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
外國專家看台灣稅務案:太多違反正當法律的情況
台灣稅務機關享有過大行政裁量權,司法救濟制度卻未能發揮制衡功能,例如被批評最甚的「查稅獎金」,執政黨的立委卻說那「不是沒有法源依據,只是沒有法律授權」。
法國政府大減稅,為何「黃背心」卻不領情?
官員卻選擇對窮人查稅,抓小放大,加上近來金融弊案頻傳,政府財經官員、金融行庫及國營事業董事長捅樓子,官照升,錢照領,對照台灣與法國,人民在憤怒什麼,這些意競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們,似乎都不清楚。
怎樣的稅改才公平(九):北歐時興的「雙元所得稅」是什麼?
北歐採納雙元所得稅制時,考慮的不光只有股利課稅,也不是只有資本課稅,更考慮到了整個公司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的協調與整合,而且整體稅制的設計與追求的目標相一致,這可說是稅改要看整體性的一個良好示範。
怎樣的稅改才公平(八):學海耶克反對累進稅率,但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嗎?
海耶克在租稅方面的主張在世界各地仍有許多的追隨者,但海耶克的租稅理論是否仍適用於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政治經濟環境是有待檢討的。許多人在援引海耶克的理論時,經常忽略其反對高度累進所得稅主張的時代背景,以及他所面對的稅率究竟有多高。
只提高「扣除額」的稅改,是富人的稅先改
因為去年第一波討好富人的稅改減稅太多,今年9月竟擱置犧牲可以照顧到中產階級,也能有效改善貧富差距的的第二波稅改,再加上財稅官員任意加稅的慣例,新任財政部長應該仔細思考稅改下一步。
財政部「基本生活費」調高5千、排除部分扣除額:177萬戶「減稅」怎麼算?
財政部預估,基本生活費用調高為17.1萬元後,約有177萬戶可享有減稅利益,其中以單薪、扶養人數較多的納稅義務人受益最大。
民進黨若有心改革,「租稅正義」就是最值得力拚的政策
台灣的稅制若要比爛,在全球可說是名列前茅,蔡政府若要挽救執政的下半場,應該先割除這改革是社會成本最低、經濟價值最高的阻礙經濟發展的「濫稅」毒瘤。
戒嚴時代的統籌分配設計,逼地方政府對民眾加稅來「籌錢」
代議士在審預算的時候,整疊整疊的預算文件幾乎不可能從頭翻到尾,人民又無法團結來審慎監督,如果有心人從中動手腳,那就是白紙黑字成了定局。
政府缺乏賦稅人權觀念,再怎麼鼓勵創業也沒用
近期台灣年輕人因自創甘蔗渣吸管品牌而享譽國際,但回顧過往,許多創業青年或專利擁有者,都遭遇嚴重的稅務追繳問題——當政府施行這種稅務地雷的政策,也不怪有新創業的青年總是出走。
連續四年共超徵五千多億,在台灣,人人都是稅災戶
超徵不還民人人就都是稅災戶,但國稅局至今還在沿用極權國家的課稅手法,財政部更把超徵當作政績,政府沒有依法行政,而無知的人民只會按照政府規定的稅制去繳稅,任由哭訴無門的無奈稅災繼續存在。
銀行行員少一塊錢都不能下班,那財政官員呢?
銀行每一天的帳少一塊錢都不可以下班,反觀現在總是交代不清楚金錢流向的財稅官員,應該讓他們在說清楚每一塊錢辛苦納稅錢的去向前,都不可以下班,都不可以領薪水,因為那是他們該有的職責!
老蔣因濫稅丟了中國,現在政府還搞「稅法二二八」
民國初期,蔣介石任由冀朝鼎浮濫徵稅,又有柯遠芬之輩浮報功蹟,導致國共內戰時大敗共產黨,更導致使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但時至今日,台灣的政府卻還在使用同一套徵稅制度,民怨四起,難保歷史不再重演。
昨日法蘭西,今日台灣島:經濟之弊端在濫稅,濫稅之動機在貪污
17到18世紀之間,因為稅制和貪腐問題,法國從歐洲第一強權落入全國起身革命的下場,臺灣目前推行的稅務改革,同樣具有許多當時的盲點,缺乏有效的「財產來源不明罪」和「吹哨子條款」法源,造成稅務官員劣幣驅逐良幣,今天的臺灣,如同當時的法國,經濟自然無法有效發展。
【許毓仁專欄】解決青年貧窮,只要稅改和修勞基法就夠嗎?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先後快修勞基法與稅改,彷彿這就是青年低薪的特效藥,然而從經濟奇蹟走到平庸成長的台灣,真正需要的應該是打破傳統製造產業觀念的產業策略,讓政府從指導、規範者轉換成引導者,才能在不斷改變的全球市場中保持彈性。
印度廢鈔之後:沒打到貪腐黑金,卻先痛擊「白老鼠」工人
廢鈔一週年,印度的經濟還在努力站穩腳步,莫迪稱為「最勇敢的政策」。實際上,有勇無謀的廢鈔卻成了一場直接效益尚無感,副作用衝擊卻超有感的經濟實驗。
美國通過「世紀稅改」案:到底可減免多少、川普為何不急著生效?
美國國會稅務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稱,約48%的美國家庭在2019年將獲得超過500美元的減稅。這些減稅額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