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住宅
《城市的顏值》:期望有一天,台灣可以不再是「炒房之島」
本書記錄了建築師林貴榮這幾十年於法國求學及執業、返台工作並推動建築教育以來,對於建築如何構築城市面貌的思考和觀察。並透過在不同的城市實地遊走,感受各地文化與建築的互動,擷取他方之長或為借鏡,進而思考屬於台灣在地的建築特質。
《可傳承的日常》:當我們透過「自我否定」來「除舊布新」時,日本人卻一面布新、一面小心翼翼地保留傳統
本書從建築出發,進入更大的城市輪廓,再由城市回歸建築、聚焦家具,帶我們領會:生活容器的設計不只關乎「容器」本身,更關乎容器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連結。而這一路漫遊思索的眼光,最終仍隨作者的深切關懷落回台灣:什麼樣的家居空間可讓人感到安全自在?自我與家庭的關係,如何透過空間設計進行溝通與重組?
從備受憧憬到褪色鄉愁──日本公團住宅的興衰概述
早期備受憧憬,甚至中籤率曾不到百分之二的「團地」,為何後來讓人留下「既遠且貴又狹小」的觀感,甚至將成為未來郊區的負遺產?《比海更深》中主角與母親的簡短對話,準確地點出了團地中的一些課題......
解決年輕人不敢生的問題,我提議立法強制集合住宅提供公托場地
筆者覺得大型集合住宅公設裡有籃球場,游泳池,KTV室倒不如提供場地給公共托育機構使用,當然這也要考慮到住戶的想法和相關的管理辦法等等都需要再討論。
《建築的夢想》:我想要創造更美好的社會,而不是當建築這行的理論家
青少年時,我雖然在學校裡掙扎,卻也在艾普森的小村池塘周圍,聚集了一個以我為中心的黨派,從那時開始我就體認到,大家一起工作的效果最棒。彼此依賴才不是軟弱,而是值得歌頌的事。
「公共住宅」等同「貧民住宅」?新銳設計師要讓讓住進來的人感到驕傲
以前國人對公共住宅的印象猶如貧民窟,是社會亂源,甚至許多人羞於說自己住在公共住宅。但是,曾柏庭想改變這個刻板印象,「我希望讓住進來的人有榮譽感,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就是住在公共住宅!』」要做到這種程度,思考的角度就必須跳躍式改變。
迎接高齡化社會:新北市推舊公寓增建電梯補助,最高可達50%
許多老舊公寓無電梯,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市府期望透過都市更新整建維護方式,改善建物機能,提供年長者良好的無障礙生活環境。
獨自一人並不等同於孤單,一群人也不意味著陪伴,來看社會學家怎麼詮釋你的「孤單」
社會學會在理解「個案」的同時,又嘗試說明「集體」的傾向。以下舉例來看看,社會學會如何討論一種或多或少都曾經壟罩著每個人的真實感受: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