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關係
韓國國會選舉最大贏家:向中國說「謝謝」的在野黨領袖李在明,將如何影響對中、對日政策?
尹錫悅是大學教授的兒子,是一名精英檢察官,在成為總統之前曾擔任檢察總長。李在明是公共廁所清潔工的兒子,青少年時期曾在生產橡膠和手套的血汗工廠工作,後來成為勞工律師、市長和知事。多年來,李在明一直試圖強調他與在富裕家庭長大的尹錫悅之間的鮮明對比。
預防川普當選的地緣政治隱憂,美韓擬提早談判分擔駐韓美軍費用
專家分析,韓美提早啟動防衛費分擔談判,是為了防止一旦川普上台,可能帶來分擔費用飆升,同時削弱安全聯盟。專家同時指出,美國駐軍當然防範北韓,但中國才是最主要的安全挑戰。
尹錫悅:美韓「核諮商小組」將成嚇阻北韓威脅新起點;北韓時隔一週再射兩枚飛彈挑釁意味濃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表示,北韓今天凌晨向東方發射兩枚彈道飛彈,兩枚飛彈似乎都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外。北韓發射飛彈的時間點,恰值兩韓緊張關係急遽升溫,美國和韓國18日在首爾召開雙邊「核諮商小組」首次會議,這個對話框架是為了促進兩國的核武合作,以及增強戰備對抗北韓。
彰顯美韓同盟、美國核潛艦時隔42年首次停靠韓國,為何專家指潛艦入港恐「削弱軍事價值」?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今(18)日證實,時隔40餘年,一艘美國核動力潛艦於韓國釜山靠港,不過《CNN》引述分析人士,指核潛艦出現在韓國港口純粹是「象徵性」的行動,實際上反而會降低該潛艦的軍事價值。
為何說美國定期派遣俄亥俄級核潛艦到韓國是頗為反常的決定?
俄亥俄級潛艦其實非常神秘,很少公開現身,每一次上浮,出現在媒體鏡頭前,都有特殊意義,更不用說被公開派往最前線。美國這次的決定,頗為反常。畢竟俄亥俄級潛艦是「保證互相毀滅戰略」的最終王牌。
尹錫悅汲汲營營想藉《華盛頓宣言》對國內「邀功」,美韓經濟摩擦的考驗卻才要開始
汽車與半導體這兩個支撐南韓經濟的命脈,先後因為美國具濃厚保護色彩的法案,而陷入危機。兩大法案對南韓造成的衝擊,連月來都沒能得出理想的緩解方案,已讓韓廠寢食難安,這回尹總統訪美行亦無實質成果,讓他們感到失望。
【國際新聞圖輯】環保人士搜集65萬根菸蒂堆成山、沙烏地海軍化身奶媽照顧蘇丹嬰兒
環保人士將搜集了一週,共65萬根菸蒂聚集成一座小山,放置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市中心,希望喚起人們對長期被忽略的菸蒂污染問題的關注。活動主辦人,德國氣候人士諾艾表示:「我們呼籲葡萄牙的每個人都能參與這項社區計畫,提高對塑膠污染的關注,許多人並不知道菸蒂中也藏有塑膠。」
美中之間擺盪不斷,尹錫悅最終選擇站在美國這邊有四個關鍵原因
政治學者鄧聿文指出,尹錫悅上台後,一改文在寅政府在美中之間採取相對平衡的做法,選擇疏遠中國、加入華盛頓的反中陣營。這不能僅歸咎於領導人的個人偏好,而是韓國國內以及韓中關係出現了某些趨勢性的變化。
拜登尹錫悅會談:討論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發表「華盛頓宣言」嚇阻北韓,時隔40年美國核潛艦將訪韓
拜登和尹錫悅可望發表「華盛頓宣言」。美國官員表示,此宣言將會公布新設「美國-大韓民國核諮商小組」,就美國嚇阻和回應區域核事件提出應變計畫和呼籲。《法新社》報導,美韓同盟以「華盛頓宣言」作為對北韓以飛彈試射和核武不斷升高區域緊張情勢的回應,華府於緊盯蘇聯而對歐洲進行戰略防禦的冷戰時期也有類似作法。
盼韓日和解,尹錫悅:不接受拿百年前殖民統治的事,要求日本下跪道歉
韓國總統辦公室提到,尹錫悅無法接受拿百年前事情對日本要求下跪道歉的論述,與1998年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在日本國會發表談話時所提出的「因不到50年的不幸歷史否定長達1500年交流與合作史是愚蠢之舉」說法一脈相承。
北韓頻繁試射飛彈搏國際版面,是進行第七次核子試驗的前兆嗎?
