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
《人本AI的東方觀點》:如果以下三個條件得以實現,那麼人工智慧將有可能取代人類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自2020年起舉辦多場人文與AI對話論壇,並於2022年6月18日舉辦「人本AI論壇——東方觀點」作為第一次開放性結論,本書為該論壇重要論述之集結,這應是臺灣、華文界甚至全世界第一次關於AI與人文對話並朝向東方觀點之演講集錄。
《什麼是思想史》:歷史學者其實是引渡人,而思想史家的引渡法門就只能是語言
本書從精神史、舊文化史、觀念史等文類開始考察,從長時間的學術變遷討論英語世界思想史的源流與關鍵發展。本書強調歷史研究莫不受到當地歷史與知識興趣的影響,一方面說明「跨境思想史」與「比較思想史」何以在中國與東亞特別活絡,另一方面提醒此地思想史家如何直面這兩種思想史寫作的問題與挑戰。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窺探台灣民主選舉文化的絕佳窗口,「中國因素」卻被刻意隱形了
台灣民主化三十年來的選舉,最大的主旋律被刻意隱形了,不論是統獨,藍綠,或是親中反中的選舉動員口號,中國才是台灣選舉最重要且歷久不衰的背景因素,特別是總統大選。本劇卻很刻意地讓中國消失了,原因當然不言而喻......
《想像「聲辯才博」》:孔子所謂的「君子不器」,就是不拘泥或堅持工具性的理性或知識
孔子講的「不器」,基本上是從道德的立場來講的,認為人生命的根本意義乃在於參與創造一個道德完整的世界(或社會),思考這一類的問題的人應該是社會的領導者,而其他的人從事專業的工作,其目的是解決我們生存的衣食住行或柴米油鹽的日常需要。這一類的知識不是君子需要追求的。
《給所有人的社會學史講義》:韋伯疑問的是,為何理性化只徹底發生在西方?
韋伯有一個有名的概念最能鮮明地體現他所說的「合理性」,而且與我們的社會學史內容相符合,我們可以將這個概念當作線索。
韋伯與現代社會(二):現代社會經過工具理性洗禮,令人失去自由與意義
德國哲人韋伯認為官僚化是理性的產物,人倫社會實際上變成了純粹的因果機制,人類的活動純粹是自然現象,沒有價值意義可言。回到香港的脈絡,韋伯對現代社會批判對我們有何意義?
葉啟政《從因果到機制》:以韋伯命題闡述「機制」作為理念型概念
韋伯指出,自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來,理性帶來的不只是對既有(宗教)信念的除魅與知性化,更引來了一個未預期的結果:意義流失現象,並造就了許多「沒有精神的專家」。
韋伯逝世百週年:他的慧眼能否看透今日的國際變局?
1877年,當韋伯未滿14歲時,他以兩篇論文作為送給父母的聖誕禮物,題目就相當驚人:〈以皇帝和教皇立場為著眼點的德意志史的開展〉,以及〈從君土坦丁到民族大遷徙的羅馬帝國〉。試想潛伏在這位少年腦海中的「歷史問題意識」,已經多麼地恢弘巨大?
《邊緣的自由人》:「為自己負責」這種近代概念,如何在日本生根?
上帝已死的概念,指的是過去那種「上帝來替人決定安排一切」的神意慢慢消失,人必須自己負起責任。西方近代化發展的背景是如此,可是日本沒有這樣的神,那西方這種近代概念是否有在日本發展呢?
《邊緣的自由人》:一手資料才有價值?那馬克思和韋伯都不算合格的研究者
《當代》引進了台灣前所未知的思潮,將許多艱澀的理論學說整合起來論述,為台灣打開了新的視界,對當時封閉的知識界帶來一定的衝擊。而《當代》就是歷史學家李永熾發表論文最重要的地方,但不是1990年代後學術界要求的那種只注意格式的論文。
《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馬克思、韋伯與黃仁宇的中西文明史比較
如果說馬克思與韋伯對傳統中華帝國的認識受到價值關聯指引下的問題意識與時代條件所限,那麼黃仁宇毋寧是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影響,基於對傳統中華帝國體制運作的深入認識,真心認為西歐發展出來的那套現代性制度才是中國該走的道路。
學姐抱怨「統獨議題每兩年就要出現一次」,這就是韋伯所說的「諸神戰爭」
除了學姐和柯文哲,2008年狂勝的馬英九和2018年成神的韓國瑜也都告訴我們:專心庶務就好、專心賣菜就好,不要談價值、不要談理念,尤其不要談統獨;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而零分還能炫耀,可見部分台灣人對政治理念之爭帶有很大的排斥。
韋伯說近代資本主義是基督新教的貢獻,這恐怕是缺乏史實的誤解
韋伯命題是「非」歷史的(a-historical)。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不是基督新教的貢獻。任何宗教信仰的族群,只要具備當時的有利條件,又碰巧站在西歐北方那個歷史潮流與位置上,任何勤奮的社群都會有類似的成就。
給川普上一堂「政治現實主義」課:政治不是為了實踐夢想,而是為了避免災禍
把政治的運作簡化為是商業的談判邏輯、交易原理,這或許是一種省掉不少麻煩的理解。但是如何評價這種簡化的方式、不經大腦的類比,也真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政治到底是什麼?川普需要上一堂課。
哪些思想家定義我們的未來?沒有比凱因斯、波拉尼和托克維爾更好的指引
逐個審視國家,舊秩序不會不做抵抗就放棄。沒有舊秩序會這樣做。但白人男性類似等級的特權已是明日黃花。現在在我們面前的挑戰是如何最好地實現新出現的機會,為人類造福,讓所有人獲益。
林鳳營X泛科學爭議:「科技與社會研究」觀點的思考
當科學成為組織現代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一部分時,科學家、科學知識傳播者固然必須肩負起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召喚,卻也同時必須體認到,每個抉擇都會產生一定的政治後果或社會影響。良善的科學意圖,未必能證成普遍的社會利益。這可能是一股無法化約的張力。
在國際化、英語授課的發展趨勢下,重申本土學術傳承的重要性
台灣如何在世界的學術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與影響?其中,鑲嵌於各國社會文化脈絡而各具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是否有助於擴大台灣學術界在國際上的地位?還是應該寄望於普遍性較高的自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