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一切都好 最近發現好一陣子以來,和朋友見面的開場總是:啊最近還好嗎?過得如何?然後開始近況更新或互倒垃圾比賽,想想這樣的模式似乎是從出社會後開始的。隨著年紀增長,過去理所當然每天見面的朋友們,開始忙著各自的人生,向著不同的方向前進,不再重疊的人生場景,每一次的相見都不再是理所當然,而那句...
我只想好好睡一覺 你聞得到睡眠的氣味嗎?睡眠無色無味,失去它卻讓人焦躁不安。「睡眠的慾望化成氣味充斥整個房間,和經過一冬未曬的床墊、棉被濃稠地混合,在久閉的室內滯留不去,形成房間特有的氣息。」作家鍾怡雯在〈垂釣睡眠〉一文中,明白地揭示了人們對睡眠的渴求。在小日子第91 期曾做過《失眠的人》,受...
不夠完美的家 剛剛好就夠了
社群像鏡子,透露了真實的慾望;也像雙面刃,帶來種種副作用 每一天,我們登入社群媒體,美好的聚會、旅行、情誼⋯⋯各式的慶祝、分享,看似豐富了生活,但伴隨而來的焦慮失落,讓心情逐漸掏空,心頭泛起酸澀。關掉手機,IG 瞬間成了哀居,一股無法言說的情緒,重壓在胸口。
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 紙本式微的現今,為何還堅持做紙本雜誌呢?近幾年許多刊物宣布停刊,總有種末日之感,好似從電影《沙丘》中的海洋星球卡樂丹,來到黃沙遍野的厄拉科斯星,說是危機意識也好,這期小日子想探討紙本雜誌存在的理由。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好好休息 該是時候好好休息了吧。
慢慢食 人的一生中幾乎不可避免地與飲食牽上關係,從街邊小吃到星級餐廳,世界各地因著地理人文發展出各異其趣的料理風景,而在臺灣這座小小的寶島上,也因為有漢人、客家人、原住民甚或新住民的存在而誕生出多元的飲食派系。
這麼小的事情應該不能算是冒險吧 我想一切還是得從《夏日大作戰》說起。
咖啡時光 若你從臺大誠品切進溫州街,一路向辛亥路高架方向走,沿路會遇到雪可屋、Picnic 野餐咖啡、還有落在街尾的路貓(路上撿到一隻貓),三家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各有擁護者,也凝聚著不同同溫層。而我獨鍾Picnic,木桌木椅的溫潤調性,擁有大片窗景與陽光的靠窗獨坐區,儘管座位稍嫌擁擠卻不惹人...
How we learn to say goodbye 好友Y在前些日子離開我們去天上做天使了。
愛的鍋 Q:若臺灣食物裡面只能選一樣存活下來,你的選擇是?
「這個很小日子——。」
「週末的法國吐司」 在早午餐(Brunch)一詞還沒有深植進全臺人民心中的我的小時候,週末到臺北仁愛圓環的双聖美式餐廳吃早餐是我始終印象鮮明的家族回憶。二面蘸滿蛋液的帶邊薄切吐司,放在充滿奶油的煎檯上煎到金黃表皮出現淺淺焦褐色斑紋,端上桌時再把裝在小瓷盅的楓糖漿淋上吐司,甜滋滋地讓眼睛都吃出了...
「在那應許之地 山與海會留下你」 約莫十年前,剛成為編輯時做第一本雜誌的主題就是「墾丁」,彼時的恆春半島與在諸多相異,邀訪的店家、體驗的活動,都不是此時此刻會懷念起的,離開時最記得的是南端的海,天氣晴好時,清透的天空與湛藍的海相連在一起,不管是一天的哪個時段,都在日照下搖曳著色澤各異的細碎光輝...
「糖是靈魂的養分」 大概兩年前,我戒了一年左右的糖,期間最喜歡的手搖飲直接放棄,甜點幾乎不吃,但完全想不起來哪天開始,總覺得人生何必對自己如此苛刻,我又開始一點點地吃起甜食,直到前陣子,生活與工作巨大的壓力讓我每天都異常焦慮,好幾天下午我都直接蠻橫地吃掉一整個淋滿糖霜的肉桂捲,接著我就知道,我...
「十年前的女孩未曾想過」 2012 年,12 月21 日據說是馬雅預言中的世界末日,已經是延畢仔的我,因為算錯選修學分,要多上暑修補足,拖到九月才順利拿到畢業證書,一個月後找到第一份雜誌編輯的工作,十月總算可以說是真正出了社會,彼時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以及從零開始的編輯,已聽聞過《小日子》這本雜...
