切;因此想說更多不同的故事,想要拒絕所有形式的壓迫和偏見,希望讓所有孤單和恐懼的個體,都有和彼此作伴的可能。 我們信仰敘事的力量,因為我們也都曾經在別人為我們訴說提示的故事裡,找到自己的一個角落與一盞窗。在他人的故事裡為自己找一個位置,從此便少一點流離失所;或者找一個出口,多一點海闊天空。 透過書寫,queerology希望能夠收容一些慌張、體貼一些迷惘,或打破一些固著。我們希望,在不同的敘事和意見中,能有感到被理解、被接納、被包容甚至被質疑、或被挑戰的可能。讓queer不只是性別的酷兒,也是意見的酷兒。
2018年性別事件總回顧:我們是不是正在面對性道德的逐漸緊縮?
這種緊縮其實來自兩個幾乎是對立的方向,一個是保守人士企圖回歸所有「傳統道德」的保守意識形態,將所有不符合其主流想像的性都視為不健康且需要被修正或排除。另一個卻可能是來自於所謂的「進步陣營」,隨著性別暴力議題被熱烈討論,反暴力的行動有時候可能會導致我們將性看做一種原罪,因此試圖打造一種無性的性別互動。
「性傾向扭轉治療」的前世今生:反同勢力如何連鎖經營並輸出全球?
如今這本書不僅剖析原著小說、改編之處和電影文本,更花了四成的篇幅細數「性傾向扭轉治療」(conversion therapy)在美國的前世今生,於公投結束滿月的此刻,讀來令人心驚,卻也踏實補足了LGBT+社群需要的運動歷史知識。
康普頓起義:在石牆倒下之前,那一杯在空中飛行的熱咖啡
石牆也並不真的是當時第一起 LGBTQ 群起反抗警察霸凌的暴動事件,事實上在石牆起義之前,全美各地在洛杉磯、舊金山等等就已經傳出大大小小的衝突,而今天就要來介紹其中一起因為媒體和政府單位的刻意打壓而逐漸被世人忘懷,直到最近才經由一些人的努力,讓當時的場景和歷史得以重見天日,在石牆起義發生的三年前,也就是 1966 年所發生的「康普頓咖啡廳暴動事件」。
誰的婚姻,誰的身體:從代孕看男同志尋求「形式婚姻」的問題在哪?
不論是談代孕還是談形婚,有個不可忽視的基本事實——生殖過程必定牽涉女性身體的參與,或者更精確而言,是能夠生育的子宮。
在開放式關係中維持封閉的感情,安定的感情裡也能有動態的關係
每個人所理解、感受到的「愛」都既寬廣也狹隘,無論愛人們發展出哪一種相處之道都既獨特卻也毋庸大驚小怪。針對多元且難以複製的親密經驗,是非判斷終將是無謂且徒然。
成為性侵犯驗傷護理員的曾經受害者:請記得創傷可成美好沃土
讀《十三歲,我不再是我》這本書不容易,但要活過那樣的生命並將它紀錄下來,才是真正困難的,而山本潤給予了我這個讀者很多溫柔,於是我不停落淚,當她說「藉由溫柔的愛,我希望能讓你重拾自己。愛就是這個過程」的時候。
成為驗傷護理員的性侵受害者:請記得你的創傷可以長出美好的沃土
讀《十三歲,我不再是我》這本書不容易,但要活過那樣的生命並將它紀錄下來,才是真正困難的,而山本潤給予了我這個讀者很多溫柔,於是我不停落淚,當她說「藉由溫柔的愛,我希望能讓你重拾自己。愛就是這個過程」的時候。
但願我們不再妥協於「只要不是強暴就好」
以下我想討論三個面對性騷擾最常見的反駁:「你自己不離開的」、「不要把女生變成玻璃心、不要把女生幼稚化」、還有「你這樣才不叫被強暴」。
但願我們不要再妥協於「只要不是強暴就好」
以下我想討論三個面對性騷擾最常見的反制言論:「你自己不離開的」、「不要把女生變成玻璃心、不要把女生幼稚化」、還有「你這樣才不叫被強暴」。
2017 性別新聞回顧(下):當我們拒絕檢討性道德標準,性獵奇就愈具正當性
和許多國家相比,台灣的女性的處境確實不差,而性別平等似乎也已成為一個政治正確不容反對的話題。然而,這就代表性別已經平等了嗎?
2017 性別新聞回顧(中):直視性別暴力,建造一個更為平等的性文化
性別暴力是一個看似直觀卻也複雜的議題。討論性別暴力的目的並非讓「性」-包括各種與性相關的討論和互動-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相反的,直面性別暴力,正是因為我們需要性,而且應該要享受性。
2017 性別新聞回顧(上):從同婚到愛滋污名,反同團體來勢洶洶
2018年,在同志議題上,我們可以預見更多的戰場,從同婚、到愛滋汙名、到性別教育,將會是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而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恐怕也沒有任何一條捷徑可取,只能繼續不斷地溝通、倡議,並且透過自己的選票和政治參與,監督掌權者們。
致力於改善性別不平等的跨性別科學家之死——記 Dr. Ben Barres
敝人曾經在Q的某篇文章中提過Dr. Barres,他是目前世界上少數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Female-to-male身份的科學家,並且長期致力於改善女性科學家在體制內被不公平對待的處境。
《變身妮可》:性別認同從來不只是符號,而是一輩子的人生功課
《變身妮可》是一本紀實的報導文學,描述跨性別者妮可,從小到大的家族故事——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不僅是一個人的事,如同英文書名所示,這也是一個美國家庭變身並發揮社會影響力的過程。
對許多原始部落來說,性別從來不是「男陽女陰」這麼簡單
性別多元並不是什麼現代新潮的觀念,跨性別在人類許多原始部落社會體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並且有其社會功能,對部落的族人們來說,性別從來不是男陽女陰一分為二這麼簡單,跨性別是再自然不過的存在。
反同人士的「我身邊也有很多同志朋友」,不包括我們這些「壞同志」
曾幾何時,變「好」重要到需要殘忍地將責任與壓力都放到偏離秩序、或我們認為不夠「好」的人身上?要變好的,不是這個社會嗎?
看似理所當然的公平權益,往往是那些「有完沒完」的社會行動爭取來的
當同志團體、愛滋組織、或者學者出來說明為何賴院長此話對於愛滋防治是開倒車時,也一定可以看到下面有網友留言說:「這是事實啊,數據就是這樣,不懂為什麼甲甲又要跳出來罵人。」為什麼每次發生類似的新聞,總是會看到同志團體出來大呼小叫,同時間又有人認為這是小題大作呢?
我可以不要孝順妳的父母嗎?——同志婚權通過後的反思
如今我們就站在同志生命史新的一頁的面前,如果我們得到的還是一個和傳統沒什麼分別,甚至因為需要仰求對方接受而有更加不平等的婆媳/翁媳/翁婿關係的婚姻,那麼同志婚姻究竟革命了什麼?又進步了什麼?
後婚權時代的大哉問:婚姻平權和平等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在後婚權時代,或許是時候讓我們再次思考,所謂「婚姻」代表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所期待想像的婚姻,究竟是一種情感承諾、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國家治理的手段與工具?如果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能夠彼此陪伴照顧,讓更多人可以更安穩的生活,那麼眼前這樣的婚姻形態,究竟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