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
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天然氣扮演橋接能源,經濟部估119年綠能占比24.7%
能源署長游振偉指出,目前白天光電出力量已可供應日尖峰所需,光電最大貢獻達700萬瓩,因此會轉向著重夜尖峰時段電力供給,台電也調整調度模式,例如透過水力、燃氣機組快速支應,再搭配能源管理、時間電價、需量反應,以維持夜尖峰穩定供電,預估AI 科技潮爆發的113至117年間,備用容量率約在8.1%至13.3%。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冠軍拍出光電爭議,太陽能板該如何放到對的地方?
在農電共生相關機制未建立完善時,出現許多「假種田、真種電」的現象,造成社會的高度關注與討論,一張《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冠軍的照片也展現出過去的問題。雖然現在許多問題已有調整,光電真正要能夠為農業加值,還有許多地方必須著力。
綠電趨勢不可逆,台電布局「風光」軍團力拚發電量倍數成長,年底釋出5000萬度專供中小企業
經濟部官員表示,對中小企業來說,買不到綠電真正難處在於「價錢」和「找誰買」,現在綠電平台電供給量不夠且價格較高,綠電市場機制不夠完整,買大量綠電者遇到信評問題,買小量者找不到買家,為讓市場更健全,因此協調台電釋出綠電,以滿足供應鏈短期綠電要求。
企業綠電需求若渴,搶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80億度電,CPPA信保機制紓解綠電荒
開發商透露,半導體龍頭過去完全收購的市場價格大約是每度3元左右,但有綠電信保機制開放其他買家進場後,有望提高到每度4元以上,相當於價格提高30%以上。開發商指出,因為信評因素,各風場仍會部分售給台積電,但有擔保機制後,有望每風場50%到70%左右的綠電可賣給價格較高、受擔保的買家,也就是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綠電,當中有3到5成釋出給目前買不到綠電的買家。
光電共生政策屢遭批評,農委會澄清:台灣鯛產量受雨量影響而減、農產地絕對不推農電共生
蔡英文政府設定「2025年淨零排放」目標,為此,農委會結合經濟部和地方政府推動「漁電共生」,計畫在養殖魚塭上方加蓋太陽能板,卻屢屢成為漁產產量下降眾矢之的。農委會澄清漁產量受降雨量、轉養殖等因素影響,也再三保證不會再農地上「種電」。
【砍樹種電6】大安森林公園能吸多少碳?學界倡議培養氣候公民科學家
現在根據不同的資料推估,有的顯示台灣20年生的造林木平均每年每公頃可吸存12.6公噸的二氧化碳,有的以每公頃1500到2500顆樹估計大約每年吸碳量在10到15公噸之間,由於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木沒那麼多,估計1年吸碳量僅約110.5至242.6公噸。
【砍樹種電5】光電場址與農漁爭地,環團籲結合國土法規劃
蔡卉荀表示,根據能源局今年4月的簡報,光電開發將以生產力低、高鹽化等「低地力」區域執行,目前相中台17線以西一帶,彰化大城就是列入開發選項之一,另外包含雲林口湖、四湖及台西等地。地球公民基金會分析,這些被指為「低地力」的土地,很大一部分與農委會林務局公布的「國土綠網區域保育軸帶」重疊。
【砍樹種電4】 碳匯資料「見樹不見林」,造林、砍樹陷兩難
孫義方說,林地應該如何運用,一開始就需要規畫,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就不需要疏伐,若是經濟經營就需要;打個比方,原本種植2500棵、疏伐後可能只剩400棵,這是為了林木生產;不能用既有的林木經濟模式作為固碳的標準。孫義方也建議,竹林、檳榔園或是確定不能耕作的農地,若能釋出種樹也會有幫助。
【砍樹種電3】環評承諾「造林抵碳」僅1件,開發業者觀望成本效益
由於「造林與植林」是在沒有樹林的地去種樹,國際上也有維護既有林地、計算碳匯的方法,農委會還在研議新的方法。黃偉鳴說,這部分涉及森林管理,但對照新植樹的減碳效果,可能又更少一點,仍待進一步計算。
【砍樹種電2】台糖要在港墘農場種電,地方民眾反對砍除20年造林地