「我們逃走吧 如果你也曾這樣想」 我是一個汐止人。這意味著,出社會之後(其實從更早之前)每當我要進入臺北都心地區上班、採訪、社交、約會,就需要搭臺鐵到南港、松山或臺北車站再轉乘,人們聽到我先透過鐵路轉乘時總是會很驚訝,「火車啊,我以為那是出去玩才會搭的」「我上次搭火車是要去畢業旅行的時候吧」,...
這是一則徵友啟事 「約會」原本不在今年主題清單上,但年中加入的編輯家豪提議時,身為純血純種的戀愛動物,我立刻止不住地點頭同意,沒錯!冬天最適合約會了!(雖然夏天也還是要約會的,不不,這應該是四季的事)於是我們熱絡地討論起了約會,然後由單身多年但依然懷著一顆少女心的亞涵擔任本期責任編輯,盡情發揮...
致不滅的你們 距離八月號發行過後,過了整整兩個月,做雜誌的人,對時間的流逝有時很茫然,一年的光陰常常被以一個月、兩個月的單位切割,然後在每期製作裡,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地,不知不覺就把那個月使用完了,抵達下半年度時,因為分秒流逝得太快,我一點感覺也沒有,好似我的身體已經先到了時空的彼方,但我的意識...
論泡麵於生命中之必要 年初在討論整年題目時,「泡麵」這個題目曾被突然提起,當時本期負責編輯亞涵問:「大家覺得泡麵呢?」彼時我眼睛一亮,「泡麵很好,我最喜歡泡麵了!」還記得自己是這麼說的,發自內心深處直接迸出來的真摯告白。後來經過投票,泡麵沒有進入最終決戰,一整年的題目有了雛型,泡麵沉到短期記憶...
致親愛的讀者,也許還有我自己: 在這疫情肆虐期間,不知道你們是以什麼樣的型態度過每一天的呢?首先我想跟你們說聲謝謝,在這個混亂迷離甚至感到寸步難行的時刻裡,你們無論如何願意買一本雜誌然後翻翻它,在我眼裡都是偉人般的存在。
海一直在那裡,餘波帶來的遠超過想像 我是2018 年底到小日子的,其他同事也是差不多時間進來,這兩年每到夏日,總部的老房子開始被烈陽曬得悶熱了起來,就會有人悠悠地問:要不要來做個海的題目呢?也不乏有熱烈討論,但最後總是有默契地放著,然後就去了秋冬。回頭看,上次小日子企畫與海有關的題目,已是好久...
無所事事的甜美 講到世界上最擅長耍廢的民族,大概會想到法國人或義大利人。之前去義大利旅遊,在平日的下午兩三點就看他們成群在路邊曬太陽喝espresso。義大利文裡面有一句dolce far niente,意思就是無所事事的甜美、什麼也不做的小確幸。這句話的歷史已難以追溯,但能確定的是義大利人至...
愛是多元的,BL 不該是塊禁區 本期《小日子》封面主題是「如果有那麼純粹的戀愛 生活裡哪有苦難」,我們跑進了腐女* 的世界一探究竟。這期堪稱是我們創刊以來最大嘗試,在開編輯會議的時候編輯們講得口沫橫飛、情欲四溢、群情激動。我們一度想過原本的讀者群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尺度,不過做完這期,其實也沒有想...
一個人旅行 內心像潺潺流動的小河 「旅行的最佳人數就是單槍匹馬,這時對世界沒有界線和防備,能敞開心胸,迎接旅程所有的美好。」這是宜蘭山田山宿主人歐舟,坐在民宿屋頂,訴說20歲一個人騎單車橫跨歐亞所體悟的一段話。
打開一道通往自己的門 本期《小日子》挑戰從來沒做過的題目,以各種靈性研究為主題,範圍涵括礦石、風水、塔羅、紫微、頌缽等等,訪問了演員姚愛寗跟王可元、作家楊隸亞、珍珠法寶店主珍珠、寶島漫缽主人宏蔚等等。在動盪不安的此刻,推出〈在神祕學裡 我找回自己〉,希望給讀者們一點不同的安慰。
每個人都有一個「富麗洞穴」 房間是一個人生活模式跟風格的縮影。在江湖行走的你或許虎虎生風,回家關上房門你就只是你,可能沒有絨毛娃娃陪就睡不著、或偏好某些臭味而不願丟棄物品,這些都是只有你知道的你。還記得前年有媒體想來拍攝我房間但我提不起勇氣,在此特別感謝本期受訪者打開房間跟心上的門,讓我們帶著...
