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葬送的芙莉蓮》的啟示:「人生在衰老之後的時間比想像的還漫長啊」,人類有可能治療「老化」嗎?
說實話,我不能夠預測我們這一代的醫師、科學家甚至是人工智慧,能夠將人類的思考模式、生活樣態以及生命的長度帶往什麼樣的境界。但正如芙莉蓮的夥伴曾說過「那就要由芙莉蓮負責了,她會把我們的記憶帶到未來去。」
新內閣若想減少空污打造健康台灣,「運具電動化」是必打的一張牌
調查顯示,有五成以上立法委員認為電動運具推動的目的涵蓋空污防治,七成以上立法委員認為台灣電動運具政策落後世界各國,且有超過九成的立委支持推動電動運具發展,顯示推動電動運具發展已是朝野共識,將成為新任內閣責無旁貸、刻不容緩的工作重點。
「在宅急性照護」明年第2季上路,3類感染症患者優先,擬部分負擔降至5%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隨著新醫療模式的出現,「透過一點點鼓勵,讓民眾願意試一次看看」,現行急性病房住院部分負擔,30日內負擔比率為10%,希望將在宅急性照護部分負擔降至5%;過去在宅部分負擔無上限,未來在宅急性照護部分負擔將設上限,且不會超過每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
中國多種呼吸道疾病併發,檢測劑需求激增;傳重啟健康碼和核酸檢測,民眾餘悸猶存
報導指出,儘管在多地「重啟」健康碼的網路傳言目前是「虛驚一場」,但民眾在呼吸道疾病高發的當下,確實擔憂健康碼會捲土重來,被應用到本次流感、黴漿菌肺炎等疾病防控。此外,近期一些大型會議也傳出又回到過去3年的核酸檢測。
12月起8類場所要戴口罩?近期可能大流行?迎戰黴漿菌6大QA一次看
最近常在網路上看到,12月起8類場所要戴口罩,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澄清,這個內容是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措施,是過時資訊,與現行措施不符,民眾勿信、勿轉傳。
中國兒童呼吸道病例激增,病毒學家:衛生官員傳達訊息不力,大多數病人並不需要去醫院
冬季也是感冒和流感大行其道的季節。中國尤其是北方地區醫院人滿為患的畫面令人擔憂。有專家指出,中國公共衞生專家的溝通能力偏差,是造成人們恐慌和困惑的原因之一。
碰上傳染力極強、沒疫苗可打的黴漿菌怎麼辦?連續高燒、神智不清、呼吸困難請趕快送急診
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並無法避免被感染的機會;如果團體中或家庭中有人被證實感染黴漿菌肺炎,其他成員一旦發生典型黴漿菌肺炎的症狀,則應主動告知醫生曾接觸過黴漿菌肺炎的病人,這樣醫生便會考慮給與抗生素。
「會走動的肺炎」肺炎黴漿菌國內疫情近4年最高,疾管署:12歲以下族群上升趨勢明顯
曾淑慧說,今年肺炎黴漿菌病例數比過去3年COVID-19疫情期間高,但與疫情前相近;今年疫情在27週後開始逐步上升,36週超過疫情前,在39週到達頂峰,當時當週病例數約120例,隨後開始逐步下降;此外今年高峰也低於去(2022)年高峰(44週)的150例。
完美詮釋《哈利波特》鄧不利多校長,英國演員坎邦爵士享壽82歲
曾飾演《哈利波特》鄧不利多校長、《王者之聲:宣戰時刻》英王喬治五世的英國演員邁可坎邦(Michael Gambon)28日晚間辭世,家人證實他罹患肺炎,享壽82歲。《哈利波特》的演員們紛紛表示哀悼。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10月大男嬰染D68型亡為今年首例,提醒家長注意開學後傳染風險
林詠青提醒,腸病毒D68型病毒所造成症狀與71型或克沙奇症狀不同,後者較常有口手足病等症狀,D68型則較常併發肺炎,過往也有個案出現肢體麻痺狀況;家長須注意,小朋友若有意識變差、嗜睡、呼吸急促、發紺等症狀,都要考慮併發重症的可能。
口罩再鬆綁:4月17日起搭乘大眾運輸不需戴口罩、8個場所還需要戴
指揮中心宣布,如疫情持續穩定,自4月17日起放寬公共運輸戴口罩的規定。不過在醫療照護、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等機構,仍需配戴口罩。同樣放寬限制的還有探病篩檢、中重症解隔離的規定,並且新增三類適用單株抗體Evusheld的對象。
【國際新聞圖輯】密西西比州小鎮被龍捲風夷平、教宗方濟各肺部感染住院
今年美韓不僅恢復雙龍演習,還從原先的「旅」級演習,提升到規模更大的「師」級演習,除了美韓的陸海空三軍都參加以外,英國陸戰隊也參與其中。兩國強調雙龍演習屬於防禦性質軍演,不過北韓對此十分不滿,並認為這是美韓演練入侵北韓的攻擊行動。
【圖表】景氣寒冬,2022科技業裁員超過10萬人,各家老闆身家大失血
受戰爭與全球經濟衰退影響,疫後裁員潮也吹到了矽谷科技業,包含Meta、Twitter、亞馬遜紛紛宣布裁員。相較2020年多是觀光或交通業受到影響,2022年這波裁員潮更多發生在疫情期間營收大幅增長的電子商務產業,究竟背後原因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本土新增2萬3458例、死亡18例:嬰幼兒疫苗不開放混打,全台144所社區篩檢站10日將退場
關於公費補助PCR的問題,羅一鈞強調,如果在住院當中,經過醫師評估後需要進行PCR,那便是由公費補助;不過若民眾是自己因為出國、工作要求需要篩檢,那便不屬於公費的補助範圍。
本土增2萬3718例、32死:BA.5有群聚傳播但社區佔比仍低,將討論幼兒輝瑞BNT施打細節
關於8月1日所公布的北部2例BA.5案例,羅一鈞表示,這起BA.5的家庭群聚是北部第1起群聚案例,也是國內的第2起。不過目前BA.5的檢測出的比率為2%,在整起社區仍是偏低的狀態,後續會再研判狀況。
2021台灣疫情下的演員生活
台灣面臨第一次COVID-19進入社區,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就是藝文娛樂產業,目前已經進入長達一個多月的三級警戒,這段時間這些相關的工作者們所有工作都停擺,這些日子是怎麼過的呢?
【圖表】疫情下的新生活,來自美國閉關一年的經驗分享
台灣經過一年的倖免,現在COVID-19病毒進入了社區,大眾也都進入後疫情生活的新日常(new normal)。本文作者以去年在美國一年的疫情生活,提供一些生活建議供大家參考。
網傳能治療COVID-19?「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常見疑問一次看
針對網傳能「預防COVID-19」、最近討論度高的「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關鍵評論網》整理了9個常見QA帶你一次看懂。
急診醫師傳授2招避免「快樂缺氧」,民眾沒血氧機也能自我監測
民眾若沒有血氧機,也能利用步行測試、計算呼吸等方式自我監測,正常人在沒運動的情況下,每分鐘平均呼吸12至20次,若發現自己每分鐘呼吸超過30次,就代表有異常,建議儘速就醫。
【採檢站與足跡地圖】一次查詢各地篩檢站與COVID-19確診者公共場所活動史
因應疫情擴散,指揮中心要求各縣市開設社區篩檢站,本文以地圖整理所有篩檢站位置並持續更新。也整理4月底至今所有確診者足跡,並放上查詢功能方便大家查找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