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本土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提升疫情警戒進入第三級後,就對藝文產業產生重大打擊,尤其是藝文表演團體受創嚴重,也只能含淚陸續發布活動停辦、異動或調整等防疫措施。原本以為7月12日有機會解封,但三級疫情警戒至今仍未解除,最終仍然希望落空。

「許多人可能以為朱老師及打擊樂團隊很強大,一定沒問題,但事實上,情況或許正好相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兼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接受《關鍵評論網》專訪時表示。

「表演藝術衰於百業之前,興於百業之後。遇到疫情藝文產業往往是站在海嘯浪頭的第一排,衝擊來得比其他行業早,卻最晚才能恢復如常。」朱宗慶指出,從2020年全球疫情開始藝文產業便受到衝擊,並且最晚才解封。表演團隊尚未從去年的疫情衝擊中恢復元氣,便又面臨二度演出停擺、且三級警戒維持超過二個月的境況,「衝擊力道前所未有,已經可能根本性地改變整個產業狀態。」

國家兩廳院售票系統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5月13日發
起「雨天,我們撐傘」方案,國表藝董事長朱宗慶7日
在線上記者會表示,有可能帶動社會小額捐款給藝文界
的風氣,進而促成藝文生態的改變。
(國表藝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0年6月7日

Photo Credit: 國表藝提供

朱宗慶

朱宗慶進一步解釋:「以我創辦的打擊樂團為例,2021年第二季年度演出於開演前一週而宣告取消,原本2020年受邀前往,因全球疫情爆發延至2021年下半年的美國巡演也確定無法成行;暑假的兒童音樂會、十月的下一季演出,都因應疫情持續調整中,而打擊樂教學系統也停課,至今仍無法恢復實體現場授課。還有團隊定期會舉辦的大型國際交流活動,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台北國際打擊樂夏令營等,也因為全球疫情而暫停。」

防疫期間,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除了持續居家自主練習,保持專業演奏能力,也透過線上視訊會議籌備接下來的演出製作,規劃產出既有的系列線上影音,繼續強化在數位時代裡與觀眾、樂迷的接觸與互動,開始運用更多的數位媒介,在臉書與YouTube頻道播出樂團成立35週年系列影片,醞釀多時的官方IG也正式上線。

去年因為疫情肆掠與放置道具廠房大火的衝擊,讓紙風車劇團與綠光劇團損失慘重,尤其是紙風車劇團,2021年原本製作了更好、更有創意的全新劇碼,也由於疫情更加緊繃,導致原本安排好的戶外演出全數遭到取消,短期內的急需尚未能彌平,又面臨新的經濟困頓,讓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承受極大壓力,甚至向高雄銀行借款,只求讓劇團撐下去,並號召大家小額捐款贊助,支持劇團繼續進行公益專案工程。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從去年到現在,所有的活動都已經取消,今年上半年超過70場演出都暫時先延到下半年,以往熱鬧的排練場變得冷冷清清,表演舞台也空空蕩蕩。以往紙風車劇團、綠光劇團把社會捐款當成免費演出,靠著票房收入、承辦大型表演活動及演出盈餘作為劇團營運,但受到疫情衝擊,光是停演而減少的票房,損失就高達上千萬。

紙風車工廠惡火 羅北安:人間條件6如期演出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任建誠

「目前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的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台灣鄉村卡車藝術工程、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三大公益專案,與紙風車劇團的大型戶外演出《雨馬》,綠光劇團重製經典原創音樂劇《結婚!結昏?辦桌》及《人間條件七》全新創作巡迴,都被迫暫停或延期綠光劇團。不過短暫的停頓,是蓄勢整備的好時機,我們很正向面對問題。」

每年第二季都是表演藝術演出的旺季,但遲遲不能解封,許多體質較脆弱的劇團可能會瞬間瓦解;況且就算解封了,整體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復甦緩慢,也很難馬上恢復到原本的生態狀況。任建誠接受關鍵專訪就表示:「當劇場大門再次敞開,要回到過往狀態,還是需要一段時間;而梅花座、間隔座等措施,也會對團隊演出的票房產生影響,然而現階段還難以預期,何時能走到那一步。」