咖啡是我們百做不厭的題目,這期跟著不同的帶路人重新品嘗咖啡這個題目。無論海角還是天涯,都會有咖啡館存在,沒有絕對的好跟壞,就像生活時空的縮影,人人都有心中對咖啡館的想望。別人心中所喜愛的,不一定是你想窩著的地方。不過就是只有某個咖啡館,能讓某個人感到如此安逸,咖啡跟咖啡館就是如此神祕且命定的存在。
104 期的小日子《微醺的風土記錄 臺灣地酒手帖》拜訪幾位本土釀酒師,他們都在人生中繞了一小段才到現在的位置,用本地食材,封存了這塊土地上的滋味,釀的是酒,也是人生。
進入十一月,這個微涼想要吃鍋又想找人抱抱的秋天,本期《小日子》做的是關於大家的愛情。這一期我們照例請來各路我們覺得有趣的人馬,有唱了許多我們熟悉情歌的歌手王心凌、演員温貞菱、最近超受歡迎的LINION、詩人羅毓嘉、以及《聯合文學》的總編輯王聰威一起聊聊他們的愛。
城市人常以為城市的觀點就是天下,走入鄉間海邊,才知道自身的渺小,彎下腰,才能聽見更多的聲音,種植出新生命,農作物的生命,或是你自己的。
跟喜歡的人 一起去山間海邊 「 從明天起, 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 劈柴, 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 —— 節錄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2012年4月,《小日子》雜誌以「我們喜歡吃早餐」第一期正式出現在大家面前,距今八年又五個月,中間歷經數次失意的時刻,終於,我們跨進100期了。
每個人心中的暑假作業 本期的《小日子》像一杯冰涼的氣泡水,也像小時候喝的彈珠汽水,透明清涼,口感跟氣味由人解讀,有些人覺得甜美,有些人覺得泡泡散去後帶著苦澀,就像夏天的回憶。臺灣的夏天非常夏天,混雜著海的氣味,總是給人一種青春跟夏日都沒有盡頭的感覺,時光可以恣意使用。時過境遷,回憶起來,每個人...
生活再糟 也不敷衍任何一頓飯 本期我們做《快回家吧 今天我煮飯》,大標雖是一個對他人的呼告語氣,實則你是多人共食或一人獨居都沒差,這句話對別人說,也是對自己說。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下廚了呢?洗好手,為自己料理一頓,就算只是煮碗麵,做個小菜,挑個喜歡的食器,自己一個人的浮誇最浪漫,「回家吧,今天我煮...
「有幾種人,就有幾種孤獨」 因應疫情的防範,這個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關在某個空間裡面,單獨經歷了不知道多久的時光,「悶得發慌」是共同心得,「一個人能做的各種事情」變成顯學。其實不管疫情不疫情,獨處,是永恆不變的學習課題。
拿著地圖也找不到的安身之處 《小日子》本期就八週年了。這八年來報導的店家沒有上千應該也有好幾百,誠心地感謝這些店及店主們,他們用盡真心誠意地生活,才造就了這處處都是風景的城市。《小日子》的副標是「在我們的城,天天都想過小日子」,有這些店跟有所堅持的老闆,我們才得以凝聚這個風格。
每座城市都必然有自己的廟與廟口,許多地方個性也是透過這些食物流露,甚至許多流動、變遷與移轉,都默默地在廟宇與廟口留下痕跡,人情的風景和文化的脈流環繞著神與信祂的人而生,請跟我們深入不曾去過的廟宇,在那些陌生場景的最核心,是關於人們也關於他們所信。
世界的資訊快速流動,每天追著新訊息深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在我們的城市中,有幾家在巷弄默默守著老祖宗智慧的小店鋪,同時也一起邁開步伐,用老派的樣子與現代生活並存。冬天是適合進補的日子,過年總會到迪化街補年貨的我,今年學會順道抓幾帖中藥,不熬苦到難以入口的補湯,現代漢方生活指南,每個人都能生活在漢方。
離家 回家 農曆年即將結束,過去的一年辛苦了,不管將回到熟悉的地方與所愛的人相聚,抑或要被煩人又多嘴的親戚困住,希望你們無論在哪,終有一天,回到想望的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篇傷心歌單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沒有畫面的,但可以讓你瞬間回到某個時刻,像是氣味,或是音樂。我們這一代在臺灣土生土長的孩子,不管聽不聽流行樂,青春歲月少不了一首周杰倫,或是一首五月天,或是一首阿妹。
走進黑夜 擁抱變成碎片的自己 失眠有時是一種無奈,但有時候是一種選擇,《小日子》91 期訪問了眾多不眠的男孩們。Mary See the Future 的主唱兼吉他手Josh 對於失眠很坦然,「就像面對黑暗,壓抑甚至去否定,有很大的機率會扭曲成不健康的樣子,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不急著走出來,就...