儘管北韓方對於試射飛彈一事,僅是輕描淡寫言及只是為了自衛,防堵美帝威脅,並未嚴重危害鄰國安全,但飛彈之亂,明顯升級區域緊張情勢,也連帶惹起韓美警戒與不滿。
賀錦麗訪問日韓強調台海穩定,期間北韓五天內三次試射飛彈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9月29日訪問韓國,在她結束訪問數小時後,北韓隨即發射彈道飛彈,這是北韓本周第三度試射彈道飛彈。
【電影】《獵首密令》:以刺殺全斗煥的半虛構題材,反應韓國人對美國與北韓的複雜情緒
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再看的地方,其實就是演出了南韓對美國還有北韓的複雜情緒。從過去韓戰時代以來堅決的親美反共.到光州事變以後徹底的反美親北韓,再調整到今天比較能不再以情緒看待這兩大勢力。
從文在寅到尹錫悅,政權交替也難解:美中夾擊下韓國外交立場搖擺難定
不只韓國政府以「揣測立場」的方式決定外交策略,許多韓國人都有類似心裡,例如認為撤回薩德,中國對韓態度就會轉為友好,但事實上出現的只是更多無止盡的要求。
【關鍵專訪】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尹錫悅非常認同自由民主價值觀,但不得不與中俄維持友好
尹錫悅與拜登的會談中,出現了希望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基本立場。就目前為止,韓國政府長期避免與台灣的高階外交官接觸,尹錫悅雖然也會維持對中關係的基本基調,但預計將對台灣更為友善。
美副國務卿雪蔓亞洲行:過去幾年相對緩和的東北亞情勢,將因北韓與中國產生根本變化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訪韓國行程,延續美國總統拜登5月底的東北亞之旅,雪蔓與伊的韓、日對口相互認識與熟悉,日後才能逐步強化美日韓三國合作。
拜登亞洲行揭密新經濟戰略:「印太經濟架構」毀譽參半,與CPTPP是競爭還是互補?
從目前的結果看來,拜登此次亞洲行在韓國的收穫最多,日本其次。而在東京發動的「印太經濟架構」則似乎是毀譽參半,有新的構想,但同樣出現新的問題。
拜登亞洲行有如「房間裡的大象」,毫不避諱拉攏日韓組「抗中陣線」
拜登訪日期間,在與日相岸田文雄的聯合記者會上,脫口說出「美國會以軍力協防台灣」,引起全世界關切。無論拜登是意有所指,或是一時口誤,都可看出美國對台海兩岸「戰略模糊」政策的虛實。
「亞洲通」康達出任美國務院亞太助卿,首訪日韓傳達拜登政府延續合作善意
康達此趟日、韓行程,意在對傳統盟邦釋出延續合作的善意,並且加強鞏固兩組雙邊關係。中國崛起、台海緊張議題是美國關心的重點,康達也在兩國訪問時,都提出關切,也是要得到日、韓兩國支持。
糧荒與疫情使金正恩態度軟化,兩韓正式重啟中斷超過400天的「熱線」
兩韓代表在7月27日上午11:04時進行約三分鐘的對話。韓國統一部更發布聲明,預期雙方將順利恢復一日兩次的固定溝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