「種電能或許能讓窮鄉僻壤翻身,減緩人口流失」家住義竹鄉的蔡姓民眾說,義竹很多魚塭都租給太陽能光電業者種電,漁民增加不少收入。從彰化、嘉義到雲林沿海一帶,近年長出了一片一片光電板,光電面板改變了農村的景觀,這是不可否認的;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喜歡種電,有些人可能是想從中撈一些利益,有的人則認為破壞景觀。
【砍樹種電1】憂心花蓮鳳林鎮成「光電板森林」,居民盼開發透明化
花蓮縣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美玲說,鳳林鎮以農業及觀光業為主,其中以飛行傘及輕航機最具特色,遊客享受空中鳥瞰花東縱谷景色風光,無限制地開放光電開放,相信沒有遊客會願意大老遠來花蓮看太陽能板。
立院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新建物屋頂應設太陽光電設備
這次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為有效運用建築物屋頂,經濟部參考德國柏林立法經驗,增訂符合一定條件的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應於屋頂設置一定裝置容量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前項建築物範圍、一定規模、一定容量及其計算方式、受光條件及可免除情形的認定標準,另外定之,後續經濟部將與內政部共同研商相關子法規範。
屋頂強制裝太陽能板還能曬衣服嗎?八個Q&A讓你瞭解為何「屋頂光電」該入法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12-1條修法,強制「一定規模之新、增、改建建物」需設置光電。有些人問「為什麼要強制?」、「日照量夠嗎?」、「以後頂樓還能曬衣服嗎?」用這篇文章,一次看懂你對屋頂光電常見疑問的解答!
漁業管理失靈之下,台灣的漁電共生該如何防堵「假養殖真種電」?
隨著光電案場陸續完工魚塭開始放養,台灣漁電共生開始進入光電板下養殖成效實戰的新時代,但當漁業署聲稱漁電是養殖轉型的驅動力,並大力鼓吹室內漁電為養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時,然而絲毫不見整體養殖漁業的漁電發展政策。
韓國貿易協會副會長:台灣與韓國先天能源匱乏處境相似,「氫能經濟」可望成新轉機
韓國政府在2019年就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車廠、能源等企業也爭相投入氫能車、氫能電池、氫能電廠等相關技術與產品開發,進攻應用發展較快的歐美市場。「但台灣好像還沒有像韓國一樣關注這個領域」,鄭晚基說,台韓都是尖端技術開發、製造強國,在氫能產業上定能找到許多合作方式。
經濟部能源局研擬白皮書,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
經濟部表示,台灣推動光電,除了採取屋頂型設置目標外,地面型光電也以閒置土地活化或複合式利用方式推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另隨國土計畫法施行,經濟部透露,能源局正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下,以利與其他用地調和。
中國疫情衝擊太陽能產業供給,13家台廠喜迎歐美轉單效應
中國疫情影響的太陽能產能,而目前歐美各國正積極打造太陽能設備,整體市場供不應求,此外加上國內政策利多頻傳,共計將有13家太陽能模組業者受惠。
台東知本光電開發案爭議4年,法院判卡大地布部落勝訴、撤銷電業籌設許可
知本光電案訴訟代理人黃馨雯律師表示,很感謝法院聆聽部落的聲音、做出保障原民權益的判決,強調此次判決的重要性不只針對知本光電案,也主張原民會制定的《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其實侵害部落權益。
《【牛津通識課02】再生能源》:所有對環境衝擊的擔憂,都逐漸轉移到「第二代生質燃料」上
本書作者為牛津大學物理榮譽教授、諾貝爾獎獲獎實驗團隊成員,深入淺出介紹了世界能源使用的現況,以及各種再生能源的運作原理、特性、潛力及未來展望,輔以許多統計數據和產業現狀的佐證,顯示科學家們及各國政府已經準備好了,2050零碳排的目標並非天方夜譚,這些再生新能源確實能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