「我會為了這家館子,特意經過那座城」 我們的好朋友、也是《小日子》專欄作家馬世芳在本期專欄中下了這樣一個標:「我會為了這家館子,特意經過那座城。」一語道盡《小日子》本期的精髓。我們在城市中有很多落腳處,有時候只是提供一碗熱湯的店,有時候是市場裡亮著燈的糖果鋪,這些店收留我們流浪的靈魂,照顧了我...
獻給每個不可或缺的妳 《小日子》這一期的封面故事開創了發行89 期以來的首例,這次我們的受訪者全部都是素人,不是有型有款的咖啡館主人,也不是酷酷的獨立樂手,是那些在生活中很常遇到、卻未曾留心的女性:市場中賣魚的阿姨、早餐店老闆、豬腳店的阿姨、為了保留公園遊樂器材及空地四處奔走的媽媽⋯⋯。她們...
一種透心涼的情意 臺灣人嗜吃冰,冰品百百種。近年來嘗過最令我難忘的是玉里橋頭冰。今年六月去花東出差,吃完玉里麵以後,雖然飽足但溽暑難消,就循線走去網路上頗負盛名的玉里橋頭冰。該店雖小有名氣,但整個店面,說好聽是長得樸實,說坦白是長得簡陋,我走到店門口的時候還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點。 招...
在一個城市 美好地浪擲時光 臺灣的土地上,到處都可以看見新時代與老歲月共存的痕跡,這次我們的編輯去了彷彿被時間遺忘的南邊——嘉義,許多舊日的生活樣態在這裡依然進行著,可是這幾年也有許多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意志和希望為此地的老屋注入另一種生命,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在這個城市自有的步調中。 ...
好走的路 都是下坡路 臺灣是一個多山的島嶼,九成的人居住在不到兩成的面積裡。近幾年深切地感受到一波「逃難潮」再度燃起,從都市逃往山裡。生活在都會裡的「山系男女」,明知山任性,偏要往山裡去,偶爾逃離五光十色的城市,卸下武裝。只要你接納山,山會接納任何人,不論國籍、膚色、性別、階級,山都在。
大口吃下美好人生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面有個場景:「鮮綠色的櫻樹葉子迎風搖曳,閃閃爍爍地反射著陽光。日光已經是初夏的了。在星期天下午溫暖的陽光下,每個人看來都那麼幸福。」這是我們這一期的場景設定,拜訪了五組戶外餐食的主人,以及三位生活專家,趁著春天還未遠走,天空與草地都在呼喚,邀請讀者...
痛都會過去 美會留下來 今年初在社群網路掀起廣大討論的「#10yearschallenge」,透過記錄我們才得以覺察時間留下的痕跡。十年前根本無法想像無名小站有一天會消失,不知道性別將不再是婚姻的門檻⋯⋯。十年的回憶太多也變化太大,這一期的小日子,想要和大家一起細數過往的生活記錄,那些音樂的、...
「小,是我故意的」 一言以蔽之,本期的精髓就是一本之前的暢銷書名:《小,是我故意的》,這本書中系統性地分析了幾個企業選擇不擴張、但卻可以永續經營的原因。本期小日子《城市裡,我與我的小店》訪問了幾位店小到不行的老闆,這裡面沒有什麼震撼的成功,也沒有坪效超高的經營祕訣,但有滿滿的故事,小但入味的...
離開是為了再回來 長輩常常不明白,所謂的gap year到底在幹嘛,也頗多人覺得gap year就是一種藉口,用來消磨跟逃避,此言差矣,小日子編輯團隊定義gap year是「人生的成年禮」,殊不知我都30後半了到現在還在成年禮,剛從巴黎躺了半個月回來。人生好難,旅行為人生之必須,逃避為人生之...
感知氣味 是好好生活的證明 一年之初,想和大家聊聊香氣,這股看不見、摸不著,卻撥動人心的存在。 在香氛裡傾注祝福,讓氣味成為說故事的語言,這樣的創作很美,很動人。「走得太快,心會跟不上,要停一下,讓心跟上。」疲於追逐生活,不如選一個喜歡的味道,細細嗅聞,在呼與吸之間找到修補自己的力量。...
一門人生永遠修不完的課 在一年的尾聲,我們做了《好好說再見》,邀請陳綺貞、Tizzy Bac、尹馨、陳又津、陳沛珛打開往日的傷痛與回憶,跟我們分享說再見的不同感受。道別是一門人生中不會完結的課,就像綺貞所說,說再見需要不斷地練習,「每天都是一種練習,用明天換走失去的。」「每個告別,其實都是對...