「這次疫情讓整個社會經濟環境都受到影響,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將直接影響企業贊助表演團隊的預算。而職業劇團因演出取消,沒有了展演相關收入可支應,存活也將會十分辛苦。當恢復元氣之路越拉越長,藝文團體將面臨史無前例的關口。」任建誠坦言,就算只是從三級降到二級,還是會有些活動限制,「尤其紙風車的演出常需要跟小朋友互動,家長一定會有所顧慮。」

紙風車劇團1日前進花蓮縣瑞穗鄉富源國小演出親子劇
「蕃薯森林奇遇記」,劇團成員使出渾身解數,與現場
大小朋友一起同歡。
(紙風車劇團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0年5月1日

Photo Credit: 紙風車劇團提供

朱宗慶也認為現在一切都還是未定之數,令人有許多陌生與不確定。這一波疫情來得太突然,很擔心有些團隊可能撐不過這波疫情,因為藝術工作者為了一場演出,前後過程需要付出的成本,實在很難以向外人道。「平時呈現光鮮亮麗舞台的背後,藝術工作者為了一場演出所要付出的成本,已難以為外人道。許多演出團隊、藝術家受疫情衝擊而面臨到的困境,更只能說是『痛得說不出話來』。」

針對藝文產業面臨的困境,文化部也推出紓困方案與相關貸款方案,提供藝文紓困4.0及量身打造的「演藝團體紓困貸款專案」,讓藝文團體能度過疫情難關。文化部估計今年疫情對藝文界造成的損失至少在80至100億之間,除了紓困與貸款,文化部也在研擬相關疫後振興計畫,為未來深化振興預作準備,包括購買版權協助線上播出等,文策院也陸續啟動動畫、劇場、演唱會商演等開發方案。

「文化預算本非大餅,文化部的紓困補助是最基本方式,若是力道不足,其他振興復甦方案都會非常困難。無論何時,都很感謝文化部在疫情期間,投入了極大的心力,盡力想辦法協助所有的藝文工作者度過難關。」朱宗慶表示,雖然疫情帶來衝擊,但時間仍在原有的軸上前進,所有的工作必須步步行進,當挑戰來臨,就勇敢面對。

身兼國表藝董事長身分,朱宗慶很感謝文化部啟動紓困作業,有心協助表演藝術工作者度過難關,「這次疫情發展是歷史性的,何時能雨過天青還未知,但若能在雨天適時撐起一把傘,將支持與心意轉化並放大為實質助益,將會是及時的暖流與幫助。國表藝三館一團作為平台,也從自身的角色崗位來配合文化部政策,透過『特別方案』的推出與延續,協助進行各項紓困作業,陪伴表演團隊共度難關,並為藝文界的未來儲備能量。 」

「劇團已經做好準備,目前只能先想辦法籌錢,包括向文化部申請紓困、借貸等,但以目前情勢來看,如果拖到年底還不能演出,劇團的未來發展將會十分辛苦。就算花4年、5年,我們也會償還貸款,只是希望政府核銷簡單單純就好了,不要申報太複雜。」阮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汪兆謙接受《關鍵評論網》訪問時表示,劇團允諾不裁員、不減薪,盡力撙節支出,「儘管如此,開門就要花錢,每個月的人事、租金、水電、設備維護等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不包括公演製作的相關費用。」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3大國家級藝文場館合力發起第2
屆場館共同製作計畫,評選結果11日揭曉,由嘉義阮劇
團劇作「十殿」入選,團長汪兆謙現場說明劇作理念。
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08年9月11日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汪兆謙

