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效應
韓國連續爆發「無差別刺殺」引發社會恐慌,細看「模仿預告」則更讓人擔心
發惡帖人士的「年紀」,並非年紀輕輕、懵懂無知「小孩子」的18、19歲年紀,大多是25至40歲,有著社會經驗的人士,就常理而言,這些人士不應該做出此「恐怖預言」,讓人不禁擔心起,潛藏在社會底下不少的未爆彈,這些皆是他們發自內心的「預告」嗎?
韓國社群網路殺人預告不斷,警方已逮54人,精神病患管理難題再次浮現
韓國政府在2019年案件發生後,提出動員全國精神健康福祉中心人力,建立24小時緊急應對體系的方案,但並無實效,之後數年內仍持續發生精神病患犯下的嚴重案件,因為要強制精神病患就醫治療並不容易。
「沒什麼比理解作惡的人更難了」,家庭、媒體和同儕壓力都可能是原因:隨機殺人的犯罪心理學觀察(中)
近年來,數以百計的文獻也有著同樣的結論,大量暴露在暴力影片中,是美國社會暴力充斥的主要原因之一。
捷運隨機傷人已出現模仿效應,如何防範?台灣的本土研究在哪裡?
凡此種種,台灣社會都應該試圖尋找答案,歸納出自己的研究資料,才可能研判昨晚發生的北捷隨機傷人,嫌犯郭男的犯案動機到底為何。