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染色體
【巴黎奧運】林郁婷和凱莉芙奪金後,未來體育界如何面對男女定義的難題?
IBA和國際奧委會的口水戰無疑是一場令人不快的插曲,拳擊比賽被籠罩在風暴之中,兩位拳手的反對者發表了批評言論或進行抗議。但這也揭示了這些奧運賽事中火藥味十足的、頗具挑釁意味的地緣政治衝突背景。林郁婷和凱莉芙作為金牌獲得者返回家鄉,成為民族英雄,但考慮到嚴苛的審視目光,她們也必須決定自己想要在未來的體育賽事中得到什麼。
【巴黎奧運】女子拳擊性別風暴:醫學研究能解釋外界對林郁婷等選手資格的質疑嗎?
目前,科學還無法就精英運動中如何對具有不同染色體組成的人進行分類提供一個明確,一錘定音的觀點。但對於那些終生致力於醫療科學的人來說,他們現在希望奧運會引發的最新爭議能推動迫切需要的研究。
【巴黎奧運】林郁婷女子拳擊奪金,在性別爭議中兌現對母親的承諾
「我們男生拳會比較重,她有時候可能會吃不消,會流鼻血,但是她擦完鼻血之後,會再繼續跟著訓練。」由於台灣打拳擊的女生少,實力能和林郁婷對練的女生更少,因此從國中開始,林郁婷就和男生一起訓練,教練開的魔鬼菜單,她都咬牙完成,「有時候訓練之後才發現她可能生理期來,或者是身體不舒服,她都沒有講。」
研究顯示運動員睪固酮男女濃度有重疊,不宜論斷性別
針對693名菁英運動員荷爾蒙進行測試,結果16.5%「男性」運動員睪固酮濃度低於正常範圍,13.7%「女性」運動員則高於正常範圍。這意味著男性和女性之間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因此,若睪固酮高就認為不是女性,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巴黎奧運】不要再手比「X」!運動賽事除了「二元性別」分類還有哪些可能?
「當體育賽事被二元劃分,一邊是女子競賽,一邊是男子競賽,你必須符合兩者其中一項,這對在二元性別以外的人來說,非常艱難。」也有人認為,人們可以提出更有創意且更周到的賽事分類。舉例來說,既然拳擊賽可以用體重等級分類,其他賽事也可以參考生理條件或技術等級來分類。
【巴黎奧運】無懼性別論戰,教練曾自強帶林郁婷闖金牌戰;母校教練:她不是天賦型選手,靠後天下苦功
林郁婷後來長高到175公分,繼續打51公斤量級會很辛苦,另名拳擊選手黃筱雯天生就瘦瘦的,打57公斤量級自覺沒有優勢,因此2人交換量級挑戰。對於量級的選擇,曾自強以開車比喻,就像開了好車當然就不會想回頭開一般的車,通常教練分析利弊後,選手是實際在場上比賽的人,可以去感受一下在哪個量級有優勢,最現實狀況就是會不會挨打了。
機率低於萬分之一,醫師:3種狀況可能導致具XY染色體,但性徵外觀完全是女性
蔡立平表示,醫療團隊也不會因為染色體表現,就要求病患變性,造成個案及家屬二度傷害。他反問,在現今多元社會裡,對於自己身體及心理都認識為女性的個案,沒有使用任何禁藥下,只因為染色體不一致,就剝奪她運動參加比賽的權益,「這樣對嗎?」
【巴黎奧運】被輿論塑造為「男人打女人」,林郁婷成為國際奧會與拳擊協會內鬥受害者
這場性別爭議也讓國際奧會和國際拳擊協會之間的恩怨浮上台。前者是世界體壇最有權力的機構;後者是業餘拳擊運動的全球管理組織,有俄羅斯背景,不再獲國際奧會正式承認。哈波認為,有些「居心不良者」試圖從中獲取政治資本。「有些人想以政治的方式證明,只要是無法以男女之別清楚劃分的人都是男人、是在假扮成女人、想要毀掉女性運動。」
【巴黎奧運】性別風波解構:為何台灣林郁婷等女拳手,接連被質疑是男性?
林郁婷留短頭髮、打扮中性,去年被國際拳協剝奪銅牌後曾形容,自己好像岳飛被冠上了莫須有罪名。「我參與這個協會的比賽那麼多次,光世錦賽就七次,怎麼只有這次說我有問題。不能因為我的長相打扮不同於傳統女性的樣貌,就這樣對我。他們也沒有公布檢測過程,直接給出一張紙就說結果不符合,這就是違反流程的事。」
【巴黎奧運】林郁婷「性別檢測」爭議,醫師:歧視與誤解,是可以透過科學辯證來破除的
回到林郁婷的性別認定問題,我們還是得想想,我們是否過於執著在當事人是什麼基因型上,重點還是在於表型與這樣的表型是否在我們最在意的點:體育賽事的公平性上,有足夠的實證基礎,以及社會文化刻板印象在中間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