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Lowe
- Related Tags:
- Keith Lowe
- 齊斯・洛韋
- 二戰
- 戰爭罪行
- 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
- 恐懼與自由
- 歐洲
- 納粹
-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
- 歷史素養
《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日兩國在集體記憶上彼此競逐
在《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中,齊斯.洛韋檢視各國在二戰期間的經歷與人民對戰爭的態度,勾勒出人們與紀念碑及其象徵之間的關係。他指出,人們透過豎立紀念碑,以紀念過去之名,實則是在重建對過往傷痛的主導權、刻劃善惡之間的界線,甚至描繪對新時代的期許與想望。
《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靖國神社——英雄、烈士與怪物之間的灰色地帶
本書關注二戰紀念碑的獨特之處,說明這類紀念碑之所以特別被重視、極少面臨遭拆除的命運,就在於人們對二戰英雄、烈士、狂人,乃至對戰爭中的末日意象與戰後復甦的理解,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輔相成。書中分為五大部分,分別從不同角度檢視二戰紀念碑的意義。
《恐懼與自由》:杜魯門短短20分鐘演說,為冷戰期間的美國外交政策定了調
杜魯門試圖表明自己已經準備好強硬對付共產主義。即使他當時不可能知道,但他在演說中概括的幾項原則,卻在二十世紀接下來的時間裡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礎。
《恐懼與自由》:看到美國向日本炸了兩顆原子彈,這群科學家陷入深沉的沮喪
原子力在一九四五年揭露於世之時,帶給全球的震撼感受是如今很難體會的。當杜魯門總統宣布原子彈已在廣島投下,全世界媒體對這個消息全都毫無心理準備,也不知該做何回應。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歐洲唯一歡迎德裔的地區,就只剩下德國而已
在二戰結束後的四年裡,至少有三百二十萬名難民在蘇聯占領區裡落地生根,甚至另一說可以高達四百三十萬人。這之外還有三百萬上下的難民是將蘇聯占領區當作中繼,之後又遷移到德國的其他地區。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用「故事」表揚自家同胞,在戰後歐洲是極為普遍的現象
凡是在積極參與過二戰的國家裡,這樣的故事少則數百、多則數千。當中有些實屬誇大,有些過於神化,但在平凡人不畏艱險取得勝利的直白描寫中,他們無疑代表了整體歐洲的宏觀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