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夏
【專訪】韓國作家金英夏:一個人如果可以享受孤獨、心裡有某些創傷或有很多事想講,或許就適合成為作家
金英夏的創作類型多元,也不在意自己被如何歸類,「不管是媒體、出版社還是讀者,要把我當成哪種小說家,我都不太在意;」金英夏說,「《告別》是我第一本科幻類型的小說,現在韓國還沒有人把我當成科幻小說家,不過如果我又出了第二本、第三本,開始被稱為『科幻小說家』了,我也會欣然接受。」
《讀【金英夏散文三部曲3】》:經由閱讀,我們得以前往與現實非常相似,但不是現實的某個世界探險
本書是金英夏散文三部曲的最終篇,他在書中分享了其閱讀經典小說的體悟,談論讀小說的危險與樂趣、痛苦與快樂,剖析讀小說的意義,思索小說如何形塑我們的內在。經由他的指引,我們可以在小說的宇宙中探險,畫出自己獨特的閱讀道路與地圖。
【書評】金英夏《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為了生命的獨特性,人是否可以追求死亡?
雖然死亡和人的獨特性有緊密的關係,但諷刺的在於,在死亡大量被報導、傳播的時代,死亡的獨特性也正在被現實慢慢抹除。只能說,也許在現代,人們只有曾在虛構中自殺過一次,在虛構中呈現自身的死亡,才能從死亡的現實裡獲得解放。
《韓國小說大家經典代表作(戰後篇)》導論:後現代與資本主義文明全面當道的九○年代
在如此時移世異的社會環境裡,文學自是毋需再為那些埋沒在歷史洪流裡或被社會意識左右的個人代言,這時文學家開始著眼於處理普遍性資本主義文明之下的個人存在和日常問題。
台北國際書展「韓流」來襲:韓國文學帶給台灣社會哪些文化洗禮?
「2021台北國際書展」便以韓國作為今年度主題國,並以廣納女性和男性、第三性別與人類末日等豐富意涵的英文字母「XYZ」作為展題。
金英夏《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身為作家,我幾乎沒有從旅行中獲取過靈感
我不會為了獲取靈感,或是創作而出國旅行。相反的,為了遠離這些,我才會踏上旅途。正如做激烈的運動會讓人無法思考,最終獲得精神上的放鬆一樣。在沒有雜念、四周聽不到母語的地方,我才能感受到平靜。
金英夏《黑色花》導讀:引導讀者思考人類生命的全新「現實性」
《黑色花》講的是現在與過去之間連結的故事,那些以為已經遺忘,其實並沒有消失,張開眼睛一看一切又再次消失的過去,以及在瀕臨死亡的那一剎那,記起並想抓住,卻又再次忘卻的記憶幽靈,經由多樣人物的身體敘述的現在故事。
金英夏《猜謎秀》導讀:被放逐的青春,第歐根尼的邏輯
《猜謎秀》雖然採用成長小說的外殼,但正如金英夏的其他小說一樣,他在小說的每一處適當地安排了男女美麗的愛情、對於世態尖銳的批判、對於悲喜劇情節戲劇化衝突的反諷、以及知性的剖析。
「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啊?」韓國社會受苦的求職者們
「我們這代人是檀君以來,最有學問、最聰明的一代......上一代的人,只要做好其中一樣,不,只要能把其中的一樣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了。但是,現在呢?為什麼我們都賦閒在家,淪為失業者呢?──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啊!」
「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啊?」韓國社會受苦的求職者們
「我們這代人是檀君以來,最有學問、最聰明的一代......上一代的人,只要做好其中一樣,不,只要能把其中的一樣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一輩子衣食無憂了。但是,現在呢?為什麼我們都賦閒在家,淪為失業者呢?──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啊!」
金英夏 《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導讀:死亡的舞台化和現代主義的回歸
《破壞》的確是令人震驚的小說。透過特有的選擇和集中,也就是透過徹底的排除和隱藏,《破壞》把人生的重要領域——死亡問題引入了整個韓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