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予
熱愛藝文活動及運動,認為兩者在某種層面承受了孤獨的最大值。不玩電玩,因為不想當遊戲的輸家,只想當人生的贏家。
專訪藝術家喬治伯恩:用馬卡龍般的戀愛色,探索當代城市空間的可能
出生於澳洲的喬治伯恩,畢業自雪梨藝術學院,曾獲澳洲年度青年攝影師頭銜殊榮。在2011年決定定居於美國洛杉磯,現在以藝術家的身份拍出不一樣的洛杉磯街景,開過多次個展,本次於台北紅野畫廊展出則是首次於亞洲個展。
專訪「藝術的向度—陳贊雲攝影展」:一窺藝術工作者的私密日記與未說的註解
擁有南伊利諾大學攝影碩士學位,擔任過電台爵士樂DJ、藝術顧問及香港藝術中心總監的陳贊雲,這次回歸到最為個人的攝影家身份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第一檔數位攝影個展。本次的展覽主題有別於以往較為傳統、靜謐的風格,本次展覽由同為藝術圈中多重身分的王焜生策展。
2020年1月底英國正式脫歐,塗鴉大師Banksy當然不會缺席表態
塗鴉是一種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表達,最初是劃分地盤、勢力的依據,而Banksy也透過塗鴉來對英國與歐盟勢力劃分做出他的回應。Banksy已不單單只有塗鴉,透過不同媒材創作衝撞著世界的體制,反叛著藝術界的規範。
我的怪女時代:Melissa Stern身為局外人的陌生感
本次台北當代藝博會中,龍門雅集畫廊帶來了蕭勤、葉甫納以及梅麗莎斯特恩(Melissa Stern)三位藝術家,以老、中、青三代來呈現畫廊的經營走向。其中畫廊帶來梅麗莎斯特恩的《Strange girl》系列作品,並且是首度於亞洲展出,也備受矚目。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專訪藝博會戰神任天晉,Check it out, Taipei
全球一年有上百個藝術博覽會在進行,各種層級都有。「台北當代」舉辦的同時,台北還有其他三個藝博在進行,如何讓參與者都能夠滿載而歸是個挑戰。關鍵評論網有幸能專訪總監任天晉,和他聊聊藝術和台北。
專訪台北當代藝術館新任館長駱麗真:打造亞洲重要的藝術品牌
台北當代藝術館是一個又老又新的綜合體,承載著台灣的歷史切片和當代藝術的未來可能。即將迎來當代館的20週年,因此駱麗真認為除了整理當代館自身過往的脈絡,同時必須梳理台灣與國際的關係,並且將當代館打造成亞洲的重要藝術品牌。
專訪旅英表演藝術家原承伯:人出不去、補助進不來,英國藝術人才的脫歐衝擊(下)
就原承伯的觀察來看,他的確觀看到了英國國內表演藝術圈的焦慮及無所適從,他認為英國雖然有做出改變,像是提高國外藝術家簽證的額度和國際學生畢業後可以多留一年等措施,但他也再次強調了脫歐所造成的排他性氛圍、補助金額的缺口以及人口無法自由流動的影響。
專訪旅英表演藝術家原承伯:人出不去、補助進不來,英國藝術人才的脫歐衝擊(上)
將來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脫歐是未定之數;「焦慮」應該最能表達英國人心聲。回到藝文領域甚至到表演藝術圈更是如此,英國的藝術生態裡,公家機構對創作的補助在大宗,而歐盟便是除了本國文化主管部門之外最大的補助來源。
「離線瀏覽」:沒有網路時,你到底選擇看了什麼?又生產了什麼?
「離線瀏覽」錄像展的44件錄像作品若從頭看到尾,的確是個非常大的負荷量,更不知道要耗時多久⋯而最後有幾位參觀者透過預約的制度完成3小時的體驗?
「逆旅之域」展覽:我們是否都在等待轉運的人生旅途中?
忠泰美術館展覽「逆旅之域」,雛形來自於Airbnb訂房網站,並且引用了2015年的廣告標語,假設如果能在西野達的《大砲花瓶》中有個床的擺設,開放時段預約,也許更能創造觀眾耳目一新之觀展體驗⋯⋯
見山不是山:「按・提・斡・WAR」水墨畫展線上導覽
近期我父親的創作逐漸突破所學之傳統水墨框架,試圖找出自己生命中關心的核心議題以及水墨的各種可能。雖然實體展覽已經結束,但我將透過網路把它延續下去。本文內為我所挑選的幾幅代表性作品,並針對個別創作進行解說。
不幸的錯誤:為何像三峽老街石板路被刨除的文資悲劇,總在台灣一再發生?
三峽老街歷經許多風波,才是現在的面貌。2007年老街整建完成後,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搭建出老街商圈,目前透過數位商圈及民間舉辦的藝術祭來營造自身特色。正當一切看似逐漸順利之時,可惜憾事還是發生了。
黃色小鴨被惡搞,因為台灣不擅「管理」藝術
如果台灣希望以文化創意產業當作接棒的新興產業,應思考我們的社會是否做好了準備?藝術行政管理的人才是否有足夠的水準?台灣人民希望黃色小鴨為煩悶生活添加快樂記憶,卻讓藝術行政思維薄弱的相關人員,再度讓大家見識到台灣跟國際藝術策展的水準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