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高美館

S__133267458

以高美館《瞬間》特展為例:台灣的美術館「移展/巡迴展」模式,是否與「本土」失去了平衡?

TNL+ 展覽 TNL特稿

台灣近年來興建了許多新美術館,而許多美術館都選擇引進國外展覽的「移展/巡迴展」模式,這不僅反映出台灣美術館在策展能力上的不足,也揭示了全球藝術市場變化中的趨勢。以高美館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為例,觀展時我們是否只能作為局外人,空洞地看著那些不熟悉文化中的瞬間?而我們不禁要思考:「公立美術館應該扮演的角色為何?台灣人民是否期待看到一個由台灣方及隸屬於台灣的基金會展示更多在地原生的收藏作品?」

juknmkz65t60rj0fdryusi8y54tqs9

【2022台灣年度藝文展覽回顧】「延續、群眾、挑戰」三組關鍵字,與台灣脈絡下的「超級特展」

TNL+ 藝文 林易萱

為了能夠更聚焦在美術館的脈絡裡,筆者在這歲末年終之際,以台灣的公立美術館展覽為對象,與讀者用三組關鍵字「延續」、「群眾」與「挑戰」來回顧2022年的藝文展覽概況。然而,到底我們能不能單憑展覽參觀人數就斷定群眾對於「台灣美術」的熱潮消失?其實,有沒有可能去年萬人空巷的壯觀場景只是一個開始?

0712藝遊_(1080_×_648公釐)

【藝遊嚮導】7/12-7/18:優人神鼓@礦山藝術季、台中藝術博覽會、Park Park Carnival,本週還有哪些精彩藝文活動?

藝文 藝遊嚮導

2022年礦山藝術季中,優人神鼓將在這金瓜石地質公園本山礦場,以鼓、以舞、以祭儀,展現自然環境與心靈間的磅礡對話,完成一個敬山神謝海洋的環境劇場,將樸實自然的能量還於大地,傳遞最安靜的心、最有力量的表演,在此山谷源遠迴響。

245353758_4366387650081306_1735097692825

【關鍵專訪】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談《泛・南・島藝術祭》:藝術文化似水延綿,在相遇與碰撞之後和解、復甦

藝文 林易萱

「如何讓藝術品進行有更拓延的對話?而這個對話是有意義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抽樣?」李玉玲館長與館內策展團隊透過《泛・南・島藝術祭》尋求不同於以往的對話方式,向世界提出另一種能夠在多元之中產生共鳴的視野。

aw92uqczk9j7jmo9wlaeiuo1wylnd5

【關鍵專訪】《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策展人:把最底層的東西放進美術館,誰說髒話不能是文化內涵?

藝文 林易萱

在高美館展出的展覽《李俊賢:TAKAO.台客.南方HUE》,藝術家李俊賢的作品表現了他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角色裡對在地景物以及生活狀態的觀察。於8種跨界的身份中來回切換,李俊賢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對於「歹頑郎」身份認同,在畫作裡創造出真實且充滿豪情的南方意象。

ve9fb266v07waize8go9x7e0y6xobk

《獵風景的人》:邊界輪廓・身體與影像的疊合

藝文 讀者投書

日治時期的臺灣山岳攝影師方慶綿,其攝像中那種望眼欲穿的期待,會讓你被影像甚是攝像頭之外的遼闊獵捕,再現了山景、人與自然相互介入的痕跡。人類學與異國風景採集,不僅展現了人對於環境的想像,包含著社會與政治的慾望和征服。

o07el2y2d352m379rrmyai0jlfzusu

綠光劇團答謝觀眾「雨天撐傘」,21日起連續6晚免費播出《人間條件》系列

藝文 TNL 編輯

疫情之下,藝文產業除了紓困之外,各大單位逐步靠著線上活動活絡低迷氣氛。其中包含綠光劇團線上播出節目答謝觀眾,高美館、新經典出版社都推廣線上活動,希冀走出困局。

shutterstock_1485892064

但願這波「美術館熱」榮景,不會落入市政發展的無謂競逐

藝文 精選轉載

近十多年間,六都、各縣市包括離島乃至於許多大學,都競相投入美術館建設。嚴格說來,尤其在未來營運機制方面,都仍在處於一片混沌。

96690580_914386835653972_568709224103883

「疫情不會歧視人,而資本會歧視人」:透過合作,住宅如何共生?

藝文 鍾喬

透過合作,住宅如何共生?願景是:希望下一個夢境到來時,住宅合作的烏托邦想像,得以從疫情蔓延與趨緩的過程中,重新在超越國家與資本的圍牆外,實現另類全球化的共同體價值,並在人的世紀中流動起來!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今(3)日於本館雕塑大廳舉辦《以光織界:徐永旭的藝術世界》展覽記

高美館藝術走春:記「刺青—身之印」、「以光織界:徐永旭的藝術世界」

藝文 王振愷

今年春節期間,高美館將館內與館外的空間全面開放,一次到訪就能看見多個精彩的展出,本文筆者將以同場進行的另外兩個展覽:與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刺青—身之印」、長期以陶土作為媒材探索的高雄藝術家徐永旭個展「以光織界:徐永旭的藝術世界」,針對觀展上進行相關的思考。

4mb14o0d1kosvq9wpbpp8xv2gcb4go

安聖惠《生命之花》探尋性別平權與生命本質

藝文 高雄市立美術館

《生命之花》是安聖惠與部落文化、大自然磋商後,對此性別議題提出的解答,也是她探尋生命起源本質的答案。

2016Pulima3

去美術館辦桌:《si,吃吃,kaen》一場喝通海實境秀

藝文 AQ廣藝誌

原住民表演不該侷限在制式的樂舞跟展演,相較於樂舞中常看到的模仿除草、背負等動作,更應該從熟悉的生活開始,透過人之間真實的情感交流、對空間的認同,表演將油然而生。

AP101117021929

很白目的美術比賽 ——高雄獎的艱辛歷程

藝文 《藝術家》雜誌

隨著時間推演,整個國際潮流逐漸形成「不分類」趨勢,「高雄獎」的結構模式就開始不斷被挑戰。每次開辦前的檢討會,幾乎會聽到的話語就是:「什麼時代了,還在分類。」

謝佩霓

柯P的文化局長是「她」:前高美館長 花6年拯救了「文化沙漠」之都

新聞 羊正鈺

謝佩霓曾說:「一個社會如果只有10%的藝文人口,1%的身心障礙與弱勢,那麼兩者其實都是弱勢。」

Victor Janeiro performs in a bullfight in Camarma of Esteruelas

此致百餘位文章回應者:文化恐怖份子的統一答覆

藝文 沈 伯丞

首先在下在此先行感謝眾多網友對〈此致「已知熟食」、「已知聽歌」的柯市長〉一文的熱烈回應。由於該文在關鍵評論網與FB討論串中的留言總計將近140則,因此筆者以為還是先行蒐集分析以後,待整理出各個回應者的問題之後再行回覆,才是負責任的態度。文章在此,將以其中引起爭議的幾個面向整理回覆如下,並為未能將留言者一一引註先行致歉。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