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啟惠
【專訪】教廷宗座科學院長涂克森樞機:台灣是防疫典範,國際應汲取教訓,致力破除疫苗迷思
教廷宗座科學院檢討COVID-19疫情影響,院長涂克森樞機肯定台灣防疫經驗,呼籲破除疫苗迷思、探索草藥療效,並正視疫情暴露的教育、就業與食物供應鏈脆弱性,汲取教訓以提升社會韌性。會議結論將彙整為多語聲明,供國際參考。
2023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中研院陳建仁、翁啟惠等63人入列,1447名台灣學者進終身影響力排行
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受訪時表示,台灣的癌症治療與相關研究成果早已獲世界肯定,不需要靠排名來彰顯,再入選最大意義在於讓更多人知道臨床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若沒有經過縝密程序,怎麼可能應用在病人身上。
WHA開議,譚德塞遊行遇台灣團,跳針回應稱參與WHO與否由會員國決定
對於台灣參與者的包圍,譚德塞顯得頗為友善,尤其當有台灣人絆倒在地時,他第一時間伸手將人扶起,並主動搭肩安慰。參與者也順勢要求合照,譚德塞也非常樂意在台灣人簇擁下大合照。或許禁不住大群台灣人的口號呼籲與包圍,加上不斷上前友善致意、對話或要求合影,譚德塞終於開金口,回覆台灣民眾的提問。
台大創校94年校慶,小說家黃春明、華碩董座施崇棠獲頒名譽博士
台灣鄉土小說巨擘黃春明的作品展現對土地的關懷之情,他長期關注人性尊嚴、社會公義,開啟鄉土寫實風氣,台大認為,其服務社會與關懷弱勢的人文情懷,可作學子的典範。
「我不要做me too的研究!」翁啟惠31歲赴美鑽研醣分子領域,發明「一鍋式酵素反應」留名科學史
「我不要做me too的研究!」 正是這種信念推動翁啟惠進入 艱難複雜的醣分子領域。翁啟惠發明的兩種一鍋式合成法,都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合成寡醣,比從前的1~2年大幅縮短,因此使得非常複雜的醣類研究變得可以進行,也開啟了全世界醣分子研究的熱潮。
可對抗異株病毒的單醣化疫苗:翁啟惠團隊如何催生這一場流感疫苗的大革命?
當馬徹在會議上報告完這項「有趣的」實驗發現,翁啟惠立刻說:「這會是一個好疫苗!」「那次翁老師說完後,現場2、30個人包括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全場都傻眼。」馬徹回憶,「那次經歷讓我真正感受到科學家見微知著的能力 ,翁啟惠老師只看到一點點線索,就能跳躍好幾步思考。」
諾貝爾獎名單3日起陸續公布:中研院士翁啟惠化學獎呼聲高,澤倫斯基被看好獲和平獎
諾貝爾獎將於10月3日起陸續公布各得獎人名單,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2021年拿下威爾許獎後,被外界視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熱門人選之一。和平獎今年可能頒給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人士、協助平民的志工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以表示對俄烏戰爭的譴責。
翁啟惠團隊研發出廣效mRNA疫苗,能對抗Delta、Omicron等變異株
翁啟惠及其研究團隊,研究出廣效的mRNA COVID-19疫苗,不論是對抗COVID-19原始病毒株,還是變異株Alpha、Beta、Delta或Omicron,都能產生較高的中和抗體效價。研究論文亦獲得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接受刊登。
【專訪】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無所不在的醣分子,能否成為拯救世界關鍵因子?
「會研究醣分子,純粹是好奇」,翁啟惠坦言「選擇這條路註定孤獨」,當初申請研究計畫時,老是被打回票,開始時都拿不到錢,甚至常被計畫審查評論為「走錯路,醣分子沒有前途」,因為當時蛋白質才是主流市場,醣分子化學合成太複雜,沒人會有興趣。
【專訪】翁啟惠:政府必須把疫苗研發當成重要的國家發展政策,學術界和產業也要有社會責任
華人學界第一位!以對醣科學的開創性貢獻獲得威爾許化學獎, 在癌症檢測與治療、流感及新冠肺炎的廣效性疫苗都有突破性成果, 翁啟惠對台灣的生技產業依然樂觀。
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獲頒「威爾許化學獎」,外界看好諾貝爾獎之路已近
翁啟惠研發「程式化一鍋式多醣合成法」,用化學方法,合成天然與非天然的寡醣,並且將原先耗時1至2年的製程,縮短為短短幾分鐘,奠定了醫學及生物研究的基礎。威爾許基金會肯定翁啟惠的貢獻,頒發威爾許化學獎。
從翁啟惠與謝清志的冤案來看,台灣亟需參考德國怎麼做轉型正義「司法除垢」
想想過去白色恐怖時代,那些為主子效命的司法人員,他們都是在檢舉他人的體制中獲取自身獎金利益的人。司法人員在共犯結構中如何能做公平審判?
負責「彈劾」的監察院要求撤銷翁啟惠「申誡」,在法律上是件非常奇怪的事
監察院竟然可以為特定當事人開啟因人設事不當先例,政治斧鑿痕跡斑斑,乃無非自毀機關高風亮節清譽,不擔心日後有其他公務員援引比照辦理,未來還有多少殘餘價值可以如此耗盡?
專家預測「武漢肺炎」可能演化如「流感」,美國首例確診病患康復中
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帶原者「向來不是流行病的主要傳染源」,大部分染病者仍是被所認識的發病者所傳染,像家人、同事或病患等。
他曾是「法官中的法官」,也是第一人因「違反行政倫理」請辭下台
法界人士表示,未來石木欽可能會被法官評鑑委員會主動要求評鑑,進而移送到職務法庭,如果走到這步,等同過去在職務法庭上負責審判公務員的石木欽,將成為被審理的對象,重創司法形象。
中研院新任院長正式上任,廖俊智:回家幫忙,盼給年輕人希望
廖俊智正式接任中研院第11任院長,他提到是懷抱「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的心態接任中研院長,希望能將中研院的優勢領域突破至世界水準。
翁啟惠雙重國籍夾殺:躲過了美國課稅,恐難逃台灣稅網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贈與巨款給女兒買股票,雖未違反美國贈與稅,但卻涉嫌逃漏台灣贈與稅,台美兩地稅網如此嚴密,已帶給台美雙重國籍者相當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