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藝術史
漫遊藝術史是個共筆部落格,希望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為一般大眾介紹逸趣橫生的藝術知識。在藝術史裡散步,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睛,觸動我們的心智,深化對於人性和生活的瞭解。網站內容涵蓋美學與藝術理論、亞洲和西方藝術史、視覺文化與電影研究、展覽評論、藝文生態、好書推介、數位學習資源、收藏與展示等。作者群來自大學及中學教師、碩博士生、雜誌編輯、自由撰稿者,以及美術館、博物館、藝文基金會、畫廊的工作者。
舞/動博物館:談舞蹈/行為藝術介入作為當代美術館的時空創意化策略 (下)
當代舞蹈介入展覽型式已然多樣多元:以舞動的暫時須臾性,挑戰亙古時間感;這些博物館美術館的創意實踐,對博物館觀看方式做出挑戰與移轉,也引動參觀的多重互動性,讓視覺藝術與文物殿堂綻放出更燦爛多樣的美學面貌。
舞/動博物館:談舞蹈/行為藝術介入作為當代美術館的時空創意化策略 (上)
博物館、圖書館與歌劇院曾是藝術文化的最高殿堂,在歐美社會的脈絡下,卻有著銀髮化現象,漸漸失卻了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這些藝術場館不甘願成為褪色無聊的歷史遺跡,近期除了以創意建築轉型歷史遺跡之外,更藉由表演藝術活化靜態的展演。本文特別針對當代美術館的舞蹈/行為藝術介入現象,探討博物館與美術展館的時空創意化策略表現。
尋「情」記: 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觀後感
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為展名,反問情不為何物,意旨互聯萬物皆情,再帶到當代科技網路發達與自然人之情懷眾感,所謂百感交情。但我想,唐朝詩人劉禹錫〈竹枝詞〉後兩句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此詩此情像極了臺雙展。
亞洲藝術研究重鎮佛利爾美術館:「不要寄給我明或之後的圖,我只買宋與宋之前的畫」
以佛利爾私人收藏為基礎建立的佛利爾美術館,與相連的亞瑟賽克勒美術館,共同組成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是現今研究亞洲藝術的重鎮之一,每年吸引無數研究者、學生、遊客造訪該館。至於佛利爾在中國繪畫方面的收藏也很有一套,仍有許多作品被藝術史學者引為中國早期繪畫的重要例證,例如端方舊藏傳為顧愷之的《洛神圖》,以及傳為郭熙的《谿山秋霽》。
《時辰祈禱書》:在中世紀比《聖經》還暢銷,歐洲各大圖書館中最常見的稀有古籍
《聖經》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史上最暢銷的書籍,然而,在普遍被認為信仰為上的中古世紀歐洲卻不是如此,取而代之的是時辰祈禱書這樣的訂製祈禱指引書,但為什麼在13至16世紀期間,時辰祈禱書被大量的製作或是印刷?而到了現代,成為歐洲各大圖書館中,最常見的稀有古籍?
十字軍東征意外誕生的藝術:「摩根圖畫聖經」打破我們對於中世紀宗教藝術的刻板印象
歷史課本上所提到的十字軍東征,多被描述為血腥殘忍的侵略行為,但是在刻板印象中的燒殺擄掠下,仍然誕生了獨特的藝術作品——十字軍聖經。法國卡佩王朝的路易九世(Louis IX of France, 1214-1270)在位時,非常熱衷於東方的戰事,雖然最終的結果都差強人意,但是這些在後人看來殘酷的戰爭,卻也促成了東西文化的交流,當然,視覺藝術也包含在內,而摩根圖畫聖經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所誕生的藝術作品。
反身自照:攝影互文創作解讀的多重意涵與常態氾濫
驚人的是,攝影的歷史發展過程所累積的成果,已不只讓互文性有效作用且已成為一種常態氾濫。回顧二十世紀下半,互文創作格外蔚為風氣的關鍵年代,究其歷史背景因素,至少有以下兩點:一則關係到一般攝影的用途,另一則與攝影藝術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
曼哈頓石頭記:紐約中央公園「自然與人工」地景豐富多彩的內涵
紐約中央公園的西南角,矗立著一塊名為Umpire Rock的巨岩,它是公園裡最受歡迎的網紅景點之一,無數遊客佇立其上。在此拍照,能夠將第59街、第五大道轉角處的著名建築一併收入鏡框。它像是一個天然舞台,揉合了前景巨石、中景綠樹,與背景布幕的摩天高樓,形成一幅曼哈頓獨有的、充滿想像的都市天際線。
歐美城市的空間經驗和規劃(下):以「人的經驗」穿梭遊走,也是梳理市容的重要依據
除了「上帝視角」之外,以「人的經驗」穿梭遊走,也是梳理市容的重要依據。奧地利畫家暨建築師西特(Camillo Sitte, 1843-1903),在1889年出版了一本專書,提到城市之美有如室內陳設,應該是一個愉快、溫暖、不雜亂,又有許多巧思和擺飾的空間。這是一種親密的空間感,是通盤規劃下的康莊大道無法企及的。
