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
【關鍵專訪】《你好,人類!Hello, Human!》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我很想看看未來,沒人要做我就自己來!
日本新媒體藝術大師真鍋大度,因為台北當代館的展覽《你好,人類!Hello, Human!》而帶著作品來到台灣,也因此,我們有一個下午的機會,獨家專訪這位長期耕耘AI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席間,真鍋大度聊起許多AI議題,其中他就表示:「人類建立了AI的使用規範,但長遠來說,我認為並不太有意義。如果一個工具,對人類最終是有效用且方便的話,我們其實很難去抵擋這個潮流。」
2023文博會參觀人數、交易金額刷新紀錄,文化部長史哲:明年移師台南,是回顧台灣歷史的重要時機
2023台灣文博會於10月1日閉幕,今年文博會整體參與刷新紀錄,總參觀人數達60萬人次,交易金額破11億元,相較去年的10.7億元更為突出。而明年文博會將移至台南,文化部長史哲說:「明年是1624年台灣走上世界地圖滿400年的日子,也是台灣回顧自己歷史身世的重要時機。」
2023文博會重返台北,打開空總創造首都文化新場域,5大展區10大亮點完整攻略一次看
2023文博會是史上展館最多,也是首次跨越單一縣市舉辦的文博會,是目前台灣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創大型展覽,匯集國內藝術家、文創品牌、插畫家作品展示及販售自製商品。今年舉辦場地維持在原有的花博爭艷館、華山創意產業園區、松菸文創園區之外,也擴大主展館至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共5大文化場域。
兩廳院科技表演藝術系列講座側記:A加B等於C,C是一個不可預期的結果
綜觀台灣科技表演藝術十多年來的發展,從光影/光雕投影到聲音裝置、虛擬實境到擴增實境、進而發展至人工智能到5G即時運算等,每個作品都在探索著科技與藝術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創作者應思考如何在科技和藝術的交融中找到平衡,同時呈現出具有實驗性和潛力的科技景觀。
尋「情」記: 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觀後感
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為展名,反問情不為何物,意旨互聯萬物皆情,再帶到當代科技網路發達與自然人之情懷眾感,所謂百感交情。但我想,唐朝詩人劉禹錫〈竹枝詞〉後兩句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此詩此情像極了臺雙展。
【專訪】《地帶》創作者薛祖杰:當大家著迷於宮鬥劇復仇的快感,他在意的卻是每個人能否得到生命應有的自由
薛祖杰聊起疫情後自己第一次有時間看完十年前的熱門大戲《後宮甄嬛傳》,他提到看完這齣戲的人都應該要反對極權,因為正是極權與限制,讓觀眾喜愛的主角們的一生過得如此不幸與痛苦。你感覺薛祖杰對於「平等」是很認真的,當大家著迷於宮鬥劇復仇的快感,他在意的卻是每個人能否都得到生命應有的自由。如果把《後宮甄嬛傳》后妃們於紫禁城行走路線繪測成「地帶」,想必是既密集、又起伏劇烈的地形圖吧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TCCF創意內容大會 - 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打通文化與科技的任督二脈!專訪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策展人馮建彰
究竟什麼是「未來內容」?沉浸式展演的發展趨勢又是什麼?我們邀請到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與本屆未來內容展策展人馮建彰,分享有關XR娛樂體驗的第一手觀察,還有今年未來內容展必看的作品。
【專訪】科技藝術家黃心健:VR不一定要「看」,而是用身體來感受
「在場」(presence)在VR的討論或研究中,是最常被用來形容或界定媒介特質的詞彙。許多VR作品想方設法在360度的視域環境中,為使用者創造「身歷其境」的虛擬身體,然而這卻是極不易拿捏的工作。
【講座】5G劇場,VR技術應用經驗談,「科技藝術」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第二屆桃園科技藝術獎講座《新媒體劇場的空隙地帶》,找來包含兩廳院總監劉怡汝、文策院處長李懷瑾、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以及編舞家何曉玫、周書毅、劇場導演陳芯宜,一同針對5G劇場,VR技術運用,展開自己的經驗談。
【展覽】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科技藝術作為反思與回應,以「非日常」探索大疫之年的日常變化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共同策展人蔡宏賢,同時也是「AND臺灣藝術與科技中心」創辦人,他表示今年在疫情蔓延的時代裡,「2021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以「非日常」為主題,探索疫情造成的日常變化,並以科技藝術作為反思與回應。
「科技x藝術」看似相斥,但卻能激盪更大創造動能
過往需要藝術家在腦海中構思創作,進而透過雙手繪製的畫作,目前已經能夠藉由電腦以深度學習方式模擬人腦思考,短時間內即可產生全新作品。 不過,相較科技技術的進步造成眾多市場領域人才恐慌,深怕自己無形中可能就被機器取代,藝術家們對於科技雖然也有所批判,但似乎更願意接受科技所帶來改變。
從光的本體論到空間轉向:評姚仲涵個展「光電獸」
當手遮斷雷射光而切斷日光燈光源時,黑暗裡雷射光映照在手上映照出幽幽紫光,既暗又明,卻是最令現場者迷醉的時刻。以肉身重新思考科技,新世代的觀眾又將作何啟發?
【非典人類】視他者為人,而視人非人:觀看「非典人類」
在「非典人類」展覽中的弔詭之處在於,意識到此一視界的學徒與術士,試圖以此觀點作為方法,進一步嘗試擴張與演繹該視角所可能投射出的世界樣貌時,又容易因其敘事與形式不被當代科學知識體系的分類下所容納,使得自身被推擠到研究領域的邊緣地帶。
台灣數位文化如何帶動文化創新:2017國際數位文化論壇後記
追求「軟實力」已是全球潮流,近年數位文化更是趨勢所在。2017 國際數位文化論壇廣邀各國專家,以兼具地方特色及國際視野角度,發想文化創新及數位經濟的可能。
【硬主體】策展人報告:人與科技互為主體的時代來臨
「硬主體」(in_Subject)是一種能夠遊戲於技術體系中的狀態,現在,我們處在一個科技與人類互為主體的時代,探索技術的有機性以及對科技的認識、識讀(literacy)與應用,是這個時代人類成為主體的行動條件。
檢驗人與科技的互動:專訪《機器人歌劇》監製Jeff Khan
《機器人歌劇》裡無預期地出現大量聲響、煙霧、燈光變化等特效,引起觀眾不同的表現和反應,如驚喜、尖叫、歡呼,或驚嚇。有的兒童被嚇哭,有些小孩卻開心地跟機器人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