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慧真
專訪《夜遊》作者房慧真:不只用記憶也用身體,包括性騷擾和體罰,來丈量那個年代
十年記者工作之後,房慧真在《夜遊》當中坦露自己,除了將個人與社會的變化相互揉合之外,還出現了某些不同面向。例如將生命獻給某個理念、投身社會運動的男性,在面對女性採訪者時,仍可能隱微地流露出與性相關的慾望;記者在把自己視為採訪者或協助者時,面對弱勢,仍可能察覺自己認為並不該有的階級意識......
Me too風暴再延燒:王健壯稱指控不實,吳乃德道歉不再參與公共事務,藍祖蔚「江湖告別」請辭董座
台灣近日持續有Me too事件延燒,其中中研院社會所兼任研究員吳乃德被指控後表示將退出真促會不再參與公共事務。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指出,20年前已為當事人釐清的往事,他不想再多做抗辯,更不想成為政治砲灰,將就此告別江湖。上報董事長王健壯向趙思樂致歉,但卻對房慧真的性騷擾指控感到憤怒。
楊佳嫻《以脆弱冶金》推薦序:長輩也是從小長大的
在《以脆弱冶金》這本文學評論集,首篇〈木馬・唱盤・瑪麗安〉寫楊澤,最末一篇〈向亡靈賒取〉寫John Berger,都是佳嫻文學教養上的最愛,一前一後壓陣,呼應佳嫻二十年前的第一本書《屏息的文明》(二〇〇三),駱駝商隊啟程,保護不被風砂世俗磨損的抒情與文明。
【書評】房慧真《草莓與灰燼》:這是她對裸命者最深的愛,冷眼裡總有顆最熱的心
《草莓與灰燼》的編排,似乎是「由近至遠」。從城市角落,移動到「輯三」旅外的顛簸,有趣的是輯四「回眸」的童蒙往事與一路掙扎,夾在輯五「盡頭」觀測世界之間。
【散文】房慧真〈荒原〉:父親很早就讓我明瞭,城市如荒原,必得步步為營
房慧真的散文除了描摹形色各異的邊緣人、旅途中的顛簸處,自身成長歷程與記者生涯所窺見的斑駁衰朽,更深入歷史現場,將視線延伸至納粹集中營、德國百萬大驅離的牲口列車;直擊車諾比核災血肉如塵灰翻飛,同時青草仍瘋長,花怒放,水自流。
《我香港,我街道2》推薦序:一切猶如香港切片,壓縮顯影著香港人感情的標本
編者鄧小樺:它與第一集的差別在於,為「香港本土」引入了更多的海外維度,在更多的對照與差異之中,想像連結與共同,面對我們離散的本質。
布羅斯基《小於一》導讀:他是史達林極權時代下「文明的結晶」
在一九七二年被剝奪國籍、出走蘇聯,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重新安頓身心後,一九八六布羅斯基在西方世界以英語寫作、出版的第一本文集《小於一》,是他一九八七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關鍵。
《煙囪之島》:一種汙染各自表述——六輕二十年之環境難民
生計全都依附在台塑六輕上,造成了麥寮特殊的社會景象。「六輕汙染」在當地是一個微妙的議題,明明大家住在同樣的地方,喝同樣的水,呼吸同樣的空氣,說法卻像是政治傾向各自表述,各種說法都有。
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凝視深淵黃明鎮
黃明鎮幫助陳進興時遭受外界諸多責難,「我原本在美國有份好工作,為什麼要回來和壞人攪和在一起,從黑頭髮做到白頭髮?因為最黑暗的地方,只要有一點點燭光,就顯得輝煌。」
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其人其事侯孝賢
這些細節,在電影裡不會輕易浮現出來,而是深深積澱,成為電影的地基,那讓侯孝賢的電影,即使拍的是他所不熟悉的異國他鄉,都還是穩穩地,不會懸浮、輕飄起來。
日據時代的「水岸第一排景觀建築」 高級料理屋化身「紀州庵文學森林」
這裡在日據時代曾是平松家族開設的高級料理屋,也曾是作家王文興幼時的居所,如今在文人奔走下成為「文學森林」,也串起不少人的兒時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