「今年這波疫情讓表演團隊受創很深,引發的衝擊影響及牽涉層面恐怕比去年更大、更深遠、更難應付,不只是取消幾個月演出的損失,而是整個表演藝術的周邊資源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任建誠表示,因為疫情凍結現場演出,這讓大家對大規模地推動線上、數位運用有了更積極迫切的需求。「如何透過線上發展觀賞表演、與觀眾產生連結、推廣行銷、增加營收等,變成了現在重要的課題。」

儘管大家同島一心,支持防疫優先,只是三級警戒延至7月26日,就算部分行業適度鬆綁,暫時開放「微解封」,也要求表演場館必須「無觀眾」限制入場,但可戴口罩彩排。但目前表藝場所微解封的設定模糊,以及解封後的振興措施與後續配套方案也尚未提出,這對原本就財務吃緊的表演藝文團體無異是雪上加霜,而痴等不到明確解封日的無奈感,更讓藝文產業承受極大的財務壓力。

有些藝文團體因為去年受到疫情衝擊,擔憂疫情期間無法做現場實體演出,迫使他們必須積極思考更多元形態的表演模式,在危機中尋找新契機,於是開始積極提升策劃線上活動能力,開發各種網路平台,創造觀眾的線上收看機制,因此碰到今年這波疫情時沒有去年的焦慮恐懼,反而能保持樂觀心態,主動爭取各種發聲機會,維持藝術的體驗、交流及互動。

綠光劇團透過線上直播經典劇碼《人間條件》系列,紙風車也將《雨馬》、《順風耳的新香爐》放上網路直播。阮劇團則將線上線下的發展比例重新做了調整,並鼓勵團員勇於在網路發展線上模式。

綠光劇團藝術監督吳念真響應感謝「雨天撐傘活動」,決定免費線上播放《人間條件》一到六集,希望民眾把退票的票款轉化成捐款,支助劇團作為回報。「綠光與紙風車的倉庫去年失火,損失還在重建中,很多演出都取消了,耗費好幾個月排練的戲,時間、成本及票房都付諸流水,才會發起捐款計畫。」

吳念真受訪時表示,心疼演員們因為工作停擺,這段時間零收入會難以支撐,「有的演員已經去當外送員,我擔心疫情再持續下去,演員繼續沒有工作就會轉行,劇場將失去許多專業的人才,之後要再重新找他們回來會很困難。」吳念真也在《人間條件》每集結尾新錄製一段謝幕影片,聊聊當時創作的契機,及透過戲劇傳達的理念。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辛苦,碰到了就只能面對與接受。現在每個人都在用一種全新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必然。」吳念真苦笑說,表演藝術這行最拿不出來的就是錢,最能拿出來的都是支撐社會的無形力量。大環境越困難,唯有持續創新、創作,才是藝文團隊必須堅持的核心。「當夢想在現實中實現,我們需要思考如何來延續夢想,延續那份最初渴望分享的初衷。」

綠光劇團推出由吳念真編導的「人間條件7」,以女工
生涯為主軸,藉此機會向全台女性致敬,3日啟售。
(綠光劇團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0年5月3日

Photo Credit: 綠光劇團提供

吳念真將推《人間條件7》,刻劃台灣女工面貌。

不能到每個鄉鎮演出,紙風車劇團則推出「紙風車線上陪伴計畫」,線上播出親子客家劇《雨馬》與《順風耳的新香爐》。《雨馬》改編自作家小野同名繪本,今年3月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國父紀念館廣場首演時,高10公尺、重7噸的「雨馬」巨型移動裝置一亮相,帥氣身形加上彩虹般飛揚鬃毛,吸引現場大小朋友驚呼。線上演出後,不少觀眾都留言希望看到現場全版《雨馬》,帶給紙風車劇團極大的鼓勵。

接檔的《順風耳的新香爐》是紙風車劇團2015年大戲,改編自作家李潼的同名作品,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柯一正表示:「大型的氣球從空中飄出來,現場觀眾就是歡呼那種興奮,是你在電影裡面沒有辦法感受到的。」任建誠透露,此次線上播出是六年前的影音版本,但已經是保存演出中最好的影音畫質了,只是線上觀賞氣氛,必定不如現場實際感受12公尺大的充氣人偶飄在空中的震撼。

