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燁
【2024金馬獎】中國導演及演員橫掃三大獎,吳慷仁與安溥再度引發關注
香港導演楊曜愷執導的電影《從今以後》也入圍多項大獎,該片以年長的香港女同志伴侶為主角,其中一方突然離世,因未訂立遺囑,兩人同居多年的「家」被死者家人取去。導演楊曜愷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說,想透過電影反映香港沒有同婚帶來的問題。
【2024金馬獎】同志、疫情、封城:中國導演繞過審查拍成的「敏感電影」
金馬獎遭中國封殺六年後,今年吸引多位中國獨立電影人攜敏感作品參與。婁燁的疫情紀錄片和耿軍的同志電影備受矚目,凸顯中國電影人在創作與上映間的困境,也顯示金馬獎作為華語電影平台的重要性。然而,台灣的中國電影配額制度仍限制這些作品的上映機會。
【2024金馬獎】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談評選內幕:電影獎的殘酷就在這,只能選擇一位勝出
婁燁執導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徐漢強的《鬼才之道》囊括五項技術獎項。而賽後,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說明評選過程,突出各獎項的激烈競爭及評審們的考量。
【2024金馬獎】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奪最佳導演,多角度呈現疫情中最艱難的日子
婁燁以《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奪得2024金馬獎最佳導演。影片描繪疫情封城下劇組的掙扎,婁燁透過製片致詞感謝團隊,並分享電影將在12月20日在台上映,歡迎大家前往支持。婁燁是中國第六代導演,其作品風格獨特,屢獲國際影展肯定,此次終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殊榮。
【影評】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電影這回事嘛,就是生活,它一直都在路上
婁燁透過《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拓展了一部劇情電影的可能模樣,同時,謝謝婁燁仍有回應時代的勇氣——這部電影關於疫情、政治以及人民運動。同時,婁燁更關照「電影是什麼,又為什麼拍電影」的深刻辯證;作為觀眾,看見這樣的作品是激動的。
【2024金馬獎】八位影評人推薦片單:中國名導婁燁、耿軍、王兵入榜,「鬼才」、「小雁」成台灣代表
2024年第61屆金馬獎,報名影片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本屆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其中以《鬼才之道》入圍11項提名領跑,而後是《小雁與吳愛麗》、《漂亮朋友》、《白衣蒼狗》、《默視錄》、《餘燼》、《女兒的女兒》等作。有鑑於此,《關鍵評論網》邀請影評人,從本屆金馬獎的所有入圍作品(不限類型)之中,各自選出一部最鍾愛或最想推薦給讀者/觀眾的電影,並附上理由推薦。
【影評】《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婁燁誠實且勇敢,在大疫之年重構記憶與情感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所呈現的虛擬與情感的交織,揭示虛擬如何成為現實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虛擬並不是現實的對立面,而是對現實的一種擴展與深化。在虛擬中,情感得以重構,於虛擬與現實的多重維度中找到新的意義。
10位影評人心中的金馬60最佳影片: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領銜,挑揀經典中的經典
在金馬獎第60屆的今年,《關鍵評論網》邀請10位影評人,從金馬獎過往「獲得」最佳劇情片的59部電影之中,選出自己最喜愛的作品。其中,包含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人皆上榜,而在這4位名家之外,還有哪些導演的作品也是影評人的心頭好?
【藝遊嚮導】7/19-7/24:無獨有偶《自私的巨人》、台秋祭、搖擺倫敦音樂派對,本週還有哪些精彩藝文活動?
消波塊、東泉辣醬、太陽餅,你認識的台中是什麼樣的一座城市?台中暑期首屆音樂盛典「台秋祭」邀請拍謝少年、魏嘉瑩等龐大陣容輪番登場,用音樂告訴你,這城市就是這麼「Chill」。
婁燁《蘇州河》:一場悲壯的城市漫遊,以底片捕捉上海的潮濕與鬱悶
《蘇州河》作為婁燁在千禧年之際交出的作品,帶著某種實驗性,與當時代人們對於末世的想像與未來的救贖恰恰不謀而合。
婁燁《頤和園》:自由、平等、愛還有死亡,每年六月四日我們都可以回味的電影
「無論自由相愛與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終結,憧憬光明,就不會畏懼黑暗。」婁燁《頤和園》裡用了這一段話作為結尾,活下來的人過得並不算好,記得太清楚的人過得太痛苦。
婁燁新作《蘭心大劇院》遭撤檔,中國審查制度將創作者打成半殘
從稍早婁燁新作《蘭心大劇院》又被遭撤展映,便能看出言論與創作的自由正是中國長期以來嚴重缺乏的,「審查制度」摧殘了創作者自由,而影像乘載了人的情緒與社會諸多議題,有批評才有反思,才有對話的空間,才有進步的可能。
劉德華、金城武獲邀擔任奧斯卡評審!你一定認識的20位美國影藝學院的新成員
從2016年的「奧斯卡好白」到2018年的「Time’s Up」,美國影藝學院近年來因為其性別與種族不平等飽受批評。如今他們為此做出改善,日前美國影藝學院公佈來自59個國家的928位新成員名單中,女性成員從原本的31%變成49%,非白人則從16%提升到38%,而這些新進成員中更不乏我們所熟知的電影演員們。
【電影冷知識】《天注定》故事背後的巴東烈女鄧玉嬌,如今安在哉?
電影中,小玉和有婦之夫的未竟愛情也是基於鄧玉嬌的真實遭遇。賈樟柯用有婦之夫的水果刀串聯兩個事件,刀子的兩面刃,一面是用來體現情感,一面是用來傳達激憤。
回應〈假裝金馬獎沒有統戰〉一文:看多中國電影就會被統戰?互相了解不代表會互相認同
看多中國電影就會被統戰嗎?我無法認同:互相了解,並不代表會互相認同;甚至互相喜歡也不代表會想要成為對方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