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球
中職新球季首採用突破僵局制,壘上有人也要計時;增4項重播輔助判決,補賽皆可多登錄1人
中職今年球季將新增退板限制規定,楊清瓏指出,聯盟提出依照美國大聯盟的規範,同一打席內投手只能退板2次,不過總教練最後決議希望退板增加1次,因為是第一年實施,給選手有些緩衝,最終決議最多只能退板3次。
龍象大戰爭議事件:象魔力主動拿帽澄清「非法物質」,中職秘書長允諾將參考大聯盟規定
針對非法物質爭議,象魔力賽前接受媒體訪問,並主動把球帽遞給媒體檢查,並表示,當下就是正常進行投球工作,如果要看帽子沒有問題,他沒有任何東西是需要隱瞞的。但也希望不只是針對他個人而已。
搞懂pitch的各種用法:「You gave a good pitch」不是指「你球投得很好」
在生活中,最常使用Pitch的時機就是投球與音準吧,但在職場或商業上使用pitch時,可不是這些意思。
MLB開始嚴格取締外部物質後,Gerrit Cole如何應對他的「轉速危機」?
從大聯盟開始嚴格取締外部物質以來,Gerrit Cole就成為一眾媒體球迷眼睛緊盯的對象。長期以來都有傳聞Cole是頻繁使用外部物質的明星球員之一,這項聯盟新規定會對他帶來什麼影響,而他又該如何應對呢?
棒球場上的不死鳥:兩度面臨「投球失憶症」的增菘瑋
旅美期間就曾因投球失憶症遭到印地安人釋出,回台灣後原本已經在黃衫軍投出王牌身手,卻僅維持一年又再度面臨低潮。誰也想不到,離開職業舞台後,增菘瑋還能東山再起,就像不死鳥一樣。
為何「20世紀最後的魔球」指叉球,近年來在大聯盟幾乎銷聲匿跡?
「1980年代大聯盟代表球種」、「日本20世紀最後的魔球」,盛極一時的指叉球,在美國近乎銷聲匿跡的秘辛為何?國內諸多擅投指叉球的本土投手,又該如何借鏡美國大聯盟的控管方式?
投球失憶症(YIPS)要面對的,不只是心中的恐懼
動畫《棒球大聯盟》將YIPS(易普症)翻為「投球恐懼症」,其實有些誤譯的成份在。經過本文的介紹,各位會比較瞭解到,YIPS其實分為焦慮和運動障礙兩種類型,並不是全然的心理疾病。
葬送青少棒投手的不是變化球,而是「投球數」
為什麼不少棒球教練都告訴學生,年紀太小不能練變化球?太小開始投變化球容易受傷的機制是什麼?而近幾年有一些研究卻顯示,曲球對手肘所造成的壓力甚至比直球還小。這是怎麼一回事?
避免棒球運動傷害:哪些是常見的錯誤投球機制?
一個對大聯盟傷兵名單的研究中發現,投手的傷勢,上肢約佔七成,其中絕大部分出現在手肘與肩膀,而過大的手肘外翻力矩及肩膀外轉力矩,則分別是造成手肘與肩膀傷勢的直接因素。另一篇期刊,也歸納了會導致上述力矩過大的四個錯誤投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