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愛
高師大游美惠:戳破「浪漫愛」的虛假泡泡,其實充滿性別不平等與父權思維
近來出現「親密關係民主化」論述,即把自由公開討論的民主溝通模式,帶進現代生活的私領域,使親密關係建立在溝通協商的基礎上,避免支配與控制,維護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的「自主性」。游美惠帶著笑容說:「用心推動情感教育的老師們,就是背後功臣。」
修圖上傳社群媒體蘊涵著性別意義,浪漫愛「商品化」帶來的影響為何?
當親密關係價值、社群媒體和商品彼此掛鉤時,甚至演變成為了在社群媒體上看起來很親密,購入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商品,花大錢旅遊,但其實真正彼此的問題卻沒有解決,真實的生活反而被社群媒體操控,也不斷複製性別結構裡的不平等問題。
《焦慮是禮物》:「關係焦慮」是對一段健康並深情的關係,所抱持的廣泛性懷疑
許多人因為被我們的文化洗腦,構築了一整套不切實際的虛幻期待,他們期待愛情看起來和感覺起來應該是某種特定的樣子,而被心裡那張愛應該如何的列表折磨,開始懷疑自己的關係。
《渴求的心靈》:我們經歷過浪漫愛情的好與壞,那「無私的愛」到底是什麼?
「愛」不一定都得與我們自己有關。事實上,如果我們試圖確保「愛」總是以我們為中心,那麼,我們可能會錯過「愛」所蘊含的廣闊且深刻的意義。
愛情人類學:凡夫俗子為何在情人節捶胸頓足、渴望愛情?
你也可以嘗試以科學理性的方式來研究情人節,假想你是個人類學家,站在觀察對象中間研究這些俗人為何在情人節這天性致勃勃、散盡家財、捶胸頓足、渴望愛情?你還可以再想想,到底是人類選擇了愛情?還是麵包幫你選擇了愛情?
愛情人類學:凡夫俗子為何在情人節捶胸頓足、渴望愛情?
你也可以嘗試以科學理性的方式來研究情人節,假想你是個人類學家,站在觀察對象中間研究這些俗人為何在情人節這天性致勃勃、散盡家財、捶胸頓足、渴望愛情?你還可以再想想,到底是人類選擇了愛情?還是麵包幫你選擇了愛情?
三個男人間的糾葛愛意,《大叔的愛》會如何收尾?
《大叔的愛》除了在網路上沸騰、演員們的演技備受肯定,連角色的同款上衣和托特包都賣到缺貨,這不但反映了BL商機的蓬勃,還有社會對同志態度的改善。然而浪漫愛劇本以及對男同志陽光印象的形塑,指出了社會中價值選擇的偏好,收視率的落差也再次呈現了同志所面臨的困境了。
【校園愛情診療室】慣性劈腿篇:渣男渣女與幼兒期「分裂」有極高關聯
愛情走到盡頭,最讓人痛苦的分手原因之一就是因對方劈腿而分手。但在痛罵渣男渣女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怎麼從社會學和心理學分析這個劈腿情境吧!
後婚權時代的大哉問:婚姻平權和平等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在後婚權時代,或許是時候讓我們再次思考,所謂「婚姻」代表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所期待想像的婚姻,究竟是一種情感承諾、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國家治理的手段與工具?如果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能夠彼此陪伴照顧,讓更多人可以更安穩的生活,那麼眼前這樣的婚姻形態,究竟是不是最好、最有效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