「我很好。我喝點酒就好了」 做這期的時候,腦海中一直浮現貓下去快閃店裡牆壁上的一句話:「我很好。我喝點酒就好了。」 這句話是貓下去老闆阿寬的心頭好,語出美國作家F. Scott Fitzgerald。小酒館文化早已是臺北生活的精髓,是努力逞強、生命中卻不能沒有浪漫的臺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極簡生活 需要的真的那麼多嗎?心裡那些堆積的事物呢?在追逐目標物之前,想想擁有後會衍生什麼干擾。有時候比起奮力爭取,人生更需要的是放棄的勇氣。
獻給那些有點邊緣的你 寂寞不等於孤單,可以放肆地做自己反而沒有負擔。本月的小日子,是編輯們獻給喜歡一個人、有點邊緣的你。
將人生中最不浪漫的那些 活成一幅風景 抱著愜意心情打開這一期的讀者們恐怕要失望了,《小日子》沒有要講那些你所習慣的漂亮風光,本期我們訪問了好多位民宿主人,探究他們打造民宿背後的故事,一點也不輕鬆,但這些故事依舊好看。在我們眼中,這些能與生活中的繁瑣日常共處,將風景裝進房子裡的人,是我們最喜歡、...
騎上機車 在城市中低空飛行 本期《小日子》的主題是臺灣人都很熟悉的歐兜麥(機車),我們在意的不是車種本身,而是機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跟回憶裡的方式。此次走訪了設計師¬ 策展人設計浪人、到處騎到處畫的插畫家日淳、地方青年工作團隊「回基隆」的成員一尾與Ray,以及喜歡偉士老車的攝影師Ricor。四...
用愛與痛煉出你的詩 在現下臺灣的20世代,詩早已成為一種全面滲透的生活方式。 年輕一代用詩抵抗這個世界的不溫柔,嘲諷這個社會光怪的種種,寫詩跟讀詩是一種保護自己、也直視世界的方式。
騎上機車 在城市中低空飛行 本期《小日子》的主題是臺灣人都很熟悉的歐兜麥(機車),我們在意的不是車種本身,而是機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跟回憶裡的方式。此次走訪了設計師¬ 策展人設計浪人、到處騎到處畫的插畫家日淳、地方青年工作團隊「回基隆」的成員一尾與Ray,以及喜歡偉士老車的攝影師Ricor。四組...
在這個哭比笑容易太多的時代,每個人心中似乎都活著一個太宰治。 本期《小日子》把厭世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走訪了五位我們心中的「厭世專家」,他們共通點是身上都散發著微微的憤怒感,雖然很會抱怨卻讓人愉悅,在這個艱困的世道裡,將無力轉為一種力量。
本期《小日子》在一年之初,採訪了五位臺灣食物創作者的故事。之所以稱呼他們為食物創作者,而不是廚師或餐館經營者,是因為他們將生命的歷練轉化成食物製程中的創意,用藝術創作的心情,做出有時間感的食物。一份承載著時間及情意的飲食,顯示臺灣人對生活的尊重,以及對生活質感的期待。
被譽為「當代最擅長旅行的女作家」角田光代對於旅行有這麼一段詮釋:「那些在陌生土地上的迷路、擔心、雀躍、美味,彷彿點滴微光,隨著時間日益發亮,靜靜落在心裡,堆積。就算再麻煩,明知多辛苦,說什麼,還是要再次上路!」 她接下報導文學工作,在一次次前往開發中國家旅行採訪的過程,逐漸認識自己,也鍛鍊出以...
那些爸媽不懂的事 你曾經想過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又或是,你還記得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嗎?那是現在的你嗎?《小日子》在一年之初,採訪了幾位「新世代職人」,希望大家看看他們,也回憶自己曾經握在手中的夢想。他們做著爸媽無法理解,甚至一般人覺得陌生的工作,不追求世俗認同,在人生路上,用獨一無二的姿態前進...
一門人生必修的課 失戀學 「親愛的失戀者,你的戀人愛的是幻象?還是真正的你?」張曼娟老師在本期《小日子》專欄中這麼說。發行68期、歷時近六年,從來沒有做過這麼有「人味」題目的小日子,隆重推出直擊心臟的《失戀後的日常練習》。
做一件遠大的小事 開一間小店,近幾年在臺灣變成一種「流行」:可以當老闆,可以過想過的生活,可以自主商業模式⋯⋯做這樣的創業選擇,幾乎都是為了「自己可以怎麼樣」,這確實是創業美好的地方,但本期《小日子》介紹的四組創業者,他們不只是為了「我」怎麼樣,他們也在意這間店與周遭鄰里的互動。因為他們的店,...