歐美城市的空間經驗和規劃(上):不可否認,有財力和權勢的人能對地產進行改造
各位讀者喜歡自己居住的城鎮嗎?它是好吃、好玩、好方便?還是好擠、好貴、好汙染?抑或是好看、好住、好整齊?甚至是坊間的玩笑話──好山、好水、好無聊?而「好看」和「不好看」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藝術實踐與文化走讀的速度學思考:計畫共同召集人王聖閎老師專訪
桃園當代藝術多重網絡系列文章接近尾聲,這些深耕在地的藝術家,透過創作交織出桃園地區的藝文樣貌。我們可以如何觀看這樣的藝文生態?從這些藝術家與藝文團體的實踐中又能獲得何種啟發?本次編輯部訪談到「桃園當代藝術與其衛星網絡」研究案計畫共同召集人王聖閎老師,除了對整個計畫背後的研究方法加以介紹,也提供我們觀看以及延伸思考的可能。
當代藝術與老城的交織:桃托邦的跨域超連結
桃托邦藝文聯盟並非一夕生成,而是集結在地方耕耘已久的藝文能量,包含由藝術家蔡奕勳經營的「只是光影」咖啡廳,以及其他在地團體,經過一次次的合作、累積,最終醞釀而成。桃托邦在2021年承接下桃園公民會館,以此為基地策辦活動、匯聚能量。本次訪談由桃托邦成員蔡奕勳、林岳德,跟我們訴說藝術與在地交織的可能性。就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能動」關係的遊記、風景與繪畫——試論蔡蔭堂的風景畫風格的淵源
畫家蔡蔭棠(1909-1998)畢生勤修畫業,留下繪畫形式的作品超過千幅。其中尤以風景繪畫為最,頗多畫家旅行寫生之作。除此,畫家勤於筆耕,留下大量文字形式的遊記。尤其是1969年12月至1970年9月,這段長達九個月的日本、美國之旅,更是留下畫家親筆記錄的記帳般旅遊長文《老爺車:旅美瑣語》,以及27幅相關水彩畫作《訪美寫真集》。
與變動中的城市展開對話:專訪藝術家蔡奕勳
桃園是一座快速變遷、增長中的城市,也帶來許多新、舊文化的交替或衝突。藝術家蔡奕勳自研究所畢業後返回桃園家鄉,積極參與在地的社運議題和老城區的活化工作,也開設「只是光影」咖啡廳,提供地方策辦展覽的空間。蔡奕勳的創作以藝術行動為主,結合攝影與空間裝置,針對地方議題如市場拆遷等提出批判與反思。除此之外,他也關注城市變遷的過程,《高牆》系列作品試圖與新舊交替的城市展開對話,更提供觀眾另一種觀看城市視角的可能性。
環境、土地、人與非人的疊合:藝術家陳宣誠的跨領域協作
藝術遇上其他領域時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藝術又可以用什麼樣的形式與地方產生關係?藝術家陳宣誠長期耕耘地方田野調查與跨領域創作,他與他帶領的「共感地景創作」團隊,關注環境與人、非人之間的關聯性,並試圖透過藝術的手段聯繫起這些相互影響的事物。
葉偉立的攝影敘事:保存寶藏巖和葉世強曾經存在的脆弱記憶,再現飄忽的生命磷光
近二十年來葉偉立的藝術實踐始終結合影像、文字、物體和空間改造行動,細膩敘說城郊變遷的故事,以及喚起個人和群體的記憶。他投入身體勞動於舊屋整修和田野調查,詳實考掘地方的環境和歷史,經過日復一日的技藝實踐,他的文化工作積澱成豐富的「總體藝術」。從事攝影的同時,葉偉立以不同角色採取多重行動,包括拾荒者、策展人、說故事的人、傢俱工匠,淋漓發揮藝術的儀式和展示價值。
《真實相片?──加拿大與美國當代攝影》特展:德語區學者旁觀北美當代攝影世代的對話
策展人認為自1980年,由於當代攝影的百家爭鳴,北美的主導地位不再,因此該展企圖梳理三個世代的北美當代攝影發展,提出屬於德語區國家學者一種旁觀者清的觀點。例如,展覽序文中提到近年來美國政治與社會的動盪,尤其是川普與後川普時代,讓人重新檢視定義攝影乘載的真實性,以及攝影呈現的現實究竟為何。
英國流行點刻版畫(下):巴爾托洛齊像是曖曖內含光的珠寶,在歷史古籍裡閃爍發亮
巴爾托洛齊的點刻版畫之所以能超越其他雕版家,是因為他的雕法奠基於繪畫素描的深厚功力與美學品味,不只是複製原作,而是重新賦予新的美感,往往能把次級原作優化成上乘版畫,與其他只精通雕版刀法卻不擅素描者(如史泉莒),不可同日而語,也更有靈魂,而非單純炫技。
英國流行點刻版畫(上):賞心悅目的古典美人畫,竟然是「綠燈戶」宣傳品?
2005年,我在英國中部林肯郡一個古香古色的小鎮史丹佛,為自己的生日挑選禮物,最後買了兩張一對的點刻美人版畫,柔美女性的風格,掛在牆上,格外賞心悅目。多年後興起做了一番研究,才驀然發現,原來它們並非我想的那樣單純。
改變中的地景:探訪攝影師余白鏡頭下的桃園沿海地區
在桃園沿海一帶,除了旅客出入境的國際機場外,也遍布大大小小的私人工廠、散落田野間低矮的三合院和老平房,以及近年來因航空城計畫產生的零星建築與空地。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景致,卻是法籍藝術家余白眼中充滿魅力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