紙風車劇團親子客家劇「雨馬」今年3月首演時,巨型
裝置「雨馬」一亮相,帥氣身形加上彩虹般飛揚鬃毛,
吸引現場大小朋友驚呼;3日晚間線上首播演出,不少
觀眾都留言希望看到現場全版「雨馬」,這也鼓勵了紙
風車劇團,相約大家一起疫後相見。
(紙風車劇團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0年7月3日

Photo Credit: 紙風車劇團提供

「無版權放線上播出肯定是不得不的選擇,但是個蠻好的方式,綠光團隊這樣做還是有得到收穫,能持續跟觀眾有互動,還可以創造觀眾及企業效應。」汪兆謙坦言,看了《人間條件》後會想去看現場版,劇作很吸引人,網路點閱率也很不錯。只是阮劇團還不像綠光劇團、紙風車劇團強大,也沒有吳念真、李永豐等人的知名度及吸引力,還要再加強發展能吸引觀眾的劇目。「我們深耕嘉義,以嘉義特色為主,就像是阿里山高山茶,只是應該如何行銷到世界各地。」

對於發展線上演出,汪兆謙解釋,以往阮劇團的核心表演是在線下,現在則切分成線上線下。「劇團很重要就是與觀眾發生關係,不管是實體或線上。原本線上只占10%,現在看疫情狀況,將重心拉到40%,線上線下成為6:4或7:3的比例,隨時做滾動式調整。目前這段期間就安排團員教育訓練,找飯店人員等各行各業講師上課,讓大家至少在這二至四週有事情可以做。」

汪兆謙指出,對於疫情的因應之道已經心中有底,可能維持3:7,就是30%能量可以處理,或許會放大到40%、50%到70%,「當疫情來了,線下演出close掉,至少還有70%力氣可以活下去。只是線上線下的轉換,牽涉到對平台的了解、技術的轉換等,必須全面study,必須長遠去做這件事。」

但汪兆謙也坦承,解封以後應該很難再回復到原來的樣子,也對團員當YouTuber或網紅有些擔憂,認為突然在網路爆紅或有高流量,對年輕人並不見得會好,「劇場演員的訓練是最扎實的,你看金馬、金鐘都是劇場人員在撐,還是應該扎扎實實的按部就班發展。」

1623230313721

Photo Credit: 阮劇團提供

「雖然表演藝術的臨場感非常重要,但螢幕無法完全取代劇場,談數位、收費機制、多元性…都是一種新可能、新機制的產生。要讓數位能更妥適地為現場面對面的互動活動帶來加分,而非被取代。」朱宗慶不諱言,台灣的數位文化推展及建置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關表演藝術數位觀演平台收費機制的建構,以增加表演團隊收入,還有許多實質需要面對的課題。

只是文化預算本非大餅,而文化部必須關照的項目又廣泛繁多,藝文團體除了需要申請紓困,其餘部分仍然需要以負責人名義辦理貸款來支撐。朱宗慶表示,現階段政府為藝文圈注入希望、為未來發展儲能仍有必要,「雖然樂團的問題讓人覺得很痛,之所以選擇樂觀以對,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不是非常有信心可以度過難關,而是此時此刻,我還是選擇正向面對、不得不勇敢。」

而這次疫情影響之所及,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到國際交流的思維與模式,都帶來了根本性的大幅改變。朱宗慶認為,除了選擇樂觀、懷抱希望,下一步便是要正向、積極地去做改變、準備,而不只是坐等疫情過去。

「度過這個冰凍寒冬後,我們面臨到的下一個挑戰,將會是表演團體的能量是否仍存在,如何把人帶回劇場欣賞表演藝術、在疫情後順利接軌未來的展演樣貌。從目前的情勢來看,即使疫情緩和,可能也無法馬上回到過往的生活樣態。」朱宗慶表示,演出不是今天解封,明天就能上台,「劇場需要排練、彩排、裝台,無法馬上開放、演出,宣傳、售票與買票系統也沒辦法可以立即運作。」