將生活安放在山與城之間 重新找到呼吸 跟歐美地區不同,臺灣社會「住商不分」,越往市中心住越擠越貴,也越靠近商辦區,仔細想想這樣的「幸福」似乎有點奇怪,疲累又空洞,且無法喘息,然而多數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這期封面故事的受訪者,也是《小日子》創刊攝影指導陳敏佳說:「人總要思考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
在疲倦的時代裡 找尋生活的美好 臺灣這十年來在各式各樣的十字路口裡徘徊,價值觀的、認同感的、發展方向的⋯⋯現實生活總是困難重重又令人疲倦,然而在臺灣的日子仍舊是迷人的,因為在這裡的人們,總是在困倦的時代,不放棄找出生活的美好,我們所要呈現的,就是這種「阿雜」時代的美麗紋理。
編輯你的心靈游牧地圖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看不見的城市》裡打造馬可波羅跟忽必烈的世紀相遇,馬可波羅口述周遊諸城市的見聞,連忽必烈聽著都著迷了,然而這些城市大部分是虛幻的,引人入勝的力量,是記憶、慾望、符號及故事。我常覺得,書籍的力量就像馬可波羅口中看不見的城市,可瞬間使人...
《到海邊 任性過生活》 Life by the Sea 請鼓勵自己過任性的人生 這一期《小日子》的靈魂在於「任性」二字。每一期新的《小日子》出爐,我都會被編輯們挖掘到的任性跟率性所驚豔,一邊讀著他們的故事一邊在心裡喊著:「真是太帥了!」這一期住海邊的受訪者們更是任性界的大王,他們搬去靠...
藏在臺灣菜市場裡的生活美學 韓良露老師曾說:「傾聽24 節氣輪轉的腳步聲,以亙古智慧過豐美的好日,『感時應物』,就是生活美學的根本之道。」我們以為,最貼近節氣生活節奏的,非臺灣的菜市場莫屬,壯盛的果菜大軍是臺灣豐饒物產的展現,最愛吆喝的菜市場小販們更個個是美食專家。第25期我們做了《一起去逛菜...
複合咖啡的浪漫人生 「如果全世界只剩一種飲料,我會選擇咖啡,所有讓人上癮的東西都不是甜的,是苦的。」本期的受訪者之一,身兼咖啡師、烘豆師、獨立樂團主唱的「小廢墟」主人洪璽開的這句話,一語道盡本期企劃的精神。這期挑選了複合型咖啡館,主理人們融合了咖啡與人生中的其他夢想,打造出這個城市最迷人跟獨特...
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在臺灣 尋找理想的生活光景〉,理想的生活不在他方,就在我們心上,就在腳下。這次我們挖掘臺灣各領域,找出了五組認真去面對和翻轉臺灣問題的年輕人,藉由他們的眼睛,爬梳過去生活脈絡與產業地景,他們盡自己的心力,讓地方重燃元氣,延續百年生活溫度,使臺灣的美好生活繼續。
穿衣服,是認真生活裡重要的事 相較於當小孩,成為大人的好處很少,但能夠隨心決定自己的打扮,應該是大人的優點之一。本期《小日子》企劃主題是我們沒有做過的題目〈從挑選衣著開始 好好過日子〉。講的是穿著,但其實也是有趣的生活哲學。時至今日,穿衣服早已不再是滿足基本需求的層次,而是自我認同跟自我展演的...
新的一年,就算跌倒也要在自己的道路上 過完農曆新年,對於我們來說才真正像新的一年開始。一年初始,希望各位好好讀本期的《小日子》,我們採訪了六個女生,她們都離開原本的舒適圈,移居到新的環境,過了還不錯的一年,期待能給各位夢想的溫度,朝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邁進,就算跌倒了,也要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
讓我淚流滿面的一期 每期最後階段寫編者言的時候,我都很認真地把編輯們殫精竭慮的企劃,用引經據典的方式介紹出來,但這期不那麼複雜了,小日子2017 年開春第一期,做了我們從未嘗試過的題目〈我們和貓與狗的小日子〉,這是我們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嘗試與動物相關的企劃,也是我第一次讀小日子讀到淚流滿...
小日子中的療癒與救贖 2016的風風火火到了尾聲,今年我們經歷五顏六色、多種衝擊,一年之末,小日子推出一個相對低調及舒心的專題「使用文具 寫下生活練習帖」,談談我們喜愛的文具,以及那些鑽研寫字及文具的人們。字裡行間,彷彿看見自己心裡的轉折,也希望藉由談論書寫,伏案運筆,也可以燙平這一年來心裡的...
