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難題
殺或不殺誰決定:在無人機決策實驗,人類竟中了AI的「相信我之術」?
當機器人表示同意時,98.8%參與者維持了原本的判斷,當機器人反對參與者的決策,有超過一半的參與者改變了原先的判斷。有趣的是,參與者的初始決策正確率為72.1%,但當機器人表示相左的建議後,會讓決策正確率下降成53.8%。
【書評】《萎靡解答之書》:「萎靡」跟「耍廢」有什麼不同?一場心靈朝向盛開的閱讀旅程
本書針對台灣人在後疫情時代,集體身心出現萎靡的情形,將國人的狀況重新定義成六種具體的「無的症狀」:無力、無言、無我、無感、無意、無夢。透過本書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萎靡自我檢視」,帶領讀者第一步辨認出自己屬於哪一種「無」,並進一步提供完整的身體(芳療、按摩、冥想)、心靈(心理學導引、自我啟發練習)雙療齊下的解方。
EP58|《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聽起來好像一樣,但其實都不一樣的各種「電車問題」
經典的電車問題,如果你看過桑德爾在Youtube上很有名的授課影片,應該就知道這是什麼問題:該讓1個人死?還是5個人死?人命可以用數量來計算對錯嗎?
《進擊的巨人》:該救活誰?從電車實驗與道德心理學,看兵長的道德抉擇
《進擊的巨人》的知名情節之一,正好重現了「電車難題」:人的性命是否可以用效益來做衡量?而在真實世界中,人們面對電車難題時,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判斷?
【專訪】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邁可桑德爾:菁英們,你的成功不只是你的成功
我希望藉這本書,讓在菁英制度下的成功者,認知幸運在他們成功路上扮演的關鍵角色,也希望提醒成功者必須發覺自己的成功,有一部份是因為身邊的人事物讓一切成為可能,並心懷謙卑,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
思考上別陷入兩種極端,武漢台商包機不必淪為「電車困境」
保護被困在武漢的國民,並不需要以犧牲居住於本國的國民健康為代價,如果可以充分的掌握所欲撤離對象的資訊並採取相因應防疫措施,兼顧國民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並非想像中的難。
《使女的故事》第三季:平凡與邪惡,無人得以評斷的道德抉擇
《使女的故事》正是真實人生的翻版小說。沒有人能評斷一個人在道德方面的抉擇,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人做出決定時的處境為何?不是只有完全受納粹迫害的犧牲者才能被冠上聖人的名號。
瘋狂實驗:親身試一次「電車難題」,他們會如何抉擇?—講座補遺(上)
有沒有想過,假如將經典的「電車難題」模擬成真,人們面對如此逼真的困境,會如何抉擇?作者透過回顧講座,再次分享美國有關電車難題的模擬心理實驗,以不同角度部析箇中道德反思。
瘋狂實驗:親身試一次「電車難題」,他們會如何抉擇?—講座補遺(上)
有沒有想過,假如將經典的「電車難題」模擬成真,人們面對如此逼真的困境,會如何抉擇?作者透過回顧講座,再次分享美國有關電車難題的模擬心理實驗,以不同角度部析箇中道德反思。
面對「電車難題」,自駕車會怎麼想?
Facebook和Uber相繼發生爭議事件,其中Facebook被盜個資僅以行政裁罰,Uber的電動車撞死人事件更可能不被判罰,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法律卻還在苦苦追趕。
惡搞「電車難題」facebook專頁火速走紅:一個玩爛後的啟示
作者就外媒《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和《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探討火速走紅的專頁Trolley Problem memes,追溯討論、概念原型和相關分析。
惡搞「電車難題」facebook專頁火速走紅,外媒訪問專頁創立者 一個玩爛後的啟示
作者就外媒《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和《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探討火速走紅的專頁Trolley Problem memes,追溯討論、概念原型和相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