NSO國家交響樂團24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公視+一起聽
音樂:NSO沙發音樂廳-管絃織音」音樂會,全程由公
視轉播,民眾可透過網路同步聆賞;配合「文化場館藝
文活動開放辦理原則」試辦,現場也開放兩廳院會員入
場欣賞。
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09年5月24日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對於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成就一場演出製作,不是只在舞台演出的一、兩百分鐘,而是從創作、製作、排練到呈現,都需要長時間的醞釀與籌備。一次演出常需等待一段漫長時間,才有機會站上舞台,即使是演出量大的表演團隊,也要靠不斷創作、排練與演出累積票房,甚至透過政府補助、企業贊助、募款集資等資源,維持營運與生存。

「藝術工作者為了一場演出,前後過程所付出的成本,更實難以為外人道。」演出製作一旦被中斷,要負擔的不只是各項已發生的成本開銷,若要再次演出,包含場地檔期、人員安排、資源配置等許多籌備與計畫,都得重新再來。但是任建誠強調,再怎麼辛苦,都一定會努力撐下去。

「表演藝術工作,從來不是靠一個人單打獨鬥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一群夥伴、一整個生態系共同打拼才有機會促成。因此,儘管樂團演出面臨停擺、教學系統已停課逾一個月,但我仍相信,越是困難的時候,越不能輕言放棄,就算艱辛,就只有選擇承擔吧!我也堅信,許多人應跟我一樣,在最艱難的時候,仍然選擇守住希望,相信疫情總會過去、天總是攏會光。」

受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疫情影
響,紙風車劇團推出「線上陪伴計畫」,將播出2015年
製作的「順風耳的新香爐」,希望用戲劇陪伴大小朋友
度過防疫時光。
(紙風車劇團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0年6月29日

Photo Credit: 紙風車劇團提供

《順風耳的新香爐》

「明年的演出已經確定了,也有找一些企業合作,並繼續與親子天下合作的台語劇等。」汪兆謙笑著說,阮劇團的經驗與知名度都還不足,目前只算是「製造業」,以前的經驗可以累積創作方向,加強質量改善,讓品質保持穩定,端出像樣的菜,未來將朝客製化方向,並繼續在線上累積觀眾。「把自己當成阿里山高山茶,自然反應在作品上,有單位要深度創作、非都會觀點,及田野優勢的演出時,台北的劇團不一定比得過阮劇團。」

「目前微解封的狀態,讓大家有時間調適,能夠期待未來解封的到來。」任建誠表示,雖然劇場還沒有開放觀眾進場,仍朝樂觀的方向走,劇團也可以先做好準備,迎接真正的解封。「我們認為這只是階段性的考量,對劇場表演而言,從三級降到二級,再到完全恢復正常,仍需要耐心等待。

朱宗慶表示,表藝場館開放排練是很好的第一步,國表藝三場館將配合文化部規定作業,也期待有一天能真正重啟劇場表演。「藝文界尚未從2020年的疫情中恢復元氣,現在又面臨更為嚴峻的難關,如何穩住現有的動能,是許多團隊、藝文工作者現下每天面對的課題;未來還有多長的一段路需要走、多少時間才能復甦,更尚無能得知。」

「我想,世界是在走過困難與挑戰後繼續進步的,只要踏出那一步,進步的就是自己與大家的。相信走過這些困難與艱辛,未來都會成為我們繼續茁壯的養分。未來的路現在開始鋪,希望跟藝文界同心同在。」無論疫情發展狀況如何,朱宗慶選擇積極樂觀面對,憑靠著對藝術極大的熱情,及凡事「玩真的」態度,成為追求夢想的最大動力。

藝文營運損失補助專案線上申請系統啟用

Photo Credit: 兩廳院提供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