碗內見天地 真正的生活哲學家 認識臺灣不能不談吃,更不能不談臺灣人吃的方式。舒國治老師在《台北小吃札記》中寫到:「如今的臺北絕對是世界級都會,但在豪奢酒店餐廳的縫隙裡,質樸陳舊,甚至略顯笨拙的小館子、小吃攤卻仍如草木般怡然生長著。」舒老師這番話即是小日子55期的主題精神,這個月我們走訪臺灣五個縣市...
香港作家梁文道《我執》一書裡面的短篇〈一日〉 寫到:「熬夜不是出於苦工,而是為了自由的滋味。」實在太經典了,每次翻到這篇都感到雀躍,容我偷來當作本期小日子的註解。這一期我們的主題是「當城市睡著了,我們還醒著」,十月,接近一年的尾聲,小日子將跟隨夜貓子的視角,看見臺北夜晚的繁華與寂靜,也給睡不著的人們...
二手雜貨人生之戀 修復老物也修整自己的心 九月號小日子帶來六個溫暖的故事,每一則都是獨一無二的二手雜貨人生之戀。伍佰老師,跟我們細細分享他每一臺中古底片機的歷史;藝術家龎銚,學生時代喜愛在遺產拍賣挖寶;花藝師蔡家恩在街頭巷尾貫徹你丟我撿的人生哲學......
夢想與現實兼具的人生 這期小日子封面故事是關於擁有兩種身分/職業的人,靈感來自某次我們在辦公室閒聊,現代社會裡擁有兩種角色的人越來越多,與薪資、大環境結構改變等都有關係。編輯們對此下了一個註解:「找回實現夢想的勇氣」。這期的兩種人生,談的不只是兼職的問題,而是回答一個自我和解的大哉問。
移動中 認真且輕盈的人生 加入《小日子》團隊以後,我在外面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們怎麼看待現在年輕人喜歡小確幸這件事?」「看待」這個詞有點意思,「看待」這個動詞後面常接比較負面的現象,但我從來不覺得小確幸這個態度有什麼問題。《小日子》常被視為小確幸的臺版推手(或兇手),我們本期一口氣挑了五組超...
出發 島內旅行 拍自己的公路電影 小日子創刊的初衷是記錄各式生活的美好況味,這50期中我們帶著讀者走遍世界各地,第50期我們回家了,因為最好的生活就在臺灣。我會說,第50期就是小日子給臺灣的一封情書,希望讀者們用各種不同的視角,重新看看臺灣,從心愛上臺灣。
男子漢甜點 近年很流行日文的一個詞「反差萌」(ギャップ萌え),意思就是與外表或形象不相似的特性,製造出的反差感與違和感,但同時也具備了美感。本期我們找出六位對甜點懷有極端熱情的男人,讓以往被視為少女心頭好,每次出現總是被粉紅泡泡圍繞的甜點們,有了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及心情故事。
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與這個世界相處 我們常重視自己看起來是什麼樣貌,卻忽略了我們真實的樣子。樓上店的主理人找到了自己和這個世界最適合的相處方式,不需偽裝也無需張揚。希望讀者們看完這期樓上的風景,也能靜靜地看看自己內心的風景。
【不只是工作 更是一種對人生的態度】 小日子本期的職人故事,希望跟各位借上一段時間,仔細咀嚼每篇故事的「餡」,看看他們的經歷及努力,也看看他們生活中細膩的點滴。他們代表的不只是各自不同的工作,也代表了對人生的態度。世間的不理解跟磨難是永遠在的,就算如此,不要、也不能放棄為自己最獨特的存在而努力。
舊的一年、舊的人都過去了,迎接在我們眼前的,是困難但有希望的未來,歡迎各位讀者一起來看看「小日子享生活選」,一起跟我們專注於發掘、書寫、紀錄、推廣臺灣的生活滋味。
【小巷復興 點亮舊巷裡的微光】 我們喜歡閱讀有趣的街巷故事,也在巷弄間尋尋覓覓,展開自己的人生。 這期《小日子》,爬梳了多條老街巷,從臺北、淡水、彰化到宜蘭;每一條街巷都藏匿著城市的身世,更是臥虎藏龍之處。
空間是生活的容器 創作空間 寫下自己的故事 人與空間的關係,也是跟自已關係的縮影。當我們沒有在空間裡經營出自己的個性,時時確認喜愛的事物,對世界的想像與熱情也往往受到壓抑,夢想折翼。 因此,這一期的封面故事,我們拜訪了六位朋友,他們大方打開家門,分享為何空間是個人意志的展現,在形塑空間的同時,空...
一個人的小日子生活學 這期小日子以「一個人暖食」作為封面企劃主題,某種程度我們向村上的「孤獨學」致敬,並進行更生活層面的觀察,我們稱為「小日子生活學」。 藉由探訪各個獨食的例子,我們觀察到每個獨食者從行前準備、挑選食物/食材/店家、烹飪的步驟執行等,都慎重如儀式般仔細。跟別人一起吃飯,多的是席間...
我們談論的不只是咖啡館 咖啡館跟咖啡幾乎是每個生活風格媒體必談跟必寫的題目,光是今年剛過去的八月及九月,談論咖啡館/咖啡專題的雜誌媒體就不少,那小日子又何必在大家一窩蜂談完的十月,又發了一刊咖啡的主題呢? 雖不盲目跟隨趨勢做報導,但因為總能提出不同的觀察,我們也從不避諱與其他刊物做類似的題目。近...
房子不只是房子 蓋一棟你心中的小屋 本期小日子花了很大的心力找了自力造屋的屋主,請他們講述自己蓋房子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遇到的困難及感受。很感謝他們毫無保留地跟我們分享,我們就像帶領讀者走進奈良美智心中的小屋。 這期專題報導的屋主多半沒有建築跟設計背景,所有房子的細節都是胼手胝足、親力親為地完成。...
小日子的新媒體時代 今年六月,小日子終於建好自己的官方網站(www.oneday.com.tw)且默默上線,未來網站上將漸漸看得到我們當期以外的內容。對於數位媒體的潮流,我們不打算頑強抵抗,而是秉持著對待紙本文本一樣慎重的心去處理數位內容,任何一篇小日子發在臉書粉絲頁、官方網站、Instagram...
嘗試新挑戰的小日子 這期的小日子封面故事主題是關於露營,這個話題近來在臺灣很熱,但對小日子來說不是個好發揮的題目。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從過去各期的讀者反應來看,小日子的讀者們並不特別喜歡戶外活動這個領域,要踏入這個讀者已經說過不愛的範圍,實在是個挑戰。 另一個原因是,小日子一向很堅持走自己的路,不...
在這個三歲多的第38期,編輯團隊選擇了一個深富意義的題目:「生活在他方」。這個題目在米蘭昆德拉的書裡廣為人知,原引自十九世紀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之言「生活在他方」(La vie est d'ailleurs)作為小說名稱,唯有不斷地走向他處,才能帶來繽紛的生命經驗,唯...
【說走就走,樂在隨遇而安】 輕狂年少時總能找到很多理由,可以隨心而欲替自己決定大小事。隨著年歲增長與責任的累積,事前預先計劃成了我們慣性的處事方式,久而久之生活就像既定排程,湮沒在有限度的期待裡。 有沒有某種出口,可以讓我們任性地享受隨興而至的樂趣,但又能將風險值降到相對低,也許,出國旅行到臨近...
【分享,帶來人生的驚喜與轉折】 這個月的封面故事,我們選擇以「私廚」為主題,因為不僅吃東西是一種簡單的快樂,由不同人所成立的私廚,背後各有其精彩的人生故事,這些背景及閱歷經過時間的累積,會淬煉出個人獨特的價值觀以及生活美學。而這群人嘗試以食物料理實現出個人的生活態度,藉由到家裡用餐的形式,我們得以...
【主動尋求一種生活方式,帶來改變】 有人讀到海明威一封信裡的文字後,把法式優雅且慵懶的生活步調在臺北的草地上實現;一群好友聚會閒聊的當下,不經意的話題催生出以城市風貌為基底,輪流在臺南、臺中、臺北舉辦的「大好青空」巷弄尋物市集;嘉義女兒節至今已持續13個年頭,活動發想來自嘉南平原的農耕社會底蘊,從...
【放慢步調,摸索出生活新模樣】 生活在城市的快節奏裡,工作效率要搶快、成果曝光要搶先,對最新的資訊及新聞話題想要即時掌握,並在一日內的行程之間趕場⋯⋯但是在其它角落,其實有另一群人,選擇以大不相同的慢步調來過日子,同樣地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在相對緩慢的地方,很自然地心容易靜下來,當腳步放慢、站...
小日子享生活誌10月號/2018第78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01月號/2021第105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05月號/2021第109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04月號/2021第108期
小日子享生活誌08月號/2020第100期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臺灣漫遊錄
失控的焦慮世代
平面國
健身、減重必讀人體操作手冊:超.基礎人體學
阿神大推薦!必玩100款 Minecraft 地圖金殿堂
各種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