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無聲

202305240922378668

【專訪】《他馬克老闆》導演瞿友寧:喜劇要做的就是讓大家笑,難在挑戰觀眾的尊嚴

「過去台灣電影有這麼多喜劇的選擇,從早期香港商業電影到後來豬哥亮大哥,票房都非常高;這幾年喜劇漸漸少了,我們真的要放棄這塊觀眾群嗎?市場要健全,就不能沒有喜劇。」瞿友寧堅定地說。而喜劇的創造本身就是一場巨大的挑戰,「讓別人笑,是在挑戰他的尊嚴」,瞿友寧分析,人類很奇妙,有時候講笑話對方沒有笑,未必是因為不好笑,而是他的尊嚴告訴自己「我笑點很高,沒這麼容易發笑」。

wkarstszpq9noyn2j9b9x5xdxax31b

房思琪的集體創傷:從《俗女養成記2》到《滴水的推理書屋》,台灣影視如何面對性侵議題?

影劇 TNL特稿

接下來也將有旗艦台劇將正面處理權勢性侵,希望透過這些案件與再現,社會對於性侵能夠有更完整的認識,意識到其中的複雜性和難以治癒的創傷,以及還有許多人可能正在黑暗角落裡還隱藏著創傷記憶,不敢言說。

AP_828936461751

王力宏、羅志祥、吳亦凡等人原本就是如此嗎?我更相信影響人的是圈子裡的「風氣」

社會 風恂

就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王力宏們」,難道他們對於自己的為所欲為都全然無感嗎?他們其實都明白底限在哪,只是圈子裡看到其他人都這麼做,所以認為自己應該也沒關係;看到圈子裡面很像沒有人被糾舉過,所以自己也應該不會被爆料。

第23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消失的情人節》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影一製作

【2021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消失的情人節》監製李烈:一直努力有天會是你的

藝文 TNL 編輯

《消失的情人節》去年在金馬獎入圍11項大獎,最終獲得最佳劇情片、導演、原著劇本、剪輯、視覺效果5項大獎,離開金馬獎之後,到了今年台北電影獎的戰場上,也抱回最佳劇情長片、導演、剪輯與視覺效果,收下4項大獎成為今晚大贏家。

第23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台北電影節提供)

【2021台北電影獎】橫掃金馬後再奪最佳導演,《消失的情人節》陳玉勳:我本身就是勵志故事

藝文 TNL 編輯

去年以《消失的情人節》在金馬獎拿下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的陳玉勳,延續這股氣勢到了今年的台北電影獎,也再度獲得業界評審肯定,拿下個人首座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

01_台北電影節主席易智言

【2021台北電影獎】會外賽、非正式競賽等大獎揭曉,《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領銜帶動台灣電影

藝文 王祖鵬

台北電影獎非正式競賽得主,「媒體推薦獎」頒給文學紀錄片《削瘦的靈魂》,「觀眾票選獎」則由聚焦校園霸凌的《無聲》奪下;台北電影節會外賽「台灣電影行銷獎」由同志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獲「最佳電影行銷」,描述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的《怪胎》獲得「最佳海報」,至於「最佳預告片」則由去年票房大黑馬《孤味》獲得。

1_演員——劉冠廷。(圖片提供/雀喜娛樂)

【專訪】劉冠廷:效仿王建民的投球哲學,「沓沓仔行」,一旦太急躁就要慢下來

網路上有許多對劉冠廷演技的討論,最大的共識是「劉冠廷什都能演」。劉冠廷本人對此很謙虛,「我沒有到那樣的經驗跟程度啦!但近期台灣戲劇題材越來越多元,對演員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好事。」

anwpm4licxv9aut4vscbl9vsqw6259

【專訪】《返校》電影配樂師盧律銘:音樂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有責任讓這個產業有趣一點

盧律銘從《返校》、《陽光普照》、《無聲》到《消失的情人節》、《腿》、《緝魂》,在音樂創作上的多產與多變,讓影迷開始習慣用耳朵記住電影的經典片段。

bw166hk501vxqesqcs2c58u3p0sd1m

台灣同婚兩週年,婚姻平權對於同志電影的發展究竟是正面或負面?

藝文 波昂刺刺

本文將回顧台灣近兩年內的同志/酷兒電影,聚焦文本中的性別元素,以期梳理出發展傾向與趨勢,並提出反思。

durg

從《同學麥娜絲》到《后翼棄兵》,享受觀影體驗又能獲取醫藥小常識

不論國片或外國影集,許多人在過年期間都會把目光停留在螢幕上,但你可知道包括《同學麥娜絲》、《無聲》、《親愛的房客》、《性愛自修室》、《后翼棄兵》這些作品,其實都隱含著和你我息息相關的醫藥小常識?

Screenshot_2020-12-14_at_4_36_34_PM

電影《無聲》之心理學:間接施害者

藝文 Lo's Psychology

經常將「道德」掛在口邊,用看似崇高的理由解釋惡行,心理學稱之為道德辯解(Moral justification)。

E784A1E881B2_E58A87E785A728129_160212196

電影《無聲》之心理學:霸凌循環

藝文 Lo's Psychology

在一份2012年發表的長達45年的追蹤研究文獻中,在2759宗兒童性侵犯案件中,有5%的男性受害者長大後變成施虐者,而沒有在兒童時期邁受性侵的男性長大後變成施虐者的比例只